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602(1 / 2)

d

重视到了什么程度

昨夜沈云归家祭祖之后,甚至连家宴都没机会参加,就被家老们拎出关起来,闭门教育。沈哲子的三叔沈宏亲提棍棒在旁监督,沈家礼聘来会稽贺家、虞家等经学、礼学博士高人,对沈云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力求要在最短时间内将沈云塑造成一个知书明礼的翩翩少年,以避免被时人讥讽诟病。

其实昨晚沈哲子听到这话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家老们想要在短时间给沈云塑造一个斯文假象这计划实在不靠谱。别的不说,在淮南这段时间里,沈云有什么粗鄙姿态,那都是点滴不漏的被陈规收入了眼中。现在再来补救,实在有点晚了。不过反正受折磨的又不是他,他也不愿去扫那些兴致正高的家老们兴致。

除了沈云这一桩喜事之外,沈家还有一些别的嫁娶计划。比如沈哲子早前就有想法要将姑母再许给韩晃,但是吴郡朱氏那里仍有一些阻挠,毕竟朱贡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毕竟沈哲子姑母也曾为其家妇,而且姑母本人似乎也无再嫁之念,于是此事也就作罢。而且韩晃如今也非昔年逆贼余孽,乃是淮南方面大将,倒也不愁婚娶。

另有一件便是江虨,原本江虨是在庾彬死后娶了他的遗孀诸葛家的娘子,眼下是没有这种机会了。江虨虽然不是什么军事上的人才,但是在内事宣传上面,确是表现优异,所以今次归都沈哲子是打算问一问家中可有适龄女郎作配。虽然他家在清誉上是要差了诸葛家少许,但沈哲子相信也不至于辱没江虨。

家老们在那里议论纷纷,沈哲子对此倒没有多少兴趣,听了一会儿便拎着没精打采的沈劲起身告退。

行出老爹居舍之后,沈劲一路都是欲言又止的姿态,沈哲子见他那模样,故意不发问。再行出一段距离后,沈劲终于自己忍不住了,羞红着脸嗫嚅道:“阿兄,你跟嫂子成婚时,也跟我差不多大吧”

沈哲子听到这问题,哪里还猜不到这小子在想什么,才学不上进,想媳妇倒是很热心。于是他便停下来,转头望着沈劲。

沈劲被盯得臊眉耷眼,更显忸怩:“我也不小了杜、杜娘子她也不小了我倒不是厌见谢四郎,他瞧着确是比我端正少许。早前随阿母入苑,陛下私下道我,只有跟谢五这类面目可厌的作朋友,才能衬得我英武些说起来都是父母偏心,我要有阿兄这种风姿,哪会有这些担心”

讲到这里,沈劲渐有理直气壮,迎上沈哲子垂望目光,俨然一副你欠我的那种神情。

沈哲子听到这里,抬头深吸一口气,总算明白自家老爹,还有温放之他老子为什么厅室之内那么暴躁,有话不能好好说。

挺久没写这种轻松剧情了,调剂下,总是正经事有点枯燥啊。。。

第829章0825 君王厄难

位于秦淮河畔的沈园,早已经成为都内最富盛名的地标性建筑,且没有之一。

许多新进入都时人,第一站往往都是舟行秦淮河,前往观望沈园摘星楼这已有江表第一名楼之称的建筑。

建筑终究是死物,诚然摘星楼高耸秦淮河畔,建筑宏大华美,但看得多了也就难免渐渐目作寻常。而摘星楼之所以能够始终备受瞩目,除其本身建筑奇丽以外,更在于建筑之外的人物和故事。

若要言及与摘星楼有关的故事,都中哪怕一寻常民众都可滔滔不绝谈上许久:悬空论道、火龙冲天、高楼悬赋所谓咸和风流,在此一楼,已经渐渐成为时人的共识。

江东自南渡以来,便是多事之秋,尤其是明帝太宁年间一直到如今的咸和,剧变频频,而每一次剧变,便意味着局面的重新划分。个人的浮沉,家族的兴衰,乃至于国运的起伏,实在言不能尽。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里,无论士庶,没有一个人敢于放言能够稳立世道不受所害。

