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528(1 / 2)

d

盛怒之下,石虎亲手斩断郭敖使者手足才将人放出,算是彻底与郭敖撕破脸。如果不是在南征途中,他甚至已经亲自率兵击破郭敖营帐,执之问斩

而郭敖也没有想到石虎会有如此激烈反应,一时间不免有些后悔。毕竟主上虽然提防中山王,但也没有完全将之弃用,而是目作庭门之内周公对待,自己将石聪之事强揽上身,因此彻底得罪中山王,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但事已至此,他即便再将石聪交出,也未必就能挽回,也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拒不交人。

“两军尚未交战,各部已经倾轧,实在不是什么好事。终究还是草莽伧徒立国,章法有缺,诏令不明啊”

祖约近来倒是颇多闲暇,多召辛宾来见,言及当下奴军各部纠纷,不免有些幸灾乐祸的评价起来。

辛宾也在旁边附和道:“赵主今次也是所用非人,中山王凶威太炽,致使大将俱都心悸自疑不敢接近。不能团结于众,不是执掌大军的良选啊。”

“这么说也不对,中山王敢为此态,还是有其底气所在。如今大军各部,中山王旧卒本就过万数,又添数万义从之军。右部桃豹所统,亦为其人爪牙。另有诸多胡众附者,也是惟强者以拜。郭敖虽是赵主旧人,想要与中山王争光,仍是远有未及。子重不妨静观,来日抵淮必有烈战。中山王是怨积良久,要以淮南人命立威了。”

讲到这里,祖约又眼望着辛宾笑语道:“左近乡中有我一旧好,我想将他请入军中稍作庇护,免收大军之害。稍后子重可否代劳,遣出心腹之众帮我将人召回”

辛宾正苦难以离营,闻言后当即便说道:“祖公既有所嘱,我当亲往接回贵友”

“这只是小事罢了,不必亲劳子重。况且我这出入手令,也只容三五人而已,人众太多便不行了。”

祖约笑语一声,而后挥笔写了一封叙旧之信交给辛宾,交代过地址后又叹息道:“若非身不由己,我也实在不愿劳烦子重。眼下两国交战,离军之外俱是乱境。即便勇武之士,也未必能安全来回。若是因此害了子重你的部属流落于外,我还要向你道歉啊”

第737章0733 大获归南

祖约如此明显的暗示,辛宾如果还感受不出来,那就实在是太迟钝了。

在经过最初的惊骇之后,辛宾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草草应对几句,然后便匆匆退出。

关于自己因何暴露,辛宾稍加思忖便确定应该不是自己这里出现了什么问题,最起码早前在北地襄国时,祖约对自己的身份是没有什么疑心的。最大的可能还是在南来途中,尤其是进入豫南之地后,祖约才得到机会频频接触豫南人家,或许这些人当中,偶有人便识得他所冒充的那个秦肃秦子重,因而才让祖约对自己生疑。

有了这样一个猜测,辛宾便又想起早前祖约召见言道刺杀驸马云云,当时他就觉得此议透出一些古怪,且后来也没再听祖约提起。如今想来,祖约多半是在那段时间里察觉到自己身份的蹊跷,但却猜不到自己的来历和目的,因而以此做出试探。而当时自己的反应,对于怀有疑心的祖约而言,已经很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那么,这一次祖约请自己帮忙又是为了什么难道还是要再作试探,以确定自己来自淮南那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返回营地的路程上,辛宾已经想了很多。以他身负的使命以及所处的环境,凡事稍有不寻常,都要细作思量,一个细节的忽略,与他而言便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祖约已经对自己的身份起疑,这一点已经可以确认了。而这一次给自己行以方便,让他有机会派人离军去传递消息,这当中或许还存在一些试探意味。毕竟上一次的谈话,自己的态度虽然有些问题,但也并不能就此完全确定他便是淮南所遣。

至于这一次试探,祖约的目的是什么,辛宾很快就排除了最差的结果,那就是祖约要借此掌握更确凿实证以揭发自己以免受他连累。奴军阔行至此,两国大战在即,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时刻。假使祖约真的担心会被自己所连累,那么单凭一点捕风捉影的猜测,就足以让他丧命,根本不必考虑什么冤杀错杀的问题。

当下的情况是,祖约已经发现了自己身份的可疑,非但没有揭发,反而主动帮自己创造传递消息的机会,并且言中不乏有为自己掩饰的意思。所以在思忖良久之后,辛宾才渐渐确定,祖约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身份,以达成其人某些目的。至于这目的为何,辛宾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一点,必然与效忠羯胡无关。

近来祖约频频与自己探讨羯胡兵员构成,以及各部之间或深或浅的联系和积怨,有许多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幢主能够接触到的层面,甚至已经上升到羯胡内部极深层次的纠纷矛盾。原本辛宾还以为祖约只是苦闷过甚,以此闲聊解闷,现在看来,极有可能他是要通过自己将这些信息传递回淮南。

莫非他是想以此为阶,再归江东

这个想法很快被辛宾否定,要知道祖约其人情况尚不同于如今还留在襄国的刘隗,刘隗是被权臣逼迫出走于外,本身并无谋害社稷的行为,所以还有再归江东的可能。可是祖约,乃是确凿无疑的谋反,即便是再回到江东,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苦思良久,辛宾也猜不到祖约的意图在那里,或许是其人心思太晦深,或许是辛宾自己达不到那种层面也就无从猜度。

但既然祖约愿意主动帮忙,辛宾也就不放弃这个难得机会,归营之后当即便召来几名龙溪卒心腹,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将过往这段时间来,从襄国至于如今,所有所打探到的消息,尽皆整理汇总,让这几人俱都默诵烂熟于心。

不敢付诸笔墨,一来风险太大,二来营垒中也根本没有笔墨提供。以口传讯虽然难免有错漏,但几人分别默诵,然后再彼此印证,最大程度减少错漏的产生。

第二天一早,祖约便派人送来出入手令。于是辛宾也不再迟疑,当即便派五名悍卒出营,当中有三人乃是从淮南跟随来的龙溪卒,剩下两个凑数的则是他在军营中招揽的健卒。

大军十数万行止,周遭早已经成了无人地带。这几人离军之后,初时还向着祖约所给的那个地点奔行,可是随着离营渐远,很快便转变方向,贴着颖水纵马向南。同行那两名健卒初时还不觉得如何,可是渐渐便就有所疑惑,但也不敢发问。

颖水上游未成盛流,舟船南下还要依仗人力、牛马拖曳而行,因而尚要落后于大军几分。所以在水道的占据上,眼下的豫南仍是淮南晋军占据主动。所以探往前面的几部先锋也都避免过分靠近水道扎营,以免被南人所趁偷营袭击,相对而言,水道附近奴军活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