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479(1 / 2)

d告,言中颇多忧虑之词。所以虽然不曾亲见,但陶侃也是知之甚详。

对此,陶侃也屡有发信至庾怿和沈哲子处,询问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豫州收复合肥,薄蓄已经耗尽,张力几无。可是现在居然又摆出如此阵势,可知并不满足眼下所得。

对于褚翜的告诫,陶侃其实颇不以为然。看似持重之论,其实满纸虚言。什么叫时机未到,不可轻进什么叫贼势愈大,要少作挑衅江北失土失众,若是不付兵戈,空等就能等回

当然他也并不觉得沈哲子这作法就对,尤其代入自身的处境,更是倍增诸多愤懑

这小子近日所为,完全就是一个不悉军务的纨绔做派如此大量的资货转运,如此仓促的诸多营建,当中所造成的虚耗浪费,就连陶侃这个旁观者都痛惜无比若能事从于缓,江北能够经营起来的又何止梁郡一地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气势实在是让人振奋。那种不管不顾,倾尽所有的初锐之气,让他们这些镇将们都眼红无比。但羡慕也罢,愤慨也罢,最终也只能落为满腔幽怨,恨不生于豪富家谁让人家有家底,敢折腾

反观自己这里,则就不免有些气闷。虽然已是兼领荆江两大镇,但是一方面江州人家还在那里叫苦纠缠不休,另一方面荆州摊子实在太大,三面接敌,实在不好调度。

但陶侃也明白,困境的确有,但这些实在不足成理由。荆州虽然三面接敌,但也是方镇最重,甲兵最盛。而江州这里诸多纷扰,他在准备接手之前也有所预料,长治长有,除非他干脆放弃江州,但那又绝无可能。

豫州那里勇进至斯便是最直接的压力,假使自己这里还不能有所进望,那么无论内外攻讦他名不副实的骂声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陶侃心里也是一面痛骂沈维周这个败家子,一面加紧调度,传令前线的桓宣、陶臻、李阳等众将,若是新春之前不能收复襄阳,要么提头来见,要么北逃羯土,不给第三条路

这个月更新算是完成了,再求一波月票,求一轮保底。。。

第669章0665 王于出征

究竟要做什么

沈哲子近来也频频面对这样的问话,除了各方前来询问的使者之外,部下众将们也在频频有问。

此前因为人力物力俱缺,所以诸多事务还略显保守。可是随着营建规模变大起来,资用更加源源不断的涌来,简直如同巨浪一般。如今梁郡所储物货,已经达到一个极为惊人的数量。余者难悉全貌,还在猜测他是勇而进取,想要再下一城。

但像纪友这一类主管后勤的属官们则知道,如今梁郡所储物货,已经远远超过再次发动一战的需求。哪怕后路就此打住,眼下所储也足够大军三月之需而后路运输却仍未中断,虽然已经不及汛期那么汹涌,但也保持着一个极高的运输量。

大军在外,钱粮充足,诚然能够予人安心。但如果太多了,反而成了让人不能安心的源头。若使这些粮草有所闪失,未来数年之内都难再有如此厚储

所以,纪友等人也是不乏抱怨,乃至于战战兢兢的夜不能寐。虽然前线屡屡深入刺探,已经知晓淮南军力的分布情况,很难越过梁郡深入到后方来。但是这些溢出的存储安放在此,也实在是一个没有必要的负担和隐患。

面对外人的询问,沈哲子也只是随口应付过去。不过对于部下众将,则直接告知他们要做好战斗准备,而且并不仅仅只是一场,极有可能会是连场大战。所以,趁着眼下还有从容,广储辎重,未来都会用上

冬日之涂中,气候较之江东要寒冷得多。寻常沟渠早被冰封,就连涂水上都浮冰成片。然而寒冷的天气并不能打消人的热情,过往几个月以来,梁郡成为整个江东都在关注的焦点,所以前来观望者极多。

