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中间的旅行佳品。
但是辎车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个头很矮,也就是底盘低,稳当是稳当了,可是缺乏鹤立鸡群的感觉。
尤其是辎车只有两个活动的窗户,可以拉开,也可以闭上。
这让大人物在受到欢迎的时候少了被众人瞩目的那种感觉,相比之下,轩车的好处就很明显了,够高,够敞亮,根本就没有车厢的累赘,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受到任何方向的观瞻,堪称装逼利器。
就见那支军队不急不慢,踏着有力的步伐,一步步的接近迎接的队伍。
轰轰
轰轰
要说魏军不是故意为之,边子白打死都不相信,这种上万人整齐踏出的步伐,肯定要训练磨合很长时间。要不然,完全不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不管是诸侯君主,还是王公大臣,太监车夫,都已经快等了一个上午,人困马乏,口干舌燥。至于为什么谁都没有喝水
这个原因很简单,迎接队伍虽然驳杂,但也有上千人,加上军队护卫几千人总该是有的。水喝多了,就要如厕,都是要脸的人,谁敢在数千人面前找个旮旯如厕,这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啊所以,就算是憋不住了,也要死憋着,脸色惨白也要死撑着。
好在,魏侯终于来了,要是继续等下去,就要有人渴死,或是被尿给憋死。
迎接队伍之中,礼乐已经准备妥当,鲁公站在队伍前面,对身后的乐官吩咐道:“奏乐”
鼓声响起,磬声悠扬,尤其是琴瑟丝竹之声,别人似乎觉得很习惯,可是作为一个对这个时代的礼乐,尤其是最高级礼乐还不怎么熟悉的人来说,边子白觉得很晦气,听着有点像是出殡的感觉。就像是不懂唢呐曲目的人,一听唢呐的曲调,总有一种唢呐经典曲目马寡妇上坟的悲戚感浮上心头。
边子白认为这不能怪他,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礼乐演奏的机会太少了,都没听过。
队伍临近,两个五千人的武卒方阵,簇拥着几辆奢华的马车渐渐的接近。
按理来说,太子训坐在车上迎接,可以;下车迎接也可以。一来魏侯是他父亲卫公的平辈之交,都是国君,他作为侄子降半格是被允许的。当然他坐在车上也不要紧,他是代表卫国的形象出现,代表的是卫公。
不过太子训可不敢在车上,更何况他有求于魏侯,更不敢托大。
于是就站在了路边,而鲁公、宋公等人根本就没有下车,甚至大国的国相也没有下车,比如说齐国相田方。
哼哈
武卒似乎为了彰显他们的勇猛,喊叫的特别用力。
可上万人的喊叫,顿时卷起一股来势汹汹的声浪,席卷着冲向了迎接的人群。不是所有的马匹都有战马一般的定力。被惊扰之后,驭手就不得不跳下车来安慰。
而这时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太子训竟然被吓到,跪坐在地上
第267章 知耻而后勇
对于魏侯来说,太子训的失态不过是一场意外,他也表现出了适当的礼遇,甚至下车之后和太子训闲扯了几句,但这并不能消除卫国官员对太子训的拙劣表现的不满。
太子训的储君位子虽然是卫公姬颓决定的,但也需要文武百官的配合的支持。
如果失去了这些支持,他也就是下一个怀公。
相比于太子训的脸如死灰,南卓的心情不错,甚至可以说很不错。他刚才就在太子身边,也是亲口得到了太子的允诺,一个失去了脸面的储君,迫切希望再一次获得国人的尊重。他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洗刷身上的耻辱。面对魏国,打击魏侯就不要想了,他没有那个胆子。
得到了太子的允诺之后,南卓兴奋的急需有人分享此刻的喜悦,而这个人恐怕就是边子白了。他故意落在最后,和边子白、公孙鞅几个凑到一起回城。
两人在车上就说了起来:“我们的运气不错。”
“那位可是你堂哥,你就别露出这种幸灾乐祸的表情了,让人看到,还以为是你害的。”边子白提醒了一句,也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道理谁都懂,可临了真落在自己的身上,就是两回事了。太子训丢脸也就罢了,君辱臣死,那都是一些老古板的念头。想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传统的思想,在当下根本就不流行了。
南卓笑道;“你不明白,太子这个人的性格。”
“好色,懒惰,懦弱,这些都不是吗”边子白怕被人偷听高密,故意再加了一句:“这些都是你说的。”
对于太子训,边子白真没有多少接触的机会,主要是太子是储君,一方面需要避嫌和国君身边的人的接触。另一方面,太子训自视甚高,毕竟是卫国储君,看不起街头出身的边子白。当然,就算是边子白身上有了一层楚国贵族的谣言一样没用。可以说太子训对边子白并没有太看重的意思,他会使用边子白在卫国做官,但不会重用边子白而已。
至于边子白的楚国贵族的身份,太子也不认为有深究的必要。
谣言毕竟是谣言,需要有信服力。
再说了,楚国贵族就很牛吗
在楚国可能是如此,但是在卫国,真想不出来看得起楚国的理由。甚至别说卫国了,鲁国也看不起楚国。
说起来似乎很难想象,两个实力不怎么样的二流末尾的国家,竟然看不起实力排名前三的一流诸侯。这是什么道理
可卫国和鲁国就有这样的底气。一个是周公的封地,一个是康公的封地,从封地拥有的那一刻起,都是朝着一流诸侯建立的目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而楚国呢南方的部族而已,受封于子爵。
这是身份上来说的。
从国内的文化,经济这些相比,楚国也不是鲁国和卫国的对手。
唯一两个老牌诸侯比不过的是,楚国的人多。人多就了不起吗卫人和鲁人恐怕都不这么想,唯一的念头就是,楚人粗鄙,化外之人。
这是中原顶级诸侯的优越感,鲁国延续了至少600年,卫国也不差。
太子训不太喜欢边子白,可能也是处于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边子白还是冒牌货,那就更糟心了。卫国提拔人才,很少看能力,多半是看身份、血统和联姻。这就让太子训对边子白有种鸡肋的感觉,有能力不受重用的多了去了,边子白又不是第一个。
但是一次意外,却让南卓意识到,边子白的机会来了。他兴奋地分析道:“太子是个很要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