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504(1 / 2)

d鲜,本就是吃个本味,本味就很美味勾人啊。

“元祥如今能在外面,也是顶了个差事的。吴王要建的那个博物书院,督建的人,就是我了。”

江王李元祥一脸的蛋疼,他二哥上位小二十年,当年他连扶墙都不会呢,能有啥威胁当然他二哥对他也还算不错,因为生母的缘故,李元祥虽说比侄子李恪小几岁,但还算亲近。

于是李恪拿显微镜研究各种小蝌蚪来了兴趣,要弄个博物书院,李元祥作为叔叔,就捡了点小便宜。

毕竟,在现在他二哥的眼中,大概就是个无害动物。

“理解理解。”

上官庭芝连连点头,还安慰道,“李兄要着眼将来啊,日子总归是越来越好的。”

“说的也是。”

二人说的畅快,而张绿水却一脸的蛋疼,内心有些别扭:你跟江王称兄道弟你先生论辈分还比江王晚一辈呢。

然后张绿水又想到自家宗长貌似跟上官庭芝的先生也是称兄道弟,于是更加的不爽,只觉得无比别扭无比扭曲。

“还不知道这位小郎可要入京就学的”

老汉忽地,吃着羊肉串问张绿水。

这事情张绿水是不知道的,但有一点张绿水很清楚,李奉诫教出来的学生,他要是能一本正经地去洛阳就学,他张绿水发誓重出江湖干到死。

“拜在李狂人门下,还能去京城莫非再出个上官狂人出来,然后被活活打死在洛阳”

老汉听的一呆,然后陷入了思考,好一会儿,他才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冲张绿水道:“言之有理。”

“那是。”

水哥一脸的骄傲,他见得多了,自家宗长以及像宗长的那些人,哪有讨朝中士人欢喜的若非他就是个水上“悍匪”出身,要是苏州常州那个望族,也见不得有这种“碍眼”甚至辣眼睛的“癫子”出没在身旁。

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

因为李奉诫来了信,说是给一个以前写应制诗的朋友找门路,老张自然应承下来。又不便亲自出面,就委托了王敬直和常凯申,上官家有凯申物流的常威照顾,自然没甚无赖泼皮前去骚扰。

“二十叔竟然去了扬州”

李丽质倚在张德肩膀,一起看着书信。

“江王还是很讨皇帝欢喜的,他年纪又小,我做校书郎那会,还抱过他呢。”说着,张德扭头问李丽质,“你是想看那个博物书院么”

“嗯。”

点点头,李丽质忽闪着大眼睛,“听人说,博物书院多是奇珍标本,罕见记载。而且都是有实物印证的。”

“听人说听阿奴说吧。”张德笑着摇摇头,“你莫要听她胡诌,有孕在身,还成日琢磨远行玩耍。这博物书院,那是这般好修建的,没个十年八载,想也别想。也就是吴王是个闲散亲王,又常住隔壁安陆,这才无事。倘使他真个去了苏州,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我都懂的,说到底,还是天家无情罢了。”

叹了口气,李丽质倒是也看得开,她气质出尘,性格恬然,但也不是傻白甜。心境上相当的成熟,可以说比魏王李泰强多了。

“你倒是想得开。”

一伸手,李丽质入了怀中,坐在腿上,张德轻轻地拍了拍她身子,既是安慰也是赞赏。

“说起来,倒是忘了和阿郎你说正事。”

“甚么事体”

“我那窑场,烧了一窑青瓷,质地比东关款还要好。”轻拍了一下手,有些小女儿兴奋的姿态,李丽质眼眸明亮,“寻常小件,倒是不甚有趣了,若是能烧制奇形,或是大件,才有些趣味。阿郎,你知道哪里的瓷土最好”

“这我真是不知道,但瓷土哪里有,我倒是知道,你差人去寻觅过来,一一实验就是。”

“说的也是。”

李丽质想了想,反正也没什么要紧的,于是道,“那阿郎写个条子过来,我好去支使几个人。”

说罢,露出一个狡猾的微笑,白嫩的手掌摊开在张德眼前。

“哈”

老张这才反应过来,这妞居然是早就打了这个主意。

等忙完半日公事,中午吃饭是在衙署,因为武汉办公规模极大,所以衙署置办了巨大的食堂,府内各部门一起吃饭,人数两三百都不止。前几年有些官员还注意仪态,身上的官袍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等到后来,一到吃饭,全都脱了官袍,换上了轻松便装,一个部门凑一间吃饭。

以前是“食不言,寝不语”,然而现在公事极为繁忙,哪怕是普通的吏员,业务量都是别处的二十倍都不止。别处吏员吃卡拿要鱼肉乡里轻而易举,但在武汉地区,不敢说禁绝,但也就是控制在坊里之内,很难超出这个范围。

而且人是比较出来的,江夏鱼市碰上“鱼霸”,可能要被抽个两成,但是在襄州,那就是五成六成。一来一去,自然是江夏要比襄州幸福。又因为片区分的详细,部门越来越规制,导致“模糊”交叉的三不管地区逐渐缩小,也就进一步压缩了吏员“瞒天过海”的权力。

讲白了,纯粹还是武汉地区非农人口比重太高,经济结构使然。

“府君,今年北地麻料高产,如今囤积的太多,河东、河套、关内、巴蜀,都闹出了不少事情。朝廷刚派了人到汉阳,还没有过江,但已经给了暗示,说是让武汉兜一些底。”

老张一愣:“朝廷当真是朝廷还是留守京城的魏王”

这里面区别有点大,下属一听,琢磨了一下,“是下走疏忽了,如此看来,当是魏王。”

“肯定是魏王。”

张德盛了一碗汤,嘬了一口,然后跟桌上的同僚们直接道:“现在皇帝在辽东,以皇帝韬略,怎可能这光景就回转搞不好就在辽东过冬都说不准。以前辽地入冬艰难,如今虽然也不甚好,可比以前如何,你们有的去过石城钢铁厂的,也有从石城钢铁厂过来的,当晓得御寒能力较之前隋,强了十倍都不止。”

下属幕僚们都是点点头,这是肯定的,如今洛阳和长安,主要的燃料已经不是木炭、干柴,而是煤,而且只用几个地方的优质货。

对御寒能力的提高,别人不知道,当今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棉麻、鲸油、煤炉、火炕、皮草、烈酒、爬犁、青料这些可不是一天功夫就冒出来的东西。前前后后攒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底子,才有了今天的气概。

甚至不少武汉官僚猜测,皇帝大概就是打算入冬彻底斩草除根。高句丽余孽在冬季还想活动死路一条。而唐军呢大概只需要出动一个团的兵力,一个冬季再拉长到五个月,反复清剿,怕是真一当百都能杀出来。

这不是一个级别的战斗力,更别说李皇帝琢磨的是一时击溃然后看别人死灰复燃。而是想要彻底禁绝,将来纵有叛乱,没有核心人口核心族群,扶余人头是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