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极道主 分节阅读 7(1 / 2)

d少关窍拿捏不定,生怕一不小心误入歧途。

而且还有不少其他的烦恼。

“据传上古之时,天青界元气浓郁,炼气士吞吐日月精华,所得元气便足以筑基,甚至直至金丹境界”

“然而如今元气凋敝,若是单纯凭借吞吐天地元气来修行,怕是一辈子也难以气反先天,更别说筑基了。”

“幸而修士们也有了应对的办法,最好便是服用培元丹,不但能够加快从天地自然中汲取元气的速度,更能自生元气,可以大幅提高养气速度。”

“可惜从白鹤门得到的培元丹不过区区三瓶,还要和老魏平分,自然远远不够。”

“最普遍推广的解决办法,就是灵米种植。”

“在聚灵阵中,灵米自然而汲取大地之中的元气,种植采摘,然后食用,对于修行,大有裨益。”

“所以大周各地道院,都有着大片田地,种植灵米,供应师生食用。”

“可惜灵米收成并不高,散修们想要购买食用,价格就有些难以接受。”

“幸而我在财神会二十余年,虽然前途无望,但也有着远超普通人的见识和层次,十年散修,也算是打下了基础。”

赵兰贞在自己白鹤庄上,利用地形布置了最简单的聚灵阵,阵中种上了二十亩灵米,这样一年便有千斤灵米产出,到也够自己修行所需。

“我已经四十了,错过了最好的修行启蒙时期,等到身体衰老,头脑昏沉,筑基就更加艰难,难难难啊”

赵兰贞正在感慨,却有仆人禀告有位少年来还书了。

细雨绵绵,凉风习习,白鹤庄门外,羽天涯摘下斗笠,脚上布鞋底只沾了浅浅一层泥泞,正是得益于江上行功法的妙用。

赵兰贞对于这过目不忘的同村少年十分欣赏,亲自出迎到门外,一看到羽天涯,便是眼前一亮。

前些日子,这少年给人的感觉不过是聪慧,少年老成,从身体形貌每一点,都沾染着浓郁的乡土和贫穷的气息。

而今日再见,却是一双眼眸神采飞扬,皮肤表面晶莹圆润,虽然一身老旧布衣,却像是个翩翩贵公子。

“读书使人明智,难道这宋小羽竟然是稀世宝珠,稍加擦拭就显露出光华来”赵兰贞若有所思:“这少年本是宋老神医从乡野道边得到的孤儿,说不定大有来历啊”

想到这里,赵兰贞便露出和煦的微笑:“你来的正好,我家正要开晚饭,便一起同席吧”

羽天涯推脱不得,最后也只能答应下来。

到了餐厅,先见到了赵三爷的女儿赵芸娘,正在弯腰逗弄一只小白鹤,腰间衣裤分做两截,露出一线肌肤。

赵三爷轻咳一声,赵芸娘不为所动。

赵三爷这才有些尴尬的说道:“芸娘少时丧母,我又一直在外忙碌,疏于管教”

赵芸娘陡然双手叉腰转过身来:“你怎么见谁都说我没教养巴不得你女儿一辈子嫁不出去”

羽天涯只是低头看地板,默默不语。

很快饭菜就被呈上来,不是乡下最受欢迎的大鱼大肉,而是颇为精致的几道菜,看上去就让人颇有食欲。

而米饭则只有三小碗,米粒有些硕大,颗颗晶莹饱满,粒与粒之间毫无黏连。

羽天涯尝了一口,米粒清香,味道极佳。

更让他惊讶的是,一口入肚,竟有一种体内元气慢慢滋生的感觉。

“这便是灵米,这天下最好的米,等闲人根本没有资格享用,我在财神会干了二十多年,如今一月也仅有十斤购买份额,一斤灵米,就要十两银,这还是内部价格。”

赵三爷笑着解释道。

赵三爷不愧是财神会中人,竟然还要用到灵米来辅助修行,不过自己凭借二禽戏吐纳吸收元气的速度一点都不慢啊

灵米相当充饥,小小一碗下肚,配着饭菜,三人就都饱了。

书房中。

赵三爷就三本书的内容提了些问题,对于羽天涯的回答非常满意。

等到羽天涯选了三本书想要出门时,赵三爷又取出了一本厚厚的大部头:“这本长生道德箴言灵感经,你带回去,细细品读。”

这本经书,便是“白鹤门”残存的功法典籍中讲述解释道门真文的经书,一本居然是夹杂着上古篆文和今文,晦涩难懂,错乱不堪,甚至前后矛盾的大杂烩书籍。

可怜赵三爷每次翻开此书强行去看,一刻钟后定然昏昏入睡,从无例外,但这却偏偏是自己解读道家典籍最大的希望。

若是面前这少年果然能够背诵,自己至少也能拿他当一本活字典,省下每次都要痛苦的去翻找道家术语对应条目的痛苦。

这道经的名字听起来非常高深,不同凡响,然而现实却让羽天涯大失所望,这长生道德箴言灵感经居然只是一本普通的道家经书,根本不是功法

第十四章 灵飞鸟

取名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无论是人名地名,还是功法的名字。

比如羽天涯坚持用自己的网名“羽天涯”,而不肯叫前世和这一世的名字,就很说明问题。

这长生道德箴言灵感经,名字吹的飞起,经过紫霄归纳梳理,羽天涯终于发现,这本书实际上屁也不是。

是由一家“白鹤门”的修士编纂,实际上却是将几本不同时代的道经杂乱拼凑在了一起,不但没有序章目页码,而且文字不统一,内容错乱不堪,恐怕这本书编出来就不是给人读的。

实际上的确如此,这本长生道德箴言灵感经就是白鹤门的开山祖师的二弟子应付师命编纂出来的本门道德真文典籍。

以求大求全,越厚越美,古文越多,越显高深,这书最大的作用便是供奉在祖师堂中,或者用来治疗失眠。

历代以来,还有不少闲得无聊的白鹤门修士在这本书夹缝中写写画画,更显得整本书杂乱不堪。

不过有着紫霄之助,羽天涯却能够从泥沙之中捡出真金来,获得不少有用的见识。

原来这白鹤门创立于三千年前,开山祖师是一位步虚修士,山门位于荆州云景山。

白鹤门祖上曾经阔过,据说开山祖师身怀上古时期天下八宗中“长生门”的部分道统,可惜三千年来门人弟子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到书中最后一位修士备注时,掌门已经连金丹真人都无法成就了,成了标准的落魄宗门。

赵三爷出身于赵家村,二十余年都在财神会任职,想来也不可能去大周担任“白鹤门”的弟子,偏偏又能得到白鹤门传承宗派的典籍,如今这白鹤门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了。

无论是上古篆文还是今文篆文,对于有紫霄之助的羽天涯都不是难事,篆文据说是最能迎合道的文字,也是修士们画符布阵所用的文字。

白鹤门除了最擅长的控鹤之术外,仰仗的便是符法修行。

将这本厚厚的长生道德箴言灵感经慢慢翻阅,羽天涯将这一个个道家篆文铭记在脑海,将来修行,必然有用到的地方,无论是用来理解道家典籍,还是画符布阵,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