然而在这大时代的动荡旋律中,却有一段小插曲一直保持着高歌猛进的奋勇节奏,至于如今,已是名动南北,融入乃至于引奏慷慨激昂的主旋律

“驸马并非生来高标,冲龄入都,人不识贤即便是时誉渐起,亦多非之。向年都下并许俊彦,王长豫盛年而夭,殷渊源杳无消息,唯千金公子日显于世,阔行至今,同侪已无可比,贤长也多逊色”

沈园之外,秦淮河畔,时常会有建康本地人在此宣讲这一座摘星楼所延伸出来的故事,语调不乏因见证这一位江东少进首贤的成长而自豪。而闻者也每多感慨,为不能相识于微而深感遗憾,也为不能亲眼见证往年摘星楼风流盛况而深感遗憾。如今的沈驸马,已经是南北时誉并崇,而且由于王事勤用,已经数年不曾驾临摘星楼。

近日,沈园周遭游者更是激增,因为时人都知沈驸马已经归都,或将再次前往摘星楼集会友人。他们就算无缘入楼,能够亲眼见证一次摘星楼的风流盛况也算一种慰藉。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日,沈公坊大量沈氏家人牛车载运各种物用入楼布置,似在筹备什么大型的集会。于是得讯者俱都四方去打听沈驸马今日会否登楼,以及竭尽所能想要谋求一张请柬。

且不说大半都中人家因此悸动,过了午后,已经有都内人家子弟到场。往年牛车宽袍、雅器美婢乃是都下世家子出游标配,可是如今却是武风渐有复苏,尤其沈驸马更是时下武勋标榜。

所以这些到场的人家子弟,大多放弃乘车,或是骑马、或是阔行,一个个昂首挺胸,尤其看到沈园周遭许多围观者后,神态更是高傲的不得了,仿佛一个个彩翎雄鸡一般,昂首在沈氏家人的引领下行入园中。

至于周遭那些围观之众,也确是羡慕的不得了,如今摘星楼在都下民众心目中已有颇高地位,能够受邀登楼本身便是一项可以自夸良久的荣幸之事。更不要说如今沈驸马便在都中,若是受到驸马邀请登楼,更是荣幸中的荣幸。

一时间,围观者中自觉有些身份的世家子们也不耐在此苦候,纷纷离开去打听内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付出怎样代价,都要弄到一张请柬。否则,若是驸马宴请时贤俊彦,而他们却没能受到邀请,有什么资格夸言有才以后还要不要在都中混

沈园这里的异动,给都中造成的骚乱不独限于年轻人中,很快就连一些台省官员们也受影响。他们或许已经过了邀取时名的年纪,但自家总有子弟,如今沈维周已成江东公认的年轻一代首贤,无论他们对沈维周感官看法如何,自家子弟若能与之接触一下,总是利大于弊,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

于是许多台臣纷纷前往尚书台,想要去找沈充凭着些许薄面给自家子弟讨要一两张请柬之类。结果到了尚书台才知沈充如今还没有销假,根本没来台城,于是一股脑又都转去少府卿官署。

台内中枢官署,中书令褚翜召集群僚,准备商议一下稍后淮南、豫南等地政令问题,结果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到场者不过十之二三。褚翜心内自然有些不满,稍一打听,才知缘由何在,于是便难免更加不悦:“这个沈维周,又不是不知自己颇受都下时人瞩望,举动还要如此率性”

人员缺额过半,那还开个屁会。褚翜在席中摆摆手解散群僚,生了片刻闷气后才让人唤来在台中担任殿中监的儿子褚希问道:“谢家二郎无奕自淮南载功归都已有旬日,你可曾去探望过”

希听到这话后便摇摇头,说道:“近来典礼颇多,殿中也多庶务。况且儿子与谢无奕本无深谊,他又为沈维周所御,见面总有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