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677(1 / 2)

d慰问,请他们稍安勿躁,得救之期未远。”

众人将这些书信稍作分拣,在看到那些落款名号之后,一时间心情也是惊诧不已。这些书信中,所涉名号二三十个,几乎占了邺地有名号的军头的一半还要多其中甚至不乏河间邢氏、广平游氏、阳平张氏这样的豪武大宗,单单这些豪宗,他们所掌握和影响的邺地军队,便达数万之众

在将所有投诚书信翻阅一遍后,这些人心内也是警惕、震撼并感慨兼有。原本他们身为降将,念及身份心情多少都会有些低落、难堪,但最起码他们是战事不利才选择的投降。

没想到这些邺地大豪们更加没有底线,眼下石堪仅仅只是稍显劣势,双方甚至还在对峙的状态,便急急忙忙的通敌打算余留退路。这见风使舵的本领,还要超过了他们,难怪虽然同样是身处乱世,但有的人就能越乱越强。

同时,这些人心内也生出许多危机感。王师久绝于河北,今次北伐想要在河北有所经营,肯定要吸引一部分乡宗门户为用。原本他们这些人是占据了先投的优势,可是无奈他们跟那些邺地豪门比起来实在不占优势,若那些人果然投来,无疑会挤压他们的上进空间。

“河北群众恭迎王师诚然是好,但是、但是”

稍作沉吟之后,王光便摆出一份欲言又止状。

“王公有话,不妨直言。”

谢艾见状后便笑语道。

“末将也是斗胆陈言,担心王师盛名为奸人所趁。譬如阳平张陆,其家虽然自号华族,但其实早已经与羯张混杂,石世龙初战河北,他家便竭力相助。如今羯中张貉、张豺等贼将,与他家俱都亲宗相待”

王光沉吟说道,倒也不是恶意中伤,想要剔除掉潜在的对手。他是打算长久为淮南效力,耍这种小聪明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前途来开玩笑。

谢艾闻言后便微微颔首,让人挑出那个阳平张氏的投降书信,又询问了一些其家与羯胡沆瀣一气的细节,继而便笑语道:“诡诈之道,焉能长久”

他之所以将这些书信摆出来,就是要通过这些河北当地人来稍作甄别,分辨出其中到底有哪些是存心诈降。毕竟早年羯胡势大,晋人一路被压在淮水以南,对于河北乡情种种实在陌生。

就算这当中有一多半都是诈降,这也无损于淮南军威严,说明淮南军的强大已经给敌军带来了庞大的压力,对正面战场上的决胜已经没有了信心,而要求诸于这些诡计。

这些降将大约也猜到谢艾的用意,一时间俱都纷纷进言,挑出其中与羯胡勾结太深、有问题的乡宗人家,当然其中也不乏捕风捉影、恶意中伤,但也不敢太过分。

这一番挑拣遴选,竟让他们心中生出一种奇异快感。他们此前虽然都为邺地一系的军头,但是汲郡的军头本来就是被边缘化的。

现在他们背靠淮南军,去选择哪一个可信,哪一个不可信,颇有一种一言决人生死的快感,尤其这些被挑选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此前他们需要仰望的人物。

谢艾一边聆听这些人的进言,一边让人整理出一份新的名单来。当然他也不会尽信这些人,整理出来的名单范围有所圈大。如此整理出来的名单,已经缩小许多,在这些河北当地人看来,确凿有投降可能、值得拉拢的仍有十多个。

当然也不能要求这些降将们完全客观,这当中肯定是有私心存在的。但这对谢艾来说,都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当名单被整理出来之后,他便吩咐这些降将们可以分别派人去接触,如果能够将那些人招降过来,便算是大功一件。而且那些人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投降,其部曲武装肯定也是要保留下来,日后慢慢消化,不会被即刻解除。

这也算是从侧面回应了那些降将的诉求,他们各自招降来的武装力量,各自当然也能保留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举措,并不是都督明确的指示,但谢艾也明白都督既然将这些降书送至他这里来,肯定也是希望他能够在这方面稍作文章。而且都督本人对于河北的局势了解也不太清楚,因此予他一个便宜行事的权力。

除了吩咐这些降将们分头接触那些有投降可能的邺地军头之外,谢艾还打算将这所有投诚名单扩散出去。虽然他自己笑言那些诈降不过是诡道,但其实他自己用兵就颇有诡奇风格。

尤其眼下都督统率大军正与石堪隔河对峙,堂皇对阵,他这里一个侧战场,只要能够保证西枋城不失这一个前提,那真是有多少诡道就要用多少诡道,失败了也没有什么,若能成功便能大收奇效。

第930章0925 弄巧成拙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白马津地处河南滑台附近,而在北正对便是黎阳津。黎阳至于枋头这一段,是黄河漕运的集中点。往年石赵势大时,在河南、淮北包括关中等地掳掠搜刮民用,北济襄国、邺城等核心地带,舟船多由这里离开黄河北上。

自黎阳往上,经卫水中段的滹沱、漳水等,一日之内,便可抵达邺城。所以这一段水道上,不独漕运昌盛,沿途也多仓邸林立,乃是河北到中原最精华的一段。

可是随着羯国内乱,石堪虽然坐镇邺地,但却定乱无能,所以黎阳周边也是快速混乱起来。繁荣不再,日渐萧条。

数日前石堪再统大军南来,如今单单在黎阳一地,便集结兵众六万余人,而后方的邺地仍在持续征兵征夫,沿着这一条河道源源不断而来。

这些兵众抵达黎阳之后,直接入住那些早已经闲置下来的仓房、邸舍,倒是省却了再筑营垒的麻烦。

如此大规模的兵众集结,对石堪而言压力极大。他虽然继承了相当一部分羯国遗产,比如早年在邺城包括黎阳等地所存储的大批物用,但经过这几年的消耗,所剩已经不多。而且邺地军头们割据严重,在地方经营上又乏甚创建,补充不足,难免坐吃山空。

所以,为了准备这一次的大战,石堪可以说是将家底都给押上,甚至将一部分兵力拨给亲近各家以换取他们的财货支持。同时又组织骑兵队伍清扫邺地周边,以掳掠搜集民储。

原本若仅仅只是南患,石堪不至于窘迫至此。毕竟他能成为邺地之主,也是靠的实力,原本石赵骠骑、车骑等几府禁军都为他掌握,单单这些便是数万精锐。那些豪宗、军头们即便强势,也不敢过分忤逆他,只敢从侧面上稍作掣肘。

可是现在,不独淮南军兵陈河畔,襄国那里也是不妙。两方掣肘,便让他不敢过分强硬。但无论如何,眼下大军总算集结起来。只要军队能够集结起来,整体上还是要奉魏王军令,那些军头们虽然也是以部曲入军,但能够发挥出的掣肘便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