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然生的不丑,但硕大鼻孔摆在脸庞当中,让人不忍细看。
等到沈劲介绍到了谢安,沈哲子便更认真打量起来,另一席中庾曼之则忍不住笑起来,指着谢奕道:“此前不见四郎,我还道是满门灵秀俱在仁祖兄一身所系。如今看来,原来谢二你才算是庭门里少见的败类。看到这一位四郎,竟让我想起早年初见的驸马,虽然还是稚嫩,但已经有了雅静气具。”
听到庾曼之这么说,其他众人也都忍不住仔细望向谢安,而后便不乏人开口附和。听到旁人这么说,谢安仍有稚气的脸庞上也是隐有喜色流露。而沈哲子看到这一幕后,也是不免暗道惭愧,抛开相貌不提,单以气度而论,人家谢安乃是生来长成,他则免不了有作弊之嫌。
沈劲将桓豁拉到前面来,才又对阿兄说道:“早前我是多有任性,纵车于外冲撞过桓世兄出行家人,担心阿兄训斥,一直不敢承认。今日桓世兄也过府为客,我、我”
沈哲子听到这话,便又望向桓豁,笑语问道:“还有此事”
桓豁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我、我与阿鹤小郎也是同龄,寻常游戏难免忘形失态,实在不敢以此小事打扰驸马。只是、只是阿鹤小郎定要自陈”
“桓世兄虽然同龄,但勇力颇健,又是忠烈门户,阿鹤想要与他结识论交,又担心前隙难除,所以才定要同来驸马面前认错。”
谢万在旁边补充说道,一边说着一边望向旁侧的四兄。
“原来如此。”
沈哲子闻言后便微微颔首,他这里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旁侧已经不乏人开口称赞起来,有言沈劲坦诚率真,又说他嗜贤敬长者,不乏夸赞之声。沈劲听到这些话,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如此看来,阿兄应该不会再责他,只是抬头望去的时候,却见阿兄神态更显冷峻,心内便是咯噔一声。
沈哲子对沈劲招招手,让他到近前来,沉声道:“你可知为何你是做错,眼下自陈,在座却是不乏美言”
沈劲张张嘴,继而又望向颇显尴尬的谢安,片刻后才摇了摇头,他当然是知道的,但又怎么好意思说。说出来尴尬的不独是自己,在座众人也都难免尴尬。
“幼冲之年,纵然有错,错而能改,略可称善。在座对你不乏褒言,一则人情兼顾,二则尚有期许。但你要明白,这一份称许,不是因你雅正,而是因你改错。虽是嘉言,实则鞭策。初受尚可自喜,再受便是羞耻怙恶不为美,人意总有失,来日应该以此为戒,否则绝众之期不远。”
沈哲子讲到这里,语调不乏严厉,而沈劲头颅不免垂得更低,这跟想象中的场景不大一样啊。
自家小兄弟是个什么性格,沈哲子又怎么会不知,凭沈劲自己的话,是绝不可能乖乖认错的,一定要想办法隐瞒到底。所以当他说这些的时候,视线也是有意无意的望了望谢安。
谢安感受到驸马的视线,一时间脸庞也是隐隐有些发烫。他甚至能感觉出驸马这番话不是在说给沈劲听,而是在说给他听,就算同样是夸奖,也有诸多不同。
有的是因人情,有的是因期许,有的纯是应酬,有的则是纵容,如果好坏俱都不审,一概受之,那么这些夸赞反有可能让他失了自诫自持的能力,继而在是非对错中迷失。他教沈劲这么做,用意何在旁人并非看不出,而是不予计较罢了。
第836章0832 辽东来使
除了在驸马这一番训斥中有所受教以外,谢安也感觉到驸马这一番话其实还有许多意味可咂摸。虽然语调不乏严厉,但也承认沈劲知错改错是对的,同样又不会让其他先前开口夸赞过沈劲的人而感觉到尴尬。
这仅仅只是寻常待人接物的一个细节而已,可是谢安越想越觉其中分寸微妙,想要把握得准实在不容易。而驸马在席中却是张口即来,可见这种待人接物的分寸把持,已经融入到品性中近乎本能。
有了这一点感悟,谢安才更加意识到驸马能够广受时誉,实在是名无幸至,也因此更加羡慕沈劲有这样一位兄长,姑且不论更大的才具气量之类,单纯此一类待人接物的小节上,便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师。
这一件事就此揭过,沈哲子摆摆手示意这四个少年入席。此时谢奕席中俱都是淮南同僚,且已经饮得上了面,而桓温到现在也还没有登楼过来,索性也不再另开一席,让这几人与广陵公陈逵一席。
陈逵年纪不大,爵位却高,反而不好安排人与他同席。原本同席的还有一个温放之,不过这小子却实在不耐烦与陈逵邻座无言,早已经混进了庾曼之那一堆里,剩下陈逵孤零零一个。这也是沈哲子比较看好的少年人之一,性格与谢安颇有相近,也是沉静有余的早熟少年,倒可以让这些同龄人们接触一下。
接下来再开宴,众人在席中宴饮谈论,话题自然离不开淮上的大捷。这件事情真的是谈论再多都不腻,对于未来的局势发展也能激发人无穷畅想。
尤其是武陵王,一直在拉着沈哲子询问这一场大战的起始细节,听到激动之处,便忍不住拍案叫好,情绪可谓激动。如此也显出这一位宗王是不乏用事建功之心,只可惜生不逢时,也难怪历史上桓温要因为忌惮其人而想要除之。有这样一位好武的宗王活跃在时局内,总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沈哲子虽不至于要除掉武陵王,但一边应付的同时,也一边在考虑如果武陵王真的被派过江去,他这里该要如何对待。首先最重要的是绝不能将武陵王安排在前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安排在梁郡。正好沈哲子也打算将庾条调到淮南去,以主持稍后的互市事宜。
武陵王在梁郡,既能感受到一些金戈铁马的气息,而且凭着沈哲子在梁郡的经营基础,就算有人要假借武陵王之名位搞什么小动作,比如诸葛恢以武陵王师的身份安插一些青徐人家子弟过江,也不至于掀起什么风浪。
宴饮过半,又有人登楼来,乃是郗鉴的儿子郗愔。郗愔今次随着徐州报捷队伍年前便已经入都,因郗鉴功事而被任为散骑侍郎,但因年浅望低而拒任。
自家小舅子到场,庾曼之自然要起身表示一下,只是这会儿他也喝高了,摇摇晃晃站起来,发冠都垂到了脑后。郗愔看到这一幕后,脸色陡然变得异常难看,甚至不想搭理庾曼之,但又恐人前失礼,只能上前去略作礼问。
庾曼之倒不觉自己有多失态,实在是淮南禁酒,一群人久来不知酒味,过江后才得以畅饮,更不会因旁人眼望如何而有收敛。郗愔看他不顺眼,他对这小舅子也实在乏甚热情,摆摆手便又坐回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