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451(1 / 2)

d,能够下这种承诺,尉迟恭要承担的风险并不小。部门之间的磨合、通气,不同地区的配合,都需要一定的人脉及威望。

种种条件下,类似侯君集这种跟张公谨几乎算仇人的军中宿将,根本不适合在安北都护府上来调和人口迁入迁出。

不但要有军事头脑,更要有地区威望,还要有跨部门的人际关系,更要具备和辽东新兴产业集团沟通的实力。

原本接替尉迟恭的最好人选,其实应该是张公谨。当时尉迟恭也是这样想的,并且还打算把儿子送到张公谨麾下调教,混个将军之类,绝对不亏。

可惜,第二任安北都护府大都护,还是他,只好作罢。

恰逢李董要稳定江淮市场环境,警察卫应运而生的同时,老魔头也觉得这是个机会。

尉迟宝琪“下放”到基层镀镀金,凭他鄂国公的面子,怎么也不可能考绩中下。

玄武门元谋功臣有这个打算的不在少数,但真正算是实权大佬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侯君集可以让他儿子跑去“王下七武海”的母港,他尉迟恭还怕别人笑不成

“阿耶放心就是,我省得。”

“老夫已经打听清楚了,眼下有两个缺位,着实不错。一个在淮阴,一个在盐城。淮阴匪盗弱一些,但胜在人多,凭老夫交情,多匀你几套甲胄,倒也不会有人说是谋反;盐城人烟稀少,但海贼厉害,今年修塘堰,多有来袭扰劫掠的”

说到这里,老魔头压低了声音,小声道,“这帮盐城海贼,家底颇丰。”

尉迟宝琪愣了一下,点点头,然后小声道:“那我想去盐城。”

“好,老夫会帮你安排妥当。”

说罢,尉迟恭寻了个空档,找到了秦琼,“寒暄”了一番之后,便神色淡然地离开了校场。

隔了几日,大理寺警察卫那边新出来的“卫士长”名单中,郝然就有尉迟宝琪为盐城县“卫士长”检校盐城县尉。

拿了委任状,带着装备赴任的尉迟宝琪和别人不同,他直接带了二十几条彪形大汉,据说是提前招聘的

“阿环,你二哥去了盐城县”

洛阳新南市的一处气派茶楼内,李奉诫有些惊讶地问尉迟环。

“昨日就去了,听说是有一帮盐贩子私斗,死了十几个人,离县衙只隔了一条街。如今总督府都派了按察大使过去,说是大案。”

已然成年的尉迟环吃着糕饼,跟李奉诫说完,好奇地问道,“哥哥,怎么了”

“我也正要去一趟扬州,琢磨在扬州办个报纸。正愁着做个甚么形制的,如今倒是有了计较。”

“甚么模样的”

“专门做缉捕断案的,阿环你看如何”

“在京城做不好么”

“京城哪里好做魏王府的人驾马车撞死了人,若非侍中马周上奏,怕不是不了了之。”

摇摇头,李奉诫便道,“江淮虽然乱了些,可乱也有乱的好处。再者,淮扬富庶,能差京城多少”

“小弟也不知哥哥有甚么志向,不过还是预祝成功好了。”

说罢,拿起一杯茶,敬了李奉诫一杯。

而听说李奉诫要去淮扬,魏王李泰专门给了一笔仪程,听说这事儿的江淮行中书省总督魏徵,则是表示扬州这里还有个空缺,就差李奉诫这个人才。

李奉诫抵达扬州的同时,从武汉过来的一帮印刷厂熟练工,以及“苦聊生”看重的金牌编辑,也早就等着李奉诫同志的指导。

第三十九章 需求

蒲圻沿江大堤一直在加固,早在武士彟为利州都督时,当时都水大使就专门盯着从襄阳一直到九江的沿江大堤,只是耗费民力极大,真正得到加强的,多数还是山南道东南和江南道西北。

一声急促的哨笛声传来,接着就见穿过蒲圻县,通往岳州的道路上,施工队中的工头正在挥舞着旗子。

而天空中,一架热气球的吊篮中,空中地理勘察员正用望远镜看着山道。以往施工,测绘丈量是极为麻烦的事情,耗费民力极大,所需时间极长。

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通过山区,不仅仅需要经验老道的向导,更是针对施工手段进行调整。

但武汉地区因为热气球开始小规模使用之后,测绘规划困难问题,得到了解决。虽说还不是一劳永逸,但是俯瞰图能够让施工方可以迅速地勘察一条得到优选出来的路线,省下来的财力物力,放在以前,就是糜费十数万贯,征发民夫五万以上。

“地雷埋好没有”

“埋好了”

“准备爆破”

“爆破准备”

“准备爆破二次”

“爆破准备”

“点火”

“点火”

嘭嘭嘭嘭嘭嘭嘭

远远看去,就像是有一条地龙正从地下不断地向前推进。这是一段土石混合的山体,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和土石流,不得不提前清场。整个鄂州地区,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也是这里,不过因为汉阳钢铁厂的产量大大提高,路基结构强度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临漳山的山路模型中,设计指标是要达到让三架四轮马车通行的地步,且是满载车厢。

整个施工团队中,真正掌握爆破技术,并且知道怎么一回事的人,都只有张德的学生和江阴亲族。

虽说逢年过节放“花火”吸引了不少人的探究,但也仅仅是点到为止,人们的注意力,从来都不放在江汉观察使府为何能够修路如此快捷上。

即便有专业人士探究,但又因为每次施工都要清场,于是对外对内口径,都是工人干活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