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650(1 / 2)

d国皇家特卫又展开了对晋国细作的清洗,这样萧乐子能得到的情报非常有限。

不知道冉明会不会撤军回援邺城,可是调走多少部队,萧乐子都不知道,让这他很难采取相应的策略。随着冉明的三策政策颁布实施,晋朝士族门阀抵抗魏军的勇气一下子被抽光了。所谓的忠诚,那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晋朝或许能给不少好处,但是相利相较取其重,两害两较取其轻这是士族门阀生存的根本。在国家危难面前,可以舍弃下家,成全国家的人太少了。

从京口到晋陵的无数抗魏义军突然间消失了,石越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对无锡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无锡根本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也没有什么特别险峻的关隘,这给魏军火力打击部队发挥了舞台。石越军中的火箭弹、弩炮、八牛弩以及燃烧弹,全部像不要钱一样的向晋军阵地上倾泄着怒火。

晋朝的形势非常紧张,这场阻击战是实力的对抗,萧乐子虽然多谋,可是一时间也无计可施。在这个时候,其实萧乐子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这个办法他说不出口。因为这必须让司马聃出面,只有他,这个晋朝皇帝才能激励起萎靡不振的士气。

或许是心有灵犀,又或许是司马聃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居然要亲自上阵。武陵王司马晞、宁州刺史、振武将军周仲孙、卫将军谢石、尚书令王述、散骑常侍、中书郎王坦之,吏部尚书韩康伯、五兵尚书陆纳、度支尚书朱延之、著和郎吴隐之以及史官邓粲等武诸将皆没有人出言反对。

萧乐子默默为司马聃披甲执锐,等司马聃全身戎装来到大营时,虎贲校尉米利也作好了准备。虎贲军八千余甲士早已准备完毕,就连虎贲军的辅兵、伙夫、马夫或者医官、工匠也默默穿上了伤兵的甲胄,拿起了阵亡或中伤士兵的兵刃,全军仅剩一万一千三百余人,全部列阵而立。

辅兵虽然有自己的建制,但是辅兵却没有制式兵刃和甲胄,这些辅兵杂役穿的甲胄不仅有晋军伤兵的,也有从战场上魏国阵亡士兵尸体上扯下来的,这样以来,三千余辅兵、杂役的装备就显得零乱,五花八门,什么样式都有。

“诸位将士,大晋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司马聃提高了声音:“大晋还有退路,还有宁州、广州、交州三州之地。可是朕却不想再跑了,朕意已决,死战不退。无锡太湖湖畔,就是朕的埋骨之地。”

米利突然示意一个心腹,那名心腹赶紧扯着嗓子大吼道:“誓死追随陛下,死战到底”

这人刚刚喊完,虎贲军一万一千三百将士也跟着大吼起来“誓死追随陛下,死战到底”

看到这一幕,哪怕司马聃不是领兵大将,也知道军心可用。

司马聃也慢慢成熟起来了,国事艰难,他的成熟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司马聃双臂张开,伸手往下一压,虎贲军全军将士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司马聃一指北方,大吼道:“那里是什么地方,那里是我们大晋的故土,是生我等养活我等的地方,人离乡贱、落叶归根,要死朕就死在建康”

皇权在这个时代是非常神圣的,普通百姓基本上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皇帝。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和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同生共死,对于这些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兵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这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

米利趁机大吼道:“跟北伧拼了”

“跟北伧拼了”

北伧就是北地的野蛮人,这是三吴士族对北方人的蔑称,吴郡、吴兴、吴会合称三吴,是孙权吴国的故地,六十多年前大批北方晋人为避战乱来到三吴之地定居,南渡人口前后近百万,占了江东人口的六分之一,江东人认为北方人南下,占了他们的地盘,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很不满。一般也是非常歧视性的语言,就好比后世上海话“小赤佬”一样,这是一个污蔑性的称呼。

司马聃又压了压手,接着将士又立刻安静下来,显然这支军马纪律非常好。司马聃道:“北人悍勇,你们敢不敢跟着一起去死”

“敢敢敢”声音响彻云霄。

就在司马聃训话完毕,米利又道:“今日一战,事关我大晋国运,事关陛下安危,事关我虎贲军的生死,本将愿与诸君浴血奋战,谁愿与我同生共死”

“我我”除了那八千名甲士以外,三千多名辅兵也叫了起来,群情激奋,昂昂然不能自已。

“属下斗胆,请命随米将军出战”就在这时,民夫阵中突然冲出来一个人,这个人莫约二三十岁,身材高大壮硕,络腮胡须,显得非常威武。他到了米利面前单膝下跪,行参见之礼。

米利眉毛轻轻一挑,参见是军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一般的辅兵都做不好,就像后世解放军的军礼一样,新兵敬礼的时候,总是没有老兵那股的潇洒劲,这个民夫的参见之礼却干净利落,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出身。

米利道:“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姓何,单名一个谦字”何谦手中一举手中的扁担,微微一震,扁担应声而断。何谦道:“属下乃大集流民帅,自幼熟读兵书战策,弓马娴熟,属下还有八百壮勇,愿随米将军杀敌建功。”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正是如此,这个何谦在历史上也不是默默无闻之辈,他是谢玄组建北府军时的一军之将,与刘牢之、诸葛侃、孙无忌等并列齐名。我们后世总以为北府军是招募的北方流民,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北府军谢玄招募的只是将,而不是兵。北府八将实际上都是活动于江淮以南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流民帅,纳入北府系统后,只需授予军号或刺史名义,或补充一定兵员,和装备就能作战。但这绝不是说就没有招募兵丁。

几乎和历史上一样,何谦也进入了历史的舞台。他比历史上八年出仕,阴差阳错,历史上他上来就任正六品行军司马,可惜在这个错乱的时空,他仅仅获得了米利授授的伙头军军候。

随着何谦所部也被临时整编,米利所部共一万两千余人出无锡向惠山魏晋战场前线开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