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放松些许,各自归位。
而太保看到王长豫后,脸色却是蓦地一变,他自知儿子如今担负怎样责任。琅琊王之所在,可以说是他与中书共议之后安排下来的一个备案,如今儿子出现在这里,莫非琅琊王已被叛军掌握
略一沉吟后,王导自御床上行下来,示意王悦行至侧殿,待到左右无人,才低语问道:“我儿为何至此”
王悦神态有些尴尬,垂下头来小声道:“儿有负所托,褚季野先时率众将琅琊王送出都外。”
王导听到这话,眉头不禁微微一皱,倒也没有太过动容。早先他与中书虽然有此议,但也没想到乱军破城如此猝然,他又紧急入苑将皇帝迎至太极殿,并没有时间再去顾及琅琊王。
季野此人他也知,乃是一个赤忠之人,堂上之侍中褚翳便是褚季野堂兄,是一个可以信重之人。琅琊王交其手中,倒也不是不能接受,若再逗留城内,早晚陷于贼手。
“与褚季野相谋者,乃是杜道晖。杜道晖曾言,皇太后陛下也已脱困出城。”王悦又低声说道。
听到这话,王导脸色却是陡然大变,整个身躯都蓦地一颤。中书执政以来,他虽然喑声自处少履台城,但对都中基本人事关系却不陌生。杜道晖此人与海盐男行极密切,若此事有此人涉入,那么沈家必然难脱干系。
皇太后与琅琊王俱入沈家掌握中,尤其是在京畿陷落、天子蒙难这样的社稷存亡时刻,其中意味,让人不敢深思换言之,如今殿上这个皇帝,乃至于他们这一众台臣,已经不是维系江东局面的重点,必要的时候,能舍则舍而京畿之外的形势重点,经由此事,也被南人一把篡夺入手
“褚季野何以如此不明”
哪怕素来雅量非常,王导得悉此事后,心内仍是骤然翻起波澜。身为时局中的掌舵者,他与中书虽然执政理念和手法不同,但都秉承一个底线原则,那就是绝不能让南人越过警戒,掌握到把持时局的权柄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他们这些客居异乡的侨门处境将急转直下
王悦见父亲脸色变幻不定,心中也是倍感气虚,只能低头涩声道:“儿子无能,辜负父亲信重托付”
脑海中快速掠过诸多念头,王导也知事情已经发生,再怪罪儿子已经没有意义。他只是感慨沈家反应之敏捷,城破如此猝然,就连他至今尚有几分发懵,沈家却一手抢出皇太后,一手掌握琅琊王,抢在了所有人的前面攫取到先机
一念及此,王导视线不禁转向站在殿中一角的沈恪,继而便又沉思起来。他自知如今沈家在都中的掌舵者为谁,哪怕心内对那少年已是高看许多,但如今看来,自己对其仍是不乏小觑了。
时人将海盐男与儿子并许,但由这件事看来,长豫较之此子仍是差了良多,既然明白自己职责所在,城破之际就该即刻当机立断将琅琊王送至城外王舒处,何至于眼下被人一把抄了后路
莫非沈家之兴已是势不可挡哪怕心中已是失望,但王导心中还是存一分侥幸,沉声道:“这消息,可曾送出城去”
王悦闻言后便是一愣,继而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当时他只是充满了挫败感与迷茫,只想着尽快见到父亲商议,哪想到往城外去通传消息况且他身边人力本就不足,自保都勉强,也根本不敢再分出一部分人力去传递消息。
见王悦神态如此,王导也知这话是白问了。儿子满脸的挫败让他心中略感不忍,想出言有所安慰,但也不知该说什么。皇太后与琅琊王落入南人之手诚然可忧,但局势也未至绝处,最起码如今中书于外,尚有江州作为依靠,也绝不会容许沈氏在目下这个形势有所妄动
父子二人再行回正殿上时,陆晔等人纷纷望向王导,目露疑问之色。王导只是微微颔首,如今京畿新破正是人心惶恐之际,实在不宜再将这件事道出让人心更加动荡。眼下他们这些人尚能聚在皇帝周围,那是因为大义所在、忠心所系,若让他们知道自己等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旁人弃子,只怕人心将会崩溃
但王导也知此事瞒不了多久,应该尽快想办法通知城外的王舒,让其尽力有所补救,不可完全依赖中书。况且如今中书已经威望大失,各方据地自守,中书也未必能够掌握大局。
将王悦送入太极前殿后,路永便又行向如今已经残破不堪的台城。
早先覆舟山下放火,台城近半已经被烧成白地,只有位于最中央的中书等几处官署尚能保持完好。这附近也成为了先期入城的历阳军将领们的聚集地,从各方冲入城中的军队也在往此处聚集,对城中成建制的宿卫禁军清扫也已经渐近尾声。
路永漫步在这第一次履足其中的台城,心中之舒畅难以言表。当行过一处官署院落时,其中传来的喧哗叫嚷声让路永颇感不悦,这里面关押着众多被从台城各方驱赶而来的台臣。他行到官署门前,对负责看守的士卒们说道:“再有喧哗滋事者,不论何人,一律军法鞭笞”
守卫们听到这吩咐,轰然应诺,当即便有人冲进院子中,将一些不甚安分的台臣捆绑起来当众抽打
中书官署中,苏峻端坐在早先中书的位置上。因为先前身先士卒的冲杀,他也身被数伤,如今袒露着胸膛正被医师用药液冲洗伤口。
虽然受伤颇多,苏峻却恍若未决,端坐在中书位置上顾盼自豪,神态颇为适意,笑着对席中众将说道:“庾元规向来色厉方正,骄不可近,不知早先的他可曾想到,如今其位易人”
席中众人听到这话,都是哄然大笑起来。说实话,如此轻易击溃宿卫攻入城中,他们自己也是大感意外,眼下心中更是洋溢着凌霄豪情。
但亦有人不乏忿忿道:“可惜此贼腿脚太快,察觉势态不妙即刻弃城而逃,如今已是不知所踪。假使我等兵势再厚几分,岂容此贼逃窜”
听到这话,苏峻亦是颇感失望。宿卫战斗力如此不堪,也是他早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如今看来,起事之初那长久的彷徨犹豫实在是笑话。若当时能矢志而进,不做更多权衡,他们或能在京畿度过新年也未可知。
但这也是无奈,战阵较量充满意外,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此事成或不成,关系到他阖家老幼性命,能够持稳而进是最好的。如今的战果于他而言,简直是起事之初未曾预料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