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贬低,而是因为这些人的确久在荒蛮之地,少于外界稳定沟通,生存之外乏甚制度、教化的概念。与他们交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暴力征服,树立起一个强大不可战胜的权威,如此才可以进行驱使,并灌输教化概念。
至于他们阴聚周边,也未必就有与王师为敌的胆量,更大几率还是王师军备实在太精良,激发了他们的贪念,因有黄雀在后的念想,打算趁王师与别的势力交战之际杀出而得收渔利。
听到向导们对那些胡众的心理分析,沈云不免一乐。他向来不知忍耐为何物,更不能容忍这些胡虏之众居然敢有如此心意。
于是修补城防之余,沈云也示意兵众将众多物资堆垒于城外平野,直接暴露在周边胡众的眼前。果然那些胡众暴露出贪婪一面,开始向陇城移动,甚至有胆大者接近到了陇城数里之外。
眼见这些胡众如此贪货忘命,待到他们接近至一定的距离,早已经集结于城内角落中的两营奋武将士直接冲杀而出,绕城回旋,扫荡一番。
那些胡众们倒是不乏彪悍,眼见奋武飞骑冲来,甚至还不乏人挥舞着棍棒叫嚣反攻。这些胡卒数量倒是不少,大大小小的队伍足有数千之众,大概是自觉人势众多,居然大部分都不远逃而是迎战攻来。
但是这些本就杂乱的乌合之众连基本的阵型都不具备,装备更是简陋至极,又怎么抵挡得住奋武精锐的冲杀。奋武军甚至懒得动用弓弩,直接策马冲入人群之中,一番冲击收割之后,野中已是陈尸数百。
那些胡众们这才意识到彼此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等级,开始溃逃飞退,然而奋武军又怎么可能任由他们自由进退,一番围堵收割之后,截留了足足近千俘虏,挥鞭驱赶到了城池之下。
这种程度的战斗简直就如笑话一般,沈云自城中行出检看这些俘虏,倒是发现这些胡卒们虽然全无行伍章法,但若具体到每一个人,倒是不乏魁梧雄壮的勇力之徒。
“陇上多悍士,但却少将才。这些胡卒集聚则散沙,独行则顽石,若得上将威压镇此,收捡丁力深作驯服,不久便可得成精勇之军。”
杜弥对这些胡卒们倒也并非尽是贬低,还是给出了颇为中肯的评价:“所以旧年陈安逞威陇上,多有胡部拥从,甚至能与汉赵互为攻伐,几成大患。”
“杜君所言确成道理。”
沈云绕着这些俘虏们行走一周,眼见当中仍然不乏胡卒悍气浓厚、怒视着他,又不免觉得要将这些胡卒驯成恭良可用的战卒,远非旬日短功。
“且先将这些徒众收作役用,有反抗、私逃者,直接斩首。”
沈云随口吩咐一声,又派出数百奋武将士绕城驱赶那些窥望胡卒。他正待要退回城中,突然俘虏之中又有人大喊大叫起来。
沈云转头让人将那几个胡卒揪出,那几人口中兀自怪声不断,他却是完全听不懂,便转头望向杜弥,杜弥倾听片刻也是尴尬说道:“胡声杂乱,我也实在难作辨识。”
幸在军中向导众多,还是有人听懂了这几个胡卒的表达,并从其中一人手中接过一枚军符呈上:“那胡卒陈言本是恭受王命的良胡,因见王师入境,引众趋近打算投靠助军”
沈云接过那早已经锈迹斑斑的军符,仔细辨认许久,又请教身后的向导群体,才知这军符竟然是汉时所授。待又审问一番,才又明白了这些胡卒的来历,他们本是生活于陇山深处的羌人一部,具言祖上也曾接受过强汉督护,这军符在部落中已经传承十数代。随着陇山边境胡部渐少,他们才迁徙到了陇城周边。