这些来访者,有的是各方派遣人员前来刺探,有的则只是单纯的好奇。这些人所关注的无非两点,沈哲子耗费这么多的资用,到底将梁郡经营成了什么样子,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

冬日的某一天,沈哲子作为梁郡太守,亲自出面在梁郡城下宴请各方人员,而且透露出来要为各方解惑。

所以,这一天梁郡城下也是来客云集。这当中既有原本在此逗留之人,也有闻讯后匆匆赶来,成分也是复杂,既有江北各方军头使者,也有乡土各家族人,当然也少不了台中和江东各家所派遣来人。

足足数百人,在约定时间之前早早便聚集到了梁郡城外已经搭建起的高台。虽然朔风酷寒,但这高台有牛皮大帐遮风,内里也多置炭盆,烘烤的暖春一般,寒风难侵。

一直到了正午时分,沈哲子才在兵将们簇拥之下行至高台,他今日未着戎甲,只是一身锦袍大裘,少了许多威仪,但却风度倍增。他并非独身来此,而是与兴男公主联袂到来。

兴男公主今日也是眉眼开朗,笑意盎然。她已经北上数月之久,但与沈哲子还是甚少见面的机会,难得一起出现在公开场合,所以心情可谓雀跃。

今日与众人言道只是宴会,所以沈哲子也并不避讳携带家眷。公主来到这里,其实对梁郡整体局面都有极好的影响。

早在梁郡防线还未完全打造起来的时候,他要广引江东人力至此其实不乏障碍。虽然前一战赢得漂亮,但毕竟梁郡新复之土能否守住还在两可之间,所以对江东时人是欠缺吸引力的。

不过兴男公主都亲自来到这里,无异于从侧面说明了梁郡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单此一点,便已经胜过千言万语。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沈哲子真的要多谢兴男公主对他的支持。

如果没有一个这么好的榜样示范,也很难大肆吸引江东人家北来。没有人力的注入,即便是有钱粮源源不断的支援,也很难将这一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当这夫妇二人到达高台,场面便瞬时间热闹起来,来客们纷纷起身相迎礼见。由于兴男公主在此已经不是秘密,所以这里也是不乏女眷出席。稍后男女分席,沈哲子自上高台正中,示意众人各自坐定,这才徐徐入座。

虽然名为宴席,但却不置酒水,羹炙待客,倒是足堪果腹。不过在座众人也实在不是为了吃食才出席,虽然坐在席中,但却频频望向沈哲子,眼见沈哲子用餐完毕,便也忙不迭放下餐具,各自正襟危坐。

“今日宴请诸位,一者恭贺晋祚昌盛,王师不负所用,江北建功”

沈哲子说着便站起身来,面向建康方向徐徐下拜,席中众人也都纷纷起身随礼面向江东拜下。

起身之后,沈哲子脸上却是笑容敛去,转为满脸怒色,慨然击剑道:“臣祷君上,面向偏南,此古来未有之悖礼王业客寄江表,凡我冠带之士,可有问心无愧”

众人陡闻这声色俱厉斥问,一时间俱有愕然,不知该要怎么回答。突然,大帐外响起雄浑鼓声,继而高台四方便有整齐洪亮的吼声响起,声震于野:“壮士持戈,奉王归国”

“神州陆沉,俱是旧谈。今日飨食于众,是要新声革旧愚本卑微,显用于时,国恩厚重,难以言抒。惟请时贤诸位监我,夸武于此,以示不负所用”

沈哲子站在高台上挥臂高吼,继而台下便有数将行出,阔步齐行至台前,各自俯首军礼以见,从沈哲子手中接过虎符令旗,继而便昂然退下,各自乘马,飞奔而向四野。

众人眼见此幕,各自都有疑惑。有些早先得信的人这会儿便在席中对众人讲解道:“今日驸马飨宴诸位,是要共观王师诸军军容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