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825(1 / 2)

d郎张二郎屁股后头转悠掏钱的二世祖,还真是成都卓氏的小郎君。

货真价实的卓氏,这等人物,居然就是个跟班

这说明什么

不好惹啊。

“管那许多,如今既有名声,又有实利,他是甚么人物,重要么”

“这东翁,不重要么”

“重要么”

“”

道王殿下听说“豫南物流”到了汝阳,他立刻屁颠屁颠连夜去了新息县,就是不跟张沧打照面。

真要是遇到了,那真是尴尬。

“殿下,缘何这春耕去淮水之畔”

道王妃戴氏有些奇怪,以往不是在沱口就是在汝阳,从未去过别的县。这次倒是奇了,居然屡次三番跟新息县打了交道。

“本王既为豫州刺史,自当四处走动,体恤民情啊。”

李元庆扯了个谎,心中却道:那小子来个把月又杀了人,手头多少条人命了这小子要不是十二姐的崽,那才有鬼。

这光景他笃定就是安平生的,那就更加不能见面,到时候不管起冲突还是一家亲,横竖都是他这个倒霉王爷吃亏,还不如躲得远远的。

“殿下可是避着谁”

戴氏毕竟是戴老板的女儿,素来聪慧,这光景一看老公的神色,就知道遇到了麻烦事情。

“本王能避着谁这豫州地面,有谁能让本王避让”

嘴硬说着,却是眼神游离。

王妃戴氏心中暗忖:豫州本地自是无人,那定是外来户。

她又想起这几日老公天天背诗,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着实有些水平,档次极高,可谓“流芳百世”的上佳之作。

不过毫无疑问,自家老公绝无可能有这样的水平。立意高、感情深,要说是东宫太子的手笔,倒是可能,可太子虽然与世无争的模样,也决计不会把这等诗文让出来。

当下王妃联系前因后果,便有了大概的揣测:莫不是这阵子名声极大的武汉张大郎那“豫南物流”简直是平地一声雷,豫州上下都在说他,这等英雄儿,若无些本领手段,自是不可能。

“殿下,那农夫犹饿死,可是武汉张大郎所赠”

“”

李元庆坐在马车里扭动着屁股,怎么坐都不舒服的样子,看了一会儿老婆,看了一会儿窗外的春天景色,半晌才幽幽地说道:“爱妃,本王跟你说此事要从贞观八年说起,你信么”

“”

最终李元庆也没透露太多,只说这个武汉张大郎,十之七八是他那个疯狂十二阿姐所生。而这么些年十二姐“销声匿迹”,全是人为因素,盖因十二姐的姘头,是老丈人戴胄曾经的老部下。

王妃戴氏寻思着亡父也没有什么老部下这么凶残,连太皇的女儿也敢勾搭啊要说狗胆包天,只有邹国公张公谨,那是当街车震,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直接把琅琊公主都勾了去,乃是当世勾女之翘楚。

想到了张公谨,王妃不由得又想起了张公谨的盛世美颜,总之,没想到张德。

如果想到了,王妃能不和老公继续这个话题

道王仪仗一路南下,安静的很。

第六十四章 事发

“兰二姐,报纸呢”

“适才老叔在廊下吃茶,拿了过去看。”

“那算了。”

见张德正在吃早餐,兰姬便又问了一句,“阿郎,可要再拿一份报纸过来收发室报纸甚多。”

“那就劳烦你一下。”

“阿郎少待便是。”

出去之后,兰姬直奔收发室,只是到了之后,却发现只有老旧报纸,今天的报纸居然一张都没有。

“奇怪”兰姬眉头微皱,问收发室的门房,“今朝报纸还未送到么”

“噢,适才何老过来,一并拿了去,说是有用。”

“嗯”

一听是坦叔拿走了,兰姬顿时按捺好奇,点点头告辞,转身离开了收发室。

回到张德身边,兰姬便直接对张德道:“阿郎,今朝的报纸,老叔都拿了去,可要到外面买一份”

“算了,我吃个早点,想随便看点文字罢了。”

张德挥挥手,“你也吃点。”

一边招呼着兰姬,一边给她盛粥,只是盛了一半,老张愣了一下:“什么时候坦叔有收集报纸的爱好了唔”

府中,白洁一脸的纠结,拉着阿奴的手柔声道:“阿奴,这大概是事发了。也是那两个小子招摇,竟是卖诗,这世上怎有这般有辱斯文之人。如今被他们父亲知晓,断然是饶不了他们的”

“三娘不必担心”

阿奴拍了拍胸口很是自信,“倘若是别的,倒是不好说。只是这卖诗嘛想来郎君也不会责怪他们。”

见阿奴笑的神秘莫测,白洁更是纠结,只不过她是知道阿奴从来都是好心肠,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嘲弄她。

心下疑惑,却还是有些忐忑:“当真”

“比真金还真。”

阿奴点点头,然后抖开了报纸,啧啧称赞,“好一个张大郎张二郎,还真是有一套。这两首诗,居然让一个亲王,一个县令得了去。”

说话的同时,阿奴看了看表情复杂的坦叔。

有点郁闷的何坦之也是无语,叹了口气:“那李元庆堂堂亲王,也真是脸皮厚实,这点破事,都要来武汉扬名,广告做到报纸上去,也不怕被宗室耻笑。”

报纸上有两个版面刊登了豫州刺史道王李元庆下乡视察春耕工作的报道,一个算是时政,主要是吹李元庆如何体恤民勤,各种关怀;一个算是文化,主要是吹李元庆视察春耕时感慨农夫辛劳而写的一首诗。

一般人不怎么好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但他是王爷,自然是敢说的。

而且说出来还特别上档次,于是乎就有自发为王爷打广告的“良民”前来武汉掏钱买版面效果斐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念叨着这首诗,阿奴掩嘴窃笑,“若非太子实在是背时运,这诗卖给东宫,那是最好。如今给了李元庆,倒也不算便宜外人,他那王妃是戴尚书之女,和咱们家也是有交情在的。”

“眼下是说交情的时候么阿郎要是知道了,定是大发雷霆”

“三娘放心就是。对吧,坦叔”

阿奴轻轻地拍了拍白洁的手,安抚着白三娘子的焦躁心情,然后看了一眼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