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537(1 / 2)

d的政策,而且他还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加强了中央管理。无论文治和武功,后世诸君主难以比肩他的成就,可是偏偏秦始皇留下的名声并不好,算不得上是圣君。

尽管秦始皇坑杀的只是方士,焚烧的也是除秦国之外的六国典籍。可是历史上却给秦始皇留下了暴君之名,焚书坑儒就是秦始皇一生难以消除的污点。如果冉明真以侵税一案,大开杀戒。那么不容置否,冉明的名声也完了。

锦上添花的事情杨晖做不出来,可是不防妨碍他给冉明雪中送炭。杨晖感觉冉明还是一个可以虚怀若谷的人,他的资质有作圣君的潜质。只是他并没有遇到贤臣。王猛虽然才能不错,可惜出身太低,眼界有限。如果冉明身边有一个上品高士,一定会及时纠正冉明的过错,这一时刻,杨晖生出了想要改造冉明的冲动。

就这样,杨晖甚至连父亲都没有通知,悄悄留下一封书信,尾随冉明而来。不过,由于知道的消息晚,当冉明抵达雍丘,轻装简从的杨晖这才追了上来。

就在杨晖浮想联翩时,突然一声巨吼传来“太子殿下宣弘家杨晖进见”

这并不是杨晖第一次见到冉明,不过看上去冉明比以前成熟多了。作为十二岁就开始走上战场的男人,冉明在一生中近半的生涯几乎都是在战场上渡过的。铁和血的磨砺,让冉明有了明显的成熟。

况且杨晖并不知道,冉明其实还有一颗成熟的心灵。冉明的身份,让冉明注定与酒色无缘,常年的征战和政务,让冉明的气质变得更加威严,杨晖也在感叹,冉明偏偏少了风流和舒缓。

不过,冉明和冉智并不一样,虽然都是魏国太子,冉智的帝王之气表露无遗。可是冉明信念没有那种帝王之气。

望向冉明,杨晖感觉冉明既不像久经沙场的悍将,因为冉明身上没有那种跋扈之气,也没有逼人的杀气。冉明也没有谢安、王简那种悠游书酒的书生之气。更没有帝王的王霸之气。杨晖发现他居然找不到与冉明此刻相符的身份,似乎冉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才

“咳咳”冉明突然轻笑道:“伯彦,本宫脸上长花了吗”

杨晖闻言赶紧回来神来,连连告罪。

冉明笑道:“伯彦远来辛苦了。”

“上则为君分忧,下则为解困,不敢言苦。”杨晖仍一本正经的答道。

冉明已经猜测到了杨晖是来为某人说情,而河洛侵税一案中,似乎没有弘农杨氏的人涉案,即使姻亲故旧,好像也没有涉案。这让冉明非常意外,河洛豪强中,谁是杨氏的人王猛依旧悠闲的品茶,帐内除了冉明和杨晖都陷入了沉默。

终于还是杨晖打破了沉默:“殿下何至要置身危墙之下”

“危墙”冉明笑道:“你是说河洛这潭水吗这潭水太小,养不起什么大龙,能伤本宫的人还没有出世呢。”

这话倒是实情,哪怕冉明身边没有一个护卫,在河洛地区的众豪强也没有人有胆子向冉明下手,最多,他们也只是敢冲那些前来查税的官员。何况冉明身边拥有五千魏军精锐部队。河洛还真没有实力无声无息的把这五千人弄死。

杨晖却道:“杀人何需用刀”

“三人成虎”冉明道:“这更不至于了,别以为他们掌握着这个时代的喉舌,本宫手中也有这种力量,而且不比他们弱。”

这也正是冉明底气的所在,冉明拥有自己的报纸和舆论宣传机构,天眼的风、抑武,并非看重了文人的忠心,而是力量。因为谁都知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军权掌握在文士手中,威胁不了赵氏皇朝。即使造反,也能轻易灭掉他们。所以才有了以文御武。

清朝抑制火器的发展,根子就是因为有了火器,八旗勇力的武功就等于被废掉了。一个普通农民拿起火枪,一天就可以学会放枪,如果遍地都是火器,以满族的人口,就会淹没在汉人庞大的海洋中。

说穿了,采取的政策不一定对国家有利,但是却对一家一姓的王朝最有利。抑制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可是对于统治者来说,好处大于劣处,就要拿来用。劣处大于统治的好处,就要灭掉,抵抗。

冉明突然放声大笑。指着杨晖道:“杨伯彦你错了,你错了。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什么是百姓的力量你不知道,也没有看到,真正最有力量的人,不是士绅,也不是豪强,而是全天下的黎民百姓。”

第782章节操呢

第782章节操呢

“殿下说笑了,庶民怎么会有力量呢”

杨晖苦笑道“黎民百姓只是一盘散沙,只是给他们一口吃食,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他们就不会滋生事端。打天下需要诸多豪强的豪勇之士,也只有他们才能帮助大魏开疆裂土。而稳定天下、治理天下则需要士绅儒之士。大魏要想统一天下,武之心则不可失,武之士若失,即使局面再好,也可能急转而下。”

冉明一听这话,仿佛听了一个不着边际的玩笑。

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依靠农民起义,并成功夺取天下的草根皇帝,历史上出现了三位。第一个当然是刘邦,第二位朱元彰。

第三位则是本朝太祖。不过,这三位的前二位,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若非楚霸王政治上太天真,居然要效仿周天子,分封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