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下若此刻出走,纵有冤屈,之后也难再辩主上当面”
这话说的就更加直白了,襄国这一次的祸乱、从缘由到最终的定调如何,眼下未有定论。而之后主上石虎能够了解到的经过,也必须要从他们这些亲身经历的人口中知晓,最后的罪过归于何人,不在于事实如何,而在于最后谁的声音更大,在于主上更愿意听信何人。
那些羯国被闲置年久的贵胄耆老们,将此乱视作一个际遇,但也同时将他们置在了之后需要接受问责的范围之内。石邃若在此刻出走,则正遂了他们心意,他们不必背负弑杀储君的罪名,又能因此将所有罪责都众口一辞的推到石邃身上。
所以眼下的出走,既意味着之后的自绝前途,也意味着当下主动放弃掉王法薄存的情况下、太子这个身份给石邃带来的庇护,只会让他更加凶险。
但能够一手酿成眼下这一祸患,石邃终究志趣怪僻,思维不是常人能及,他在沉吟少许后,突然抚掌喝道:“南人攻我杀我,尚是敌国本分。但这些奸恶家奴非但不救,反而要籍此置我险处,实在可恨他们既然要求见母后央请苑诏以顺礼法,我便将母后一同带出宫苑,让他们无从洗脱罪名”
此言一出,无论是石邃的心腹们,还是那个看上去镇定从容的石遵,一时间俱有石化模样。他们心中或是有种冲动,真想砸开石邃的脑壳看看里面究竟装得什么。
当下礼法之所以还对那些人有羁绊,那是因为眼下礼法尚有几分存留,而皇后郑氏与太子石邃便是代表。襄国今次之乱,太子难辞其咎,暂可略过不提。
而皇后郑氏如果也逃离了宫苑,这就意味着建德宫已经彻底被晋军攻占了,那些贵胄部曲此刻入苑,非但不是逾越犯禁,反而是定乱抗敌的大功
而为了坐实这一功名,皇后与太子一旦离宫,则必成众矢之的。白龙鱼服,豫且何辜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该待在什么位置,自己主动放弃,那就是自寻死路而干掉你的人,反而没有什么过错。
“阿兄千万不要冲动”
此刻的石遵,再次恢复此前那种惶恐惊悸的模样,摊上这样一个极品的兄长,他也实在要强不起来。若石邃真的这样做了,一如此前在皇后宫想要杀他,他是真的半点阻抗之力都无。
见石遵恢复了此前熟悉的样子,石邃心理优势复又建立起来,他倒提长剑,上前一步派上石遵的肩膀,冷笑道:“我还未见阿奴方才风采,看来是此前少于亲昵。阿母虽然误我良多,但我又怎么忍心将她抛在险境,速速引我去见。”
此刻的皇后宫,由于此前负责防守的东宫力士都被石邃抽调走,眼下正由一些宫人、内侍警戒防守。另外则还有数百健卒占据一处角落,石邃一旦步入很快便被吸引了注意力,旋即则警惕起来,那些兵众可不是他的人。
“那是我豢养的几个仆役,他们刚刚从宫外护从大和尚入宫。”
石遵快速解释几句,他是真的担心这个兄长再别发奇想、横生枝节,索性不再隐瞒。
石邃听到这话,眸中闪过几丝危险光芒,看来他的这个小兄弟也不简单,此前倒是忽略了。不过眼下他也没有精力计较这些,只是皱眉道:“大和尚”
“目下之境,兵祸交加,人心激荡。兵祸尚能力搏禳却,人心却难从速以定。”
石遵快速解释几句,待见石邃仍有几分茫然不解,索性便说道:“主上对大和尚礼敬有加,信赖之处,尤甚于子嗣、良臣。之后无论定议如何,大和尚居近以望,都能更加取信主上。”
石邃听到这里才有了然,眼下的他除了当下困境之外,内心还恐惧于之后无从向主上交待,而石遵这一举动也的确是在为他饰错铺垫。他上前一步揽住石遵肩膀,不乏动情道:“阿奴倒是多谋,我兄弟若能长久亲近,不至于为杜氏贱婢所出贱子夺于颜色”
石遵听到这话,心中更觉腻味。他之所以在此危急时刻站出,也的确是想帮助石邃渡过难关,但若说是为了什么兄弟之情,那却并非。
太子今次若因罪大废黜,他哪怕与之并不亲近,但本是一母所出,必也遭受牵连。他那些兄弟们绝非善类,一旦储位空虚,必定群起争夺,而他早前便声势不显,若再遭受牵连,就算他想置身事外,也一定会有人恨不得将他置于死地
所以他眼下种种,不是为了搭救太子,而是为了自保。
第1344章1339 少子多谋
皇后宫内,天王皇后郑氏并没有成为解决当下危局关键人物的觉悟。眼下的她,其实反应与其长子石邃并无太大差别,既没有办法应对已经攻入建德宫的晋人敌军,又对率众冲入宫苑的那些国中贵胄私兵部曲们充满了不信任。
“群臣鼓噪,罔顾国危,这是打算将我母子置于死地”
眼见到作为始作俑者的长子石邃行入殿中,郑氏又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主上殊恩相加,将你立为家国储继,你这逆子若能安守本分,大位早晚可得,偏偏要犯险弄奸,家国都因你愚蠢行径危在旦夕”
石邃听到这话,脸上顿时又涌现出激怒之色。其实若仔细类比起来,他们母子性格倒是不乏相似,凡是遇到危难,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该要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要把过错归咎于旁人,以彰显自己的清白无辜。
皇后只是一味埋怨石邃愚蠢,放弃大好局面偏偏要无事生非。而石邃对此也愤慨不已,只道是皇后出身卑微,不能给他提供强有力的母族辅助,又失爱于主上,才令他也遭受牵连,储位动荡,才逼得他不得不行险固位。
母子两个刚一照面,便又彼此埋怨吵闹起来,竟然将当下的危局都抛在了脑后。如此争执,旁人听多几句都倍感心惊肉跳,更加不敢斗胆说和。而此刻作为殿中惟一一个头脑尚算清楚的石遵,这会儿也实在是叫苦不迭,不知该要先劝说哪一个。
他恃着幼子得宠,先将皇后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才又说道:“各家奴率众入宫,并非全是坏事。敌军犯境太过猝然,旧部多为击溃,眼下宫中已经乏于应敌,正该招引外援入内定乱”
皇后听到这话,又满是幽怨的横了石邃一眼,才又望着幼子说道:“那些外众又哪里是良善之辈他们此刻恃众未必我离宫入殿,只是要将我控在刀兵之下,你母不过区区一介妇人,若真为那些凶悍甲士所执,生死都要不由自主,若再受人欺侮过甚,更加没有面目归见主上,更不要说庇护我的孩儿”
说到底,皇后也是心惊胆怯,不敢在没有确凿把握之前去直面那些羯国本就跋扈少礼的贵胄耆老。
石遵只能耐心解释道:“母后是主上亲自赦封正宫之选,那些强徒即便不再忌惮我母子,但却不能无顾主上威仪。但暴乱之中总有意外,为万全之计,母后也的确不可直面那些凶悍外臣。但群情汹涌也不可无顾,虽然不可离宫亲见,但却能够苑诏相召能托大事者。目下宫苑纷乱失序,母后千金万重体格,不可轻易出入以免为贼所趁。那些外臣若果真有定乱襄国之念,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