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从而锁定更大优势。
眼下襄国还不在王师控制之中,沈牧的东武城大营在这个冬日里便需要承受更大的军事压力,短时间内需要独力承受来自信都的威胁,以至于原本已经收复过半的渤海都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占领区,将更多兵力集中于东武城。
而为了保证东武城安稳无失,还需要继续增派力量,胡润麾下的骑兵部伍还需要继续增加,以加强对东路军的策应效果。
总体而言,胡润表现还是合格的,最起码没有将战事拖入真正的寒冬。若不然,沈哲子便需要换将,让谢奕代替胡润出掌右翼兖州军,否则也很难在众目睽睽下偏帮过甚,在胡润明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还将新增的几万骑兵半数拨其麾下,如今则没有这个问题。
战场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处局部的战场,都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比如东路军因为侧翼配合没有达到,不得不将前线卒力退回东武城,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师在东面战场给羯军造成的压力就有缩减,原因则是辽地方面几个月前的突破。
如果辽地仍然保持着慕容皝为主、继续依附羯国,那么羯国幽州方面压力更小,可以抽调更多卒力南来于渤海等各郡设防。可是现在慕容皝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慕容部本身陷入崩坏,羯国幽州刺史张举便不敢擅离境域,只有石虎之子石斌率部南来。
同样的,温放之等人抢在入冬之前构建起了秦皇岛等据点,王师也能赶在入冬之前沿海路向北输送一批给养,可以保证徐茂的水军沿渤海继续进入章武,而不是受迫于时令撤回青州休养。
如此为了确保沈牧部与徐茂部能够达成呼应,所以东路军的骑兵力量还需要继续增加。而胡润这一次打掉上白羯军,便能确保来自河东的战马并各种资用及时沿广平线路输送到东武城。
所以在看到胡润在战报中所讲述的广宗问题后,沈哲子也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而是吩咐胡润尽快将广宗使者送到列人城,包括新立战功的金玄恭一并召回。
列人城距离曲周并不遥远,信令下达的第三天,一行人便抵达了列人城大营。
田举作为广宗乞活的使者,心情并不轻松,曲周方面遭受了胡润的冷漠,又见识到王师各种攻城器械之强大,也意识到他们父子此前所设想一旦谈不和便据城固守的想法有些浅薄。没有了城外野战的牵制,王师想要夷平广宗城也实在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他倒不后悔放弃石闵这个野战助力,毕竟他们乞活上下不可能为羯国陪葬,只是此前王师在广平境中遭到石闵的压制,让他们不可避免的对王师的实力有所低估,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底气可以争取一些优待。
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可能实在不大,如今的广宗已经彻底暴露在王师兵锋之下,祸福如何,已经难由他们自己做主。
所以这一路上,田举只能不断的向金玄恭示好,尽管临行之前其父田弗曾经交代,金玄恭其人位卑言轻,不可过分倚重。可问题是除了金玄恭之外,他也接触不到王师其他重要人物,像是那个准备示好的胡润胡厚泽,他在曲周待了几日甚至连面都没有见到过。
得知自己有幸能够南面觐见南国沈大将军,田举心中也是又惊又喜,因是一路都在缠着金玄恭,询问大将军性情喜好如何,希望能够搏于一个好印象。
金玄恭对此虽是烦不胜烦,但也不忍拒绝。他今次能够载誉而归,老实说也要承情于乞活军,若是乞活军当时真的出兵夺回上白,他也难有活命。可是对于田举的问题,且不说他与大将军接触也少,就算是有什么深入了解,也不可能嘴碎到四处宣扬。
第1427章1422 乞活难大
列人城规模本不甚大,几个月前还有一场大战将城池摧毁过半,即便之后修复了一部分建筑,也都改作仓储之用,大将军仪驾行至此处,也只能暂驻野中。
曲周一行人抵达列人城时,当得知那位名满天下的沈大将军就住在城外平野那处规模并不甚大的营盘中时,田举不免大感错愕。
他虽然在羯国没有担任什么职事,但也曾经代替义父田弗前往觐见羯主石虎,是见识到羯主行营是怎样宏大规模,动辄数万拥从,仪仗更是连绵数里有余。单从仪驾规模来看,这位南国沈大将军倒是不乏寒酸,以至于心中都不由得生出一个疯狂念头:若是此境仍有一股羯军游师游荡,偶然发现此处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田举都不敢深思。但当他行入营地之后,才发现这个想法也是有些天真可笑。
营地规模虽然不大,但就连外围的营栅都是深埋于地、粗逾手臂的铁栅,拒马密结,仿佛凶兽狰狞爪牙,单单这一层外围的布置,较之许多高阔城池都要更加难以攻破。
营地中兵众虽然不多,但一个个魁梧彪悍,举手投足都有一股血煞气息流散而出。
尤其那些兵卒们装配器杖更是豪奢得令人目不暇接,两石大弓只是标配,高大神骏的河西龙驹信步营中,特别在最中央那座营帐外标立的贲士们,一个个仿佛钢铁浇铸的雕塑,望去静默如山,令人凛然生畏。
营地中弥漫着一股近乎实质的压力,越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感受便越深刻,无论站在何处似乎都有许多双眼睛死死凝望着他们,稍有异动必然是血溅当场的下场,以至于田举连呼吸都不敢松懈,轻步缓行,唯恐动作过大便会将那股凝重杀气引发、须臾便成山崩之势。
想想也是理所当然,这位还未见面的沈大将军,绝对是当今天下权势最盛之人,包括羯主石虎权势最盛之际,较之其人都差之远甚,怎么可能轻入险境而不设防
行入营地后,田举并其随员便被安置在一处偏帐中等候,田举有些无助的看了一眼被兵士引走的金玄恭,继而便老老实实端坐在帐内,小口慢啜兵士送上的茶饮,只是周遭那无处无在、也全无停歇的审视目光令他如坐针毡,不知不觉已是汗流浃背。
刚一入营便受到大将军召见,金玄恭也颇有几分受宠若惊,如今的他也算是大将军门生之一,入帐之后便趋行而拜:“门下金玄恭,参见大将军”
“毋须多礼,先入座,讲讲此行功事细则。”
沈哲子这会儿倒没什么公务忙碌,抬手示意金玄恭坐到近畔,眼眸中也有几分欣赏,他虽然爱惜金玄恭才力,倒也没想到其人入伍未久便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倒是比较欣慰。
听到这话,金玄恭却有几分汗颜,他本也觉得自己远袭上白应该算是奇功一件,但之后战事种种发展却也让他明白,将主胡润布置周密,一俟反击便有雷霆之威,他攻克上白之举倒没有最初设想那么大的意义。
不过既然大将军问起,他便也简短讲述,并如实说道:“攻克上白,或有孤胆可表,委实乏于奇功可夸。幸在将主宽厚,不曾追责门下擅动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