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嗯。”
房遗爱点点头,一头雾水,“大人,这又有甚干系”
“那隆庆坊的物业,涨了多少倍”
“嗯”
房遗爱有点琢磨过味道来,“大人是说那进学需十里之内房产物业的规矩”
“一个公主府,尚且如此。朝廷拟定政令,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架设一个门槛。倘使原本无甚门槛的,这时候突然架设门槛,进了圈栏的,还不是猪狗牛羊若不乖乖上贡,就是待杀的命。”
“”
忽地,房遗爱觉得自己整颜师古的套路是多么的低级下流,太不上档次了。
得读书啊。
“如何”
房乔饶有趣味地看着儿子。
“如此说来,洛阳那些猪狗,只要能讨要皇帝老儿的圣旨,就能专开政令。比如南丝不得北卖,北麻不得南下,淮盐不可入关中,关中丁口不得迁江淮”
“你说的这些,太过荒诞,不过如今朝廷,皇帝一家独大,也少不得出些古怪事情出来。老夫在江西,自是不惧,湖北有张公谨和张亮,倒也稳妥。魏玄成纵使念旧,还要照拂山东人,这光景,也是要盯着江淮安稳。总之,天下富庶之地,有一半倒也不必计较恁多。”
底气放在那里,元谋功臣,连这点威慑力都没有,那还混个屁。
论吃相难看,四大天王浪起来吃相能比谁都难看,只是眼力境界使然,不至于下贱短视到京中新贵那般。
“那如此说来,关内长安岂不是要倒霉”
房遗爱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这里。
“蝇头小利,他们还瞧不上。”
站起身来微微踱步的房玄龄站在窗前,远眺江湖山水,拂须道:“皇帝想要新建衙门总署中国之外事物,原本以为会是效仿都护府都督府,现在传来的消息,却未必如此。这些个京中新贵,大抵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甚不是说要建制鲸海都督府吗怎么,听大人的意思,莫非皇帝老儿并非要这么干”
“给个都督府编制,孤悬海外有甚意思兵部还能插手,皇帝未必满意。旁的老夫不知道,不过东海金获利颇丰,这几年洛阳钱不当钱是不假,可利润如何,你常在江湖行走,会不知晓”
“大人是说,皇帝老儿不仅仅是想吞下东海金扶桑金连南海也想一并拿了去”
“有何不可”
房玄龄一副理所当的样子,“盖世君王,这点胃口还是有的。”
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
朝鲜道治所平壤城,正在修建的平壤宫仅仅是基台规模,就已经超出了扶余种及靺鞨各部的想象。这种“伟力”居然会被人掌握,哪怕是最原始最野性十足的部族酋长,到了平壤宫,第一个念头,就是收拾掉自己的桀骜不驯。
“伟力”需要“伟人”,贞观大帝在“临幸”平壤,东北各部与有荣焉。如果换个稚子帝王,想来也没可能让那些被契丹人都要吐槽的“野人”惶恐不安。
“陛下。”
尽管早就开春,而且中原大地已经山花烂漫,但是平壤依然冰雪连绵,道路如果没有标示,全然是看不清的。
帝国皇帝能够在这里猫两三个冬天,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只是,两三个冬天就能把“相权”干掉,皇帝的手腕,远比寒冬还要残酷。
“宾王欲言又止,想来还在犹豫。”
“陛下。”
马周微微欠身,眉目肃然看着李世民,“中旨建衙,若只是辽东、朝鲜诸地,倒是无妨。只是,想要统制诸海诸番陛下,恕臣之言,这绝无可能成功。”
听到马周的话,李世民眉头微皱,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半晌,他手指轻轻地点了一下窗户上的冰棱,嘎啦一声,冰棱应声而裂,然后跌落在了窗外的青石板上,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宾王所忧,朕并非不知。”
李世民负手而立,“不拘东风、民兵、白杨便是南朝遗族之船团,也非北地舟船能够比拟。不过,天命在朕,谁敢造次”
“无非是阳奉阴违”
很是坦荡地回了李世民这么一句,倒是把贞观大帝给噎住了。
官场中的“墙头草”“两面派”“双面人”“骑墙派”才是高频出现的人形渣滓,而即便官场中来几次严打,仿佛是清理了一遍,仿佛是终于山头明确,可最终,又是两面押注,旱涝保丰收
人性如此,纵使有“惊天伟力”,也无可奈何。
马周一句“无非是阳奉阴违”,也不过是告诉李皇帝,固然天下大定,人们已经认可了天下姓李,正统放在那里,也却是难以撼动。但对人形渣滓们而言,他们只要表面上不出错即可,背地里何必真个摆出忠君爱国的假惺惺姿态
你李皇帝要是真能够做到“包举宇内囊括四海”,那你是大能,天下谁不拜服可李皇帝能做到吗
总不能光靠你一句话,老子十几万同行,几百万市场,就双手奉上吧。
狗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是一群海狗
跳海里你他妈有种追啊,追上了就让你嘿嘿嘿
“王万岁和单道真,都取的甚么古怪名字”
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世民突然黑着脸喝骂了一声,“不知所谓甚么民兵、白杨、东风”
见老板突然脾性一转,马宾王顿时知晓,老板这是趁机下坡,于是上前道:“克明公旧年老病复发,已卧床数月,陛下同克明公情谊深厚,不若先班师回朝,也好探望克明公一番。”
“杜克明硬挺了这么多年,也确实给朕分忧不少。”
当年打发杜如晦去河南搞事,“杜总统”明知道是黑锅,他也毫不犹豫地背了。就算杜氏趁机也捞了点外快,但要是没有“杜总统”收拾干净河南,李董想要迁都的这么顺畅,想要把清河崔氏干的这么爽,难度系数还要翻两番。
“任劳任怨”是杜如晦的一个重要标签,杜氏和其余几大天王不同,他是货真价实豪门贵种
“以探望杜如晦为由班师回朝,天下人皆会称赞陛下重情重义。如此一场君臣之义,也是千古佳话。”
“不错”
听得马周谋划,李世民连连点头,“不错”
连道两个不错,心中已有计划。这是一举多得的手段,收拢民心只是基本,作为“千古一帝”,身上的荣耀光环刷多少种多少层都是不算少的。但是借着看望杜如晦这个名义,就可以用非正式的会晤,跟各方利益集团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