听到这些羌胡所陈陇上旧事,沈云也不免感慨世事无常、风云变幻,虽然他不相信这些胡众意欲投军的说法,但一时间思绪也被拉向强汉峥嵘岁月,不免叹声道:“我辈勇武用事,壮兴王业,只是不知有生之年还能否再复汉季荣光”
那些胡众还在一遍遍的自剖心迹求饶,言辞中“汉”这一字节也越来越清晰,这不免让沈云并其身边将士们更加深恨匈奴胡寇玷污强汉威名。
不过这一股情绪倒也无需忍耐太久,很快便出现了发泄目标。入驻陇城数日之后,随着对周边形势的掌握,前线斥候活动范围也越来越远,并回报一条军情,言是南面略阳川正有一路胡众沿川流向北而来,其卒众主力,便是一路屠各人马。
王师西征,除光复旧土之外,另有一桩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荡灭首为祸乱、僭越称制的屠各贼徒。发现敌人踪迹之后,沈云便留副将并杜弥等人留守后路、继续修复陇城,他则亲率两千精卒直下略阳川,准备迎战这一路敌胡。
略阳川左右俱是险峻山岭,地势犹如群山之中重斧劈凿而出,分外的险峻壮观。虽然川流左右也多有渠径深入山脉,但若是大规模的行军出动,也唯有这一条川流干道能够进行大规模的行军。
两军南北对冲,不久之后斥候便有了实际性的触碰,彼此了解也开始加深。
南路而来这一路屠各人马,其将主名为王擢,除了其人屠各出身之外,居然还是早年羯赵于陇上的镇将,随着羯赵崩坏,这个王擢也渐渐脱离了关中石生的掌控,作为一股独立的力量活跃于陇上。
本身屠各已是该死,没想到这个王擢居然还是羯赵遗留在陇上的贼将,那便更加没有容其活命的道理。所以沈云也是凝聚军力,全力准备这行入陇上第一场有强度的战斗,务求一场辉煌大胜震慑地边
第1246章1241 复威陇上
三阳川地在天水东北,乃是陇上难得一片地势开阔的区域,也是陇水注入渭水的区域所在。
近日此境突然变得喧哗起来,多有陇上强梁徒众集聚在此,各拥一处角落,也令得境域中气氛变得空前紧张。若有熟知陇上风物形势之人至此,细览周边那些强众旗号面目,则难免要大吃一惊,因为在这一片境域中,几乎聚集了陇上所有颇具实力的人马。
李弇乃是陇西狄道人,其家门也是陇上晋人中的豪强。其人旧年曾经任事于凉州张轨州府之下,后来由于凉州频有骚乱,加上陇西乡土也算不上安宁,因此离开凉州,退回乡境自守。
这一次,李弇是受了凉州旧友宋辑的托付,率领家众东来窥望陇上局势。当其人抵达三阳川时,眼见到这样一番模样,心内也是不免感慨:“晋军王师尚未入境,此境风波已是慑人,不知又要给陇上带来怎样动荡”
近来陇上局面颇不太平,所以李弇出行也是携带了数百名家门部曲勇力,但在眼下的三阳川也实在算不上一股多强的势力。李弇派出家众稍作游走,便引领家众靠近旧好天水尹氏的人马聚集起来,守望呼应。
“世兄莫非也要涉入陇上这一次的风潮”
尹氏带队者名为尹仲,四十出头的年纪,眼见李弇率众策马行进,便也迎了上去,一脸苦笑道:“我家世居此境,即便想要退避也难做到,可世兄贸然至此,实在谈不上明智啊”
“宋道御托事于我,总要亲行一遭。”
李弇闻言后便叹息一声,下马后与尹仲并立一处,眼望着周边投望来的不善目光,神态同样颇为沉重:“何况陇西、天水并作依存,无论家在陇上何方,又岂能得于独善啊。”
这两人所讨论内容自然便是晋军王师出现于陇上的事情,此事发生时间虽短,但已经传遍整个陇上。不独他们两家因此到达这里,周遭其他势力也都是因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