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754(1 / 2)

d上缴千数以上的羯胡首级,要么是能够稳定向王师捐输钱粮。

至于剩下那些坞壁和盗匪窝点,基本上已经在淮南军的清剿和盗匪们的掳掠中而销声匿迹,要么就是藏匿到人迹罕至的边远地带。

划地自治的黑旗虽然被限制了,但是杀伐掳掠的赤旗则降低了领取门槛,而随着领取的人越来越多,这赤旗的意义也大为降低,基本上只能保证可以合法拥有战马、兵器等禁物。

至于原本的保障运输安全的黄旗,由于王师本身便已经有了完整的后勤补给,所以意义也有所降低,基本上只有往来的商旅才会特意花钱购买一份以获得王师沿途的保护。

但是除了这三种旗号之外,又有一种红黄搭配的旗帜,这种赤底黄纹旗兼具原本赤旗、黄旗的作用,合法武装、不受围剿。

但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只要拥有了这种旗帜,便可以直接与枋头的王师进行交易,无论是人丁、牛马、钱粮还是斩首,甚至包括一些军情,都可以换取物货。

这些可供换取的物货中,甚至包括枋头王师的精良军械,当然这些军械不可能敞开供应,每月限量要靠竞价才能买来。

位于枋头北面几十里外,淇水支流水沟夹角形如鹤喙,因此名为鹤口涧。鹤口涧东侧一座坞壁,便是为数不多获得枋头黑旗的区域势力。

这一座鹤坞,虽然名为坞壁,但无论规模还是各种建筑,都已经不逊于一般的城池,尤其在一些军事防务方面,更是远远胜过了寻常的城池。

譬如说眼下正在门洞上方安装的几张大型床弩,基座庞大,铁铸绞盘,三弩连排,两臂张开有丈余宽,看上去便感觉异常的狰狞。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另一处门洞城头已经有一具新安装好的床弩,正有负责安装维修的枋头工卒向坞壁中的民众演示该要如何操作这大型的杀人利器。

“这雷车弩看起来沉重,但用起来却方便,若只单臂独射,一人踩踏扳压就能上弦”

说话间,那赤膀工卒便将两脚踩踏在床弩尾端踏板上,两手把住上方的铁铸扳柄用力下压,而后便听到那铁皮包裹的匣机中传出压抑的绞盘咬齿和绞索摩擦声,而后位于最前方的那张弩臂缓缓弯曲,当弩臂弯曲到一定程度后,便听到匣机里传出“铛”的一声脆响,整个弩臂便被固定住了。

旁侧坞壁众人看到这一幕,口中俱都忍不住发出惊呼声,若非亲眼所见,打死他们也不相信看起来体态如此庞大坚沉的床弩居然能只凭一个人便可操作上弦。

听到这惊呼声,床弩周围几名工卒俱都露出自豪笑容,然后一人将几寸粗、近乎长枪一般的弩箭推入射到中抵上绷紧的弩弦,另一人则挥起木锤用力砸在扣弦的凸起,只听突的一声闷响,蓄力饱满的弩臂霎时间弹回,弦上弩箭化作乌光破空而出。

“哇”

围观众人看到这一幕,更是忍不住惊呼连连,忙不迭转头望向弩箭飞射而去的方向。那弩箭速度快得肉眼几乎难以捕捉,但是因为射程遥远,众人还是能够捕捉到那一道轨迹,口中呼声随之拉长,一直等到弩箭完全没入远方的土堆中激起一团烟尘,呼声才戛然而止,但是随之而来则是更加热烈的喝彩声。

趁着坞壁中人纵马奔出丈量射程,那几名工卒又开始讲解注意事项:“雷车弩胜在操用简单,若想两弩三弩并发,单人就有不足,还要在这匣机下再装绞盘,最好牛力拉扯、重物吊压。寻常使用就是如此,若是恶战频射之后,最好卸下弩臂、弩弦,多作更换。

平日看顾重点,还在这匣机上,不可踢打碰击,不可随意拆卸,不可受潮见火,每日要用油膏从这孔洞浇灌润滑,切记要用上等油膏。其他物件损害也就罢了,都能在枋城寻到替代,唯独匣机损坏便不可修复,只有送返寿春大都督府才可修好”

如此射程惊人的器物,日常养护自然重要至极,所以坞壁众人也都听得专注无比,对于各类注意事项深记于心,并不因繁琐而有厌烦。但当听到那最重要的床弩匣机居然在当地修护不好,当即便有人发出质疑声。

要知道战场上什么样的激烈情况都有可能遇上,这种杀器最重要的也就是关键时刻能够即用,若是出现什么损伤,难道他们还要再等几个月的来往奔波返修

面对众人的质疑,工卒们也都耐心解答,态度倒是和蔼,一再保证只要不是刻意损坏、违规操作,那匣机一般是很难坏掉的,而且就算是坏了,返修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暂时在枋城租借替代品,不会耽误正常使用。

当然态度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鹤坞今次在枋头购买了四具这种名为雷车弩的床弩,花费总价折粮超过二十万斛这么庞大一笔财货若是用来购买寻常甲兵器械,如果不要求太高标准的话,甚至足以武装出一个千人队伍

这也就是因为鹤坞本身就底蕴深厚,聚众数千,发展的也不错,换了别的坞壁,就算争取到了这一名额,也根本就购买不起。

“当然,如此重器真正得用还在震慑。如今远近百里之间都知鹤坞有此强械,谁又敢不知死活前来侵扰哪怕是那奴将麻秋率众来袭,看到城头如此杀器,肯定也要避道旁处”

面对这样的豪客,那些工卒们也都得到叮嘱一定要态度和蔼,因此也都不吝夸赞:“你们这些伧徒游荡在野也都是朝不保夕,运气好能追随向将军这种胸怀宏大、手笔豪迈的将主,安生日子只是开始,余生都大有喜乐享受”

第1035章1029 骑虎难下

“老子算个屁的将军,不过是他谢艾圈养起的一条走狗罢了”

对于那些枋头工卒们的恭维,鹤坞的坞壁主向俭却不太感冒,乃至于隐有几分羞恼:“往年老子马后也有千数凶卒狼奔四野,羯奴再强,也拿老子没办法自从受了南贼诱骗得了几面破旗,就成了套上绳缰的牛犊土狗,只等着他谢士欣鞭策割肉”

向俭年在四十出头,体态魁梧,额下蓄着浓密虬髯,脸色则是饱经风霜的枣红色。说这话的时候,他正箕坐席中,一手环抱着酒瓮,一手猛拍着食案,震得食案上瓦罐陶碗都叮铛碰撞,神态间更有一种浓郁至极的愤慨与懊恼。

向俭在河北尤其是在枋头一带,可不是什么寂寂无名之辈,早前他的伯父向冰便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大坞壁主,霸居枋头。早年赵主石勒南寇作战不利而北向渡河,就是因为打败向冰取其资货、部众,才开始了纵横河北,北国建制。

向俭作为向冰的从子,虽然侥幸保住性命,但因有此破家深仇,自然不能也不敢投向石赵,于是便率领着一些残存部众游荡在枋头周边,掳掠维生。也因为父辈的余荫影响,渐渐发展成为枋头周边排得上字号的强梁。

石赵不是没有动念围剿向俭,无论是直接出兵还是发动其他盗匪参与围剿,但真正的危险都被向俭巧妙避过。久而久之,向俭在河北盗匪界名气也越来越大,有更多强梁愿意投靠他,甚至就连许多羯国权贵都与他暗里勾结,串通他去抢劫国中物货队伍,而后坐地分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