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259(1 / 2)

d着登上了牛车。

“维周今次”

王导顿了一顿,望着沈哲子微笑道:“驸马可愿听我这样称谓”

沈哲子连忙说道:“晚辈荣幸。”

“那好,维周今次在曲阿所为,真可谓有经国之态我知此事牵涉众多,维周若有疑难,可直接道我,我自替你分担”

讲到这里,王导眸中神采奕奕,对沈哲子的欣赏更是不加掩饰的流露出来。

如果说王导早先对沈哲子的态度也是不乏正视,但那更多是提防和警惕。但是今次沈哲子在曲阿的做法则让王导有眼前一亮之感,甚至不乏刮目相看。

以往的沈哲子在王导看来,虽然不乏奇谋武略,但是也有年轻人的通病,年轻气盛,不知收敛,态度过分强硬。这样的性格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不是什么坏事,但若这个年轻人突然在时局中有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那可真是祸福难料。所以前段时间,王导都是尽力小心维系,必要时甚至不惜做出让步,就是担心年轻人失于权衡,一时冲动做了错事。

可是今次沈哲子在曲阿针对那些宿卫乱军所做的安排,扪心自问,哪怕是王导自己面对这个问题,也无法比沈哲子做的更好。而且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因为大胜而忘形,反而视野越过眼前看到了朝廷在江北所露出的防御漏洞。

这一层隐忧,可是连王导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说即便意识到了,他也没有精力和方案做出合适的布置。毕竟眼下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顿好建康周边乡人,让局势尽快平复下来。

“不瞒太保,晚辈是真恨不得杀尽这群凶徒太保没有亲见,难想象这群凶徒到底犯下怎样令人发指的恶行可是,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沈哲子语调不乏低沉。

“尸横遍野,白骨盈沟,我南来时也是亲见,实在心痛维周此言不错,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过往这些日子,建康乡人安置,余者十之二三,丁壮罹难者更是不知凡几。这一口人丁,可不是一条人命那么简单啊”

王导讲到这里,脸上惯有的从容也被愁绪掩盖,实在是建康如今的破财情况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一些。

沈哲子闻言后也是默然,他家虽然借此战事而崛起,他也凭此创建大功,但说实话,他对战争仍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尤其是这种没有任何意义但却又难以避免的战争。

“有一事我想请问维周。”

沉默片刻后,王导突然又开口说道。

“太保请说。”

沈哲子连忙说道。

“我想请议迁京口人丁以充京畿人实,维周认为是否可行”

沈哲子听到这个问题,不免一愣,没想到王导居然会跟自己商议这种大事。且不说他根本没有资格商议这种级别的事情即便是有,也没有立场跟王导讨论啊。

他下意识望向王导,而对方只是用征询的目光望着他,并没有什么试探的意思。

沉吟许久之后,沈哲子才缓缓说道:“晚辈倒不觉得有此必要,诚然京口流人众多,建康眼下空虚也是事实。不过乡人人心所念却不可不虑,南北杂处,怨望诸多,稍有不慎,或就酿生大祸。况且流人迁徙安置,所耗甚多,眼下之物力未必足用啊”

“是我短视了,失于急躁,罢了,此事不必再议。”

王导闻言后,脸上不免流露出些许失望,倒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似乎真的只是随口一问。

沈哲子相信,王导不会不明白自家和庾家在京口经营的基础。况且就算没有这些,京口也不是青徐高门的势力范围。诚然京口地近淮北徐州,但是青徐侨门中的高门过江伊始便在建康立足,并没有在京口有所经营。

王导这个提议,或许真的只是出于充实京畿而考虑。沈哲子如果赞成并助推,可以顺势将京口的经营延伸到建康。但南北乡人的乱斗不得不考虑,如果无视,小民也能滋生大乱。

况且,建康不是没有人,只是不好查出来而已。每逢战乱,便是世家大族大肆招揽荫庇人口之时。这个现象,是善是恶不好评判,朝廷在战乱时无力庇护民众,大族们承担了这个义务,只是从此后这一部分人丁不再为朝廷所掌握。

朝廷的土断政策之所以褒贬不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大族出力保护下一部分人丁,转头朝廷用政令再划归国有,某种程度上而言,近似耍流氓。

王导是不可能支持土断的,这应该也是他的底线之一。所以宁可动念迁置京口流民,都不想与大族争夺人丁。

“对了,维周可知南面战事进行如何了”

略过此节,王导又问道。

沈哲子点点头:“吴县王使君已经击破韩晃,韩晃残部逃窜至故障被东扬军擒获。苏峻踪迹也已经被发现,诸路大军正在宣城境内围剿,应是败亡未远。”

“这就好,江东总算又要得到安宁。看来,也该请陶公入城了,商议如何前往行台迎驾。”

王导听到这话,神情便振奋起来,可见心情不错。他眼眸一转,又望向沈哲子:“战事将定,来日维周可有打算该往何处”

沈哲子听到这话不免一愣,王导居然关心起他的前途来了。不过沈哲子也知道,眼下他这个独立领军,只是战时权宜之计,事后必然是要裁撤的如果入仕,最大的可能就是入朝担任台臣,再长上两年身体。

“晚辈年龄尚浅,乡议未入。今次急于国难不得不厚颜而处非分,事后自是封印还节,归乡安处。”

“维周这么想可不对,你有才大当大用,若是肥遁归乡,那是三公失职啊我倒有意请维周入太保府为任,不知维周你意下如何”

看到沈哲子张口欲言,王导又笑语道:“此事确是一时难决,维周你也不必急着答复我,记在心里,考虑好了再来道我也不迟。”

手机码的,有错字的话明天再改下。。。大热天抱个暖手宝,爽得很。。。

第377章0374 前程

“请问,驸马回来没有”

石头城内一处仓房外,一名气度装扮都有不俗的中年人脸上带着笑容,态度颇为和蔼对守卫在仓房外的一名兵士说道。

那兵士直立原地,目不斜视回答道:“卑下奉命守卫诸位使君,余者俱不知晓。”

那中年人听到这回答,脸色便禁不住微微一沉,只是想到自己等人当下的处境,心中即便再有不满,也只能暂时按捺下来。

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和气一些,望着那年纪不大的兵士说道:“少年郎可是宿卫归降王师不知你乡土何处我家累世居于丹阳,亲故遍布乡土,彼此或有渊源也未定啊叛军暴虐,害我乡土,来日要重整家业,殊为不易,正需乡人们守望相助啊。”

那兵士看了不乏殷切的中年人一眼,神色却颇冷淡:“卑下籍属吴兴长城,并非丹阳宿卫。”

“啊”

中年人听到这话,脸色便有几分尴尬,错愕片刻后,脸上才又露出笑容来:“原来是长城人,早年我家一位长辈曾经为任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