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636(1 / 2)

d”

义愤填膺之辈,一时间也找不到词来狂喷。

然而有人却是道:“这有甚么自来公主都是放债的,也不见两汉如何残破。”

当时就有人举了个例子,表示汉武帝的姑姑不但放债,还放高利贷,还黑吃黑,还各种钱都敢收唐朝公主这又不是放高利贷,这不是主要为了教育嘛,可以理解。

“你们这般帮着公主说话,难不成都去买了房子”

“嗳买房都是需要,再说了,我等房子不是还没拿吗”

“”

有人的确房子还没拿到,但钱是不能少的。不过凭借认购白契,加上官吏盖章,这所有权,也的确是到手了。

“你们房子都没拿到,就把钱给了”

“嗳,话不能这么说,公主府难道还会缺几个宅子早给晚给都是给,我们先交钱就能先到手,正好也算是给公主殿下一个面子。”

“如今恁般厉害的房价,尔等居然都交了钱两市物业,物料才几个钱便是算上人工,前阵子春明门外大招工,工钱压的极低。这不就是你们交钱给别人盖房子,然后再去住吗”

小算盘一打,这他妈不是一分钱都没出,就把房子盖起来然后还卖掉

回过神来的一群长安老哥当时脸就绿了,俨然一副吃到了断头苍蝇的感觉。

只不过就算回过味来,还是要强撑脸面的,有人故作平静地说道:“都是为了办学嘛,尽一点绵薄之力,我辈与有荣焉。”

“是啊是啊,如今关中办学风头最盛者,就是长乐公主殿下,能和殿下一起共襄盛举,岂不美哉”

“”

“”

许多人感觉这辈子都没见过的荒诞之事,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被帝国的公主殿下给调教的麻木不堪,看各种怪状居然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微妙感。

有好事者还编了段子在酒肆茶铺地说,说是长乐公主殿下这是把江汉观察使府收起来的聚宝盆带回了长安,于是这财运,就跟着公主不走了。

这一回长安城的动静,算是彻底地震慑到了不少人。原本想着背地里下绊子使坏的,这光景也琢磨着长乐公主府的套路来。

要是这玩意儿能在洛阳复制成功,这不是立马富的流油

只是想要模仿长乐公主殿下,大概是相当的不容易。别的不说,长安城的老学究可没有洛阳多。

长安城在礼部能瞎嚷嚷的学士一个都没有,能跟长孙皇后一起吹牛的老江湖,全是弘文阁里面办公的。

大环境差距太大,长安城你办学受到的挑战,比京城洛阳那是小得多的多。

再一个,长安城旧勋多,洛阳城新贵、新新贵多,长乐公主玩强拆无所畏惧,她是谁啊,她怕谁啊。就算有人搞事,国朝太子还在长安城呢,太子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欺负他亲妹妹

可在洛阳就不一样了,你敢强拆谁

京城之外都玩成“无人区”了,这要是强拆,闹不好就是几百上千没活路要发飙的亡命之徒。

各种因素的组合之下,使得京城的权贵们,不但没有拆长乐公主的台,反而不断地吹捧不断地捧场。

无它,仅仅是琢磨着,这长乐公主的“隆庆公学”办好了呀,将来保不齐也能开个分院啥的。就算没有分校,扩大一点招生范围,不也是可以理解的吗

比如说,洛阳城的子弟,也不是没有“良才美质”啊。

只不过洛阳城的“良才美质”跑长安去读书,他没房子,上不了学多可惜那到时候长乐公主殿松松手,比如说把招生范围扩大点,放到永宁坊啊永崇坊啊修行坊啊什么的,这不就解决难题了嘛。

至于会不会杀回长安去各坊买地皮置办物业,那都是后话,不重要。

关键是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得认真、大力、确实地去办

李丽质自己都一头雾水没搞懂状况呢,结果京城的老铁们已经把她摆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上。

总之,谁喷公主殿下谁就得挨喷,不但挨喷还要挨打,不但挨打还要被踩上一万脚,不但要被踩上一万脚,还要被婊成“阻开民智”之“国贼”

一句话,长乐公主殿办学之德行是完美无缺的,谁喷谁歹毒,谁质疑谁心怀叵测,谁攻讦谁就是打入朝廷的番邦奸细

“长乐帝姬,有类女圣”这种不要脸又不要钱的口号就飙了出来,长孙皇后很高兴,表示这个说法稍微有点过,有捧杀的嫌疑,下次注意点。

而听说这个口号的时候,李丽质还有点小情绪,表示上次还说人家是“妖姬”呢,才几个月呀,就改了口。

千里之外的武汉,老张本来以为表妹的瞎胡闹最多就是一阵风,然而他怎么都没想明白,这一阵风,怎么就变成沙尘暴龙卷风的

第七十九章 正道

“想我戎马一生,到头来,连长安城东三间平房都买不起”

“老夫家族四代服侍两朝君王,如今,却沦落到同寒门杂流同住一地。老夫已经七十有二,每日却还要爬三层楼梯,老夫何罪于此,何罪于此啊”

“想我本是皇族宗亲,武德朝时,尚能乐得逍遥自在。到了这贞观朝,却要坊间讨食,街上做工,愧对祖宗,愧对祖宗啊”

每天每夜长安城唉声叹气冒酸的人家多不胜数,这些个祖上“积德”的,现如今把那点积攒,都倒腾了进去。

可不倒腾又如何呢国朝又不会把他们供着养,养个一两代人就不错了,爵位三代降等,就只能地里刨食。

以往地里刨食,倒也没什么。天下间最值钱的,就是这田地,只要有田地,就有人,有人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卷土重来振作家门。

可现在田地还是田地,可田地那点产出,怕是一辈子地里刨食,还不及别人卖一套房子的。

“长乐公学之规章,已经出来,哥几个,在坐着作甚这会子赶紧过去瞧个真切,也好有个应对”

忽地,唉声叹气的地界,冒出来一个火烧火燎的汉子,嚷了一嗓门,转头就翻身上马,直奔长安城东北去了。

原先在那里疯狂吐槽人生的老中青,一听这消息,立刻把每天爬三层楼梯的本领施展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跳上马车,车把式吆喝一声,咻的一下就去了隆庆坊。

此事隆庆坊已经修了四门,没办法,公主殿下要求,老娘就是要门面好看,你管得着

公主嘛,任性是应该的。

“逾制”嫌疑十分明显的坊门修的简直夸张,一水儿的白玉和大理石,左中右三道门都是青石板铺就,一块青石板就要两百来斤。整个关中地区积攒的优质石料,就这么糟蹋在这里。

坊门两侧还有工地的出入口,左边是“幼学”,屋舍连绵周转,像是一个圆,里面大量的儿童设施让人大开眼界,此时正有公主府的人在那里介绍设施。这些个玩意儿,十几二十年前,只有邹国公府上的某个女仆有资格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