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盲妃嫁到王爷别挡道 分节阅读 226(1 / 2)

d妃嫔一般。

沈氏后来登上贵妃之位后曾想要抚养赵禩,皇帝没有答应,也没有循例给他安排一个养母,态度不见多喜欢,只让人好生教养他,对云妃没有追封,也不曾有多厚待云家,甚至赵禩长大后也放养一般不作管束,赵禩也是一副张扬肆意的样子,不是在外游荡就是出入勾栏瓦舍,俨然一个废物的架势,可谁想到,他才是皇帝一心培养的继承人

宜川公主诧异了好一会儿,才笑了笑道:“母亲若是今日不说,我确实是不知道他对云妃有所不同呢”

云妃死的时候,她只有七岁,当时年纪小,她被保护得很好,所以许多事情不曾接触,也没有深入了解过,所以心思单纯,自然不懂这些阴暗的东西,她知道云妃,不过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她自小与谢家和两大王府亲近,不大接触宫里的庶母弟妹,所以几乎记不得云妃的样子。

当时云妃看着根本不怎么得宠,在宫中也很低调,生了七弟才被封妃,但父皇对她不上心,时隔两年再度怀胎却一尸两命,当时宜川公主还有些难过,毕竟那尚未来得及出生的孩子是她的妹妹,她记得云妃难产而死后,父皇似乎没见怎么伤心,仿佛死去的不是他的妃妾孩子,之后更是不管赵禩了,任其放任自流,怎么看都看不出来他在乎那个女人和她生的孩子。

她是这两年回宫之后才知道皇帝属意赵禩的,且还是母亲说的,当时她犹自不信,觉得母亲在说笑,赵禩不过是一个常年流连于烟花柳巷喜欢到处晃荡游玩并不受宠的皇子,就算皇帝不喜欢太子不会传位给他,也不至于传给这么一个近乎废物的人,他疯了才会如此荒唐,可慢慢的,她就信了。

她本就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以前从没有注意过赵禩,所以不信,可这一年多以来多次暗中观察,才发现赵禩不容小觑,行事看似张狂实则滴水不漏,手段和才华亦是人中翘楚,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帝信任他到了极点,原属于皇帝亲掌只听命于皇帝的暗龙卫竟然任他随意调遣,这一点就足够说明皇帝的心思。

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原本他们应该除之而后快,毕竟取了他的命,对皇帝来说才是诛心之痛,可他们根本无从下手,皇帝将他保护得太好,身边保护的都是高手,去年楚王府那一场猝不及防的刺杀都只是伤了他而已,不夸张地说,杀他的难度不亚于弑君。

皇后淡笑道:“你不知道是正常的,当年我也是偶然知晓,怕是当今世上,知晓这些内情的人屈指可数,当年云妃死了他瞧着无动于衷,可实际上不晓得有多恼恨,原本他或许对沈氏和沈家尚有恻隐之心,云妃一死,他步步抬高沈家,让沈氏成了贵妃,可从那时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最终的下场”

云妃死后,皇帝曾派人查过,之后却不了了之,那时候沈氏也正好有孕,且据说应该是个皇子,云妃死后没几个月,沈氏怀孕不足七个月就流产了,俪贵妃成了背锅的人被降位禁闭,沈氏也顺势成了贵妃,当时沈氏怕是以为自己做的滴水不漏或是以为皇帝对云妃只是心血来潮,更或者,她自以为自己多年的陪伴,生了几个孩子,又有沈家撑腰,加上皇帝不仅事后对她态度依旧,且为了捧她舍弃了发妻长子,所以有恃无恐,以为自己犯什么错皇帝都不会责怪处罚,这么多年丝毫想不到自己和沈家的下场早就定下了,从皇帝属意赵禩那一天开始,沈家的结局就注定了。

这二十多年,沈家看似圣宠优渥,可不过是皇帝手底下忠心的走狗,为皇帝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而已

宜川公主了然颔首,沉吟片刻,突然看这个皇后有些认真的问:“母亲,其实女儿一直都很想知道,当年您嫁给他的时候,他还没有露出这般面目,对您也是极好的,您对她,可也曾有过一丝期待”

皇后诧然看着宜川公主,见她认真,便也认真回答起来:“一个可以贬妻为妾的男人,何以让我抱以期待”

从来都不曾有过

这一点,她无比确定。

她爱过这个世间最好的男人,哪怕与他无缘,可见过这般顶天立地的男人,又怎会再对那样无情无义的伪君子动心她这一生,只爱过那个人,哪怕是后来以及现在,爱化为亲情,她的心里,他依旧是最无与伦比的英雄

而赵鼎,一开始她不屑,但到底是丈夫,她也曾敬他重他,与他互相扶持,可后来,慢慢的,她鄙夷反感,再后来,无比的厌恶憎恨

宜川公主闻言却是不作言语。

皇后想了想,觉得有些奇怪,便不解地问:“萱儿今日怎么忽然问这个”

第二卷 212:祁国喜讯,一起回去二更

宜川公主却没有回答,只故作随意的道:“只是随意问问”

皇后却蹙着眉有些不信。

宜川公主不多逗留,微微一笑道:“母亲,外边还有许多事情,女儿先去打理了,您也忙您的吧”

说完,她起身福了福身,便转身走了出去。

皇后看着她走出去,若有所思。

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皇后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了起来。

宜川公主走出凤仪殿后,站在外面垂眸静立了好一会儿,眉头拧紧仿佛郁结于心,眼中划过少许挣扎。

可最终,这些挣扎犹豫都尽数淡去,留下前所未有的坚定。

正欲唤人传来步撵,一个宫人却匆匆走来。

宜川公主看到,眼眸倏然眯起。

那宫女一过来就福了福身:“参见公主”

“何事”

宫女没有直言,而是上前一些,附耳在宜川公主耳边私语,宜川公主却是越听脸色与不好,眼神也越来越冷。

待那宫女禀报完,她立刻吩咐传辇。

傅悦今天很高兴,可又有些郁闷失落。

傅中齐收到从祁国来的飞鹰传书,穆乐善生了。

于四日前生了,原本还差十几日才足月,却提前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因为穆乐善这几个月特能吃,所以养得很大,足足有八斤多重,险些生不出来,幸好姬亭在,并没有什么差错,母子均安。

这对于祁国而言可是天大的好事,原本当年皇室被屠戮,就剩下傅中齐和一些远房旁支,傅中齐又只有两个儿子,天知道祁国那些老臣为了皇室子嗣单薄一事急的仿佛他们自己绝后了一样,先前天天念叨让傅中齐广纳妃嫔开枝散叶,可傅中齐不仅没有,还把原有的妃嫔不是杀了就是驱逐送去行宫别居,这些年倒是不劝傅中齐了,把目标转移到了傅青霖和傅青丞俩兄弟身上,特别是傅青霖这个太子,从十五岁那年开始就一直被劝开枝散叶,那几年和穆乐善耽搁了,他们更是不停地劝傅青霖先纳侧妃妾侍,然而傅青霖无动于衷,天知道穆乐善有孕的消息传回去的时候,他们多开心,搞得好像是自家子孙满堂一样,现在生出来是个男孩,更是欣喜万分。

当然,傅中齐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是笑得合不拢嘴,难得的看傅青丞顺眼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