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武汉这条渠道进入朝廷体制,然后再通过吏部遴选,前往其它地方混个九品芝麻官。
只要经营得当,哪怕前往羁縻州为朝廷谋求归流改制,有“武汉系”为后盾,业绩两三年就能出来。
哪怕在武汉不做幕僚不做吏员,直接求学,以“算学”科举,通过朝廷科考,几乎是十拿九稳。
而全国大城市如今都极度缺乏有类丁蟹的人才,哪怕比较贪的县太爷,他也需要会做假账能骗过朝廷审计人员的做帐高手啊。
传统的假账,已经很少能瞒得过民部派出来的度支郎,偶尔派出来的黜置大使,现在主要拿下官僚的名头,就是“贪污”。
弘文阁今年受上命,马上还要成立吏部、民部、刑部之外的监察部门,可以说很多老牌官僚,将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笃定,将来皇帝收买用的官帽子,多半就是要从这些老牌官僚身上拿。
而一地县令,中县上县,除武汉之外,大多都是有明显的地方世家背景。拔出萝卜带出泥,李董对这个路数已经“食髓知味”,连博陵崔氏都被干趴下,寻常货色根本连羽林军都不要动,“警察卫”随便派一队人马就能搞定。
“师伯,先生来信说,现在楚州也有人抗税,扬州似乎也有人准备响应。这事情闹大了,会不会牵扯武汉”
“那金虹你自己怎么看”
张德负手而立,扭头问上官庭芝。
“淮扬、武汉皆是风流都会,怕是会有响应闹事之辈。”
老张笑了笑,不置可否。在通讯手段极为低下的时代,所谓“响应”,要么时间差一个月以上,要么就是局限在五百里之内。只要超过这个范围,无一例外,都是早就约定好的。
为了“抗税”一事,长孙无忌返回了洛阳,倒不是说要去主持大局,没有皇帝的命令,他连个大菊都主持不了。但长孙氏的物业范围极大,他这次回去,主要是为了整饬一下家族业务,顺便看一下热闹。
“抗税”这个事情,钦命征税司“有错在先”,当然了,皇帝是没有错的,于是事情闹得这么大,总归要有人背黑锅,钱谷这个酷吏,这时候就是生死一线的紧要关头。
皇帝拿他脑袋平息“众怒”,还是另外找个“替罪羊”,很难说得清。
这次“抗税”长孙无忌和张德都是围观的态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不准是不是皇帝故技重施,故意挖坑让人跳出来。
要真是如此的话,怕不是又来“引蛇出洞”,但凡凑热闹暗地里使劲的,可能就要面对事后被李皇帝敲诈勒索的局面。
“武汉哪来比照淮扬的坐地户”
张德这句话一出,上官庭芝顿时愣住了,一旁江王李元祥更是一个激灵,来了武汉这么久,他们也不是没展示过自己的“才华”,临江赋诗吹牛逼参加宴会这种事情,也没少赶场。
可有一点,但凡与会之辈中那些出身高贵者,无一例外,都是外来户。家族的基业,鲜有置办到武汉来的。
武汉的“本地人”,大多数连“寒门”都不算,只是十年陡然暴富的“土包子”。
一如李董清洗过洛阳,老张来武汉,那也从来不是温情脉脉和风细雨的。
琢磨明白后,上官庭芝冲张德拱拱手:“庭芝茅塞顿开,多谢师伯教诲。”
第十三章 大哥
京城因为“抗税”焦头烂额之时,长孙无忌虚晃一枪,给龙五郎谋了一个差使,乃是东宫榷场名下“雅砻江铜市丞”。
九品芝麻官,但也算正式吃其了皇粮,可以问三个衙门讨要“俸禄”的位子。除了受东宫管理之外,有事儿没事儿,也能去戎州都督府串门,比如借兵借粮什么的。还能去成都哭穷,横竖也算是剑南的一份子。
雅砻江铜市的衙署设立在了江南,雅砻江就是后世的“金沙江”,当然这时候还没有金沙江的说法,不过“丽水产金,朱提产银”的说法,郦道元作水经注,就已经知道。
而朱提这个地方,就是千几百年后的昭通,是个历来“民风淳朴”的地界。
“这五短身材,怎地好意思卖五贯哥哥,你这是从甚么地方捉来的货色,偏来骗我这个实诚人”
龙五郎一脸的埋怨,冲一个玄衣老汉摇着头,但又接着道,“不过既然是哥哥捉来的,五贯就五贯,横竖二匹半的布么。”
那老汉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谄媚笑道:“昊大哥,你是中国来的上差,我是剑南地脚的小人,不敢当哥哥一说。”
“我龙昊一向是讲道理的,哥哥能响应帮衬,这是情分,不敢不铭记在心。”
龙五郎大名龙昊,年纪虽轻,可脸皮也是磨砺过的,捡好话不要钱也似的往外秃噜,又不费什么本钱,哄着人开心,自己做事也要便当些。
正说着,忽地来了个甲士,到了龙昊跟前,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龙昊顿时来了精神,一脸大喜:“这阿头部合该去死。”
说罢,摩拳擦掌的龙昊冲在场的十几个头人道:“哥哥们,鲁望山的阿头部说我们是乌合之众,果然么,还是要打上一场,桌面上谈不拢的,还是要杀赢了才算数。”
“大哥有甚么章程”
“昊大哥是要开打”
“铜市做起来,是好事啊,怎么阿头不愿意”
“他怎么会愿意鲁望山上做大王,不知道多快活,现在昊大哥来了,怕是以为过得不安生。”
“井底之蛙”
也就是剑南各部的头人还能说长安方言或者成都方言,否则龙昊还真不一定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
说起来也是好笑,这些个部族,五百年前是一家,可要互相联系,反倒是要用成都官话才能沟通,头人之间,也是用汉字。不过举凡头人、长老,都是贵族,贱民倒是说的蕃语,鲜有贱民能说成都官话。
“阿头部既然有意争个高下,我龙昊也不会怕了他,便约上时辰,斗上一斗”
龙五郎话音刚落,就听几个头人七嘴八舌在那里吵闹。
“大哥万万不可亲自赴险啊。”
“刀剑无眼,阿头部多是下贱阴毒之辈,我看昊大哥还是坐镇铜市就是,我等前去厮杀即可。”
乍一听,仿佛是一群头人在那里担忧着龙五郎的安危。
然而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铜市”一开,官帽子他们这些个蕃地蛮族头人,那是半点兴趣都没有。除非皇帝赐下鼓纛,那还能兴奋无比。这光景,最要紧的还是抢了奴隶卖给“官府”,当然了,不是卖给地方“官府”,地方山的县衙,那特么都是土官,卖屁股也卖不出去。
逮来的奴隶,只有卖给“铜市”,才算是有好处紧张。绢布在这苦哈哈的崇山峻岭之间,实在是太“金贵”了。
两匹半的绢布,折算五贯,这价钱要是放长安,商家能被打成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