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万界之穿梭机 分节阅读 23(1 / 2)

d的路上,到时可看到第一锅铁水出炉。”

“那就好”

“这就是你的全部身家”崔文子看着眼前忙碌的庄子问道。

“差不多,皇帝的赏赐,和王公大臣的礼金加在一起全在这了。”

“你弄个炉子干什么这炉子有什么用”

“炼铁”

“铁那么脆,不堪大用,你炼铁干什么”

“我这铁可不一样,等出来了你就知道了。”

这个时代铁被称为恶金,主要是因为铁中的含碳量不容易控制,导致炼出的铁不是太脆就是太软。

因其不易被降服故而称为恶金,所以一般人对铁的一般映像都是不堪大用。

“大人,矿石已经开始融化了。”

周明虽然没有亲自炼过铁,但一些常事还是知道的,这么短的时间没根本融化不了。

想到此处周明也有些担心,“继续鼓风,现在肯定还没化成铁水。”

“诺,”

“一时半会好不了我先带你到里面逛逛”

“好”崔文子也不推辞。

两人继续在庄子里逛了起来,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庄子西面,顿时一股恶臭袭来。

周明虽然早有预料,却也被熏的七荤八素。

“这是什么”崔文子问道,即使是常年见过各种恶臭的他也感觉受不了。

“造纸”周明掩着鼻子答道。

“纸”显然崔文子也不知道纸是何物。

“用来代替竹简之物”

“可有成品”崔文子显然也来了兴趣。

“有,不过还在改良技艺。”

说完周明便带崔文子进了造纸作坊,崔文子看着手上的竹纸眼中闪过一丝惊骇,同时也想到了纸的巨大作用。

“真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等技艺。”

“这只是工匠们努力的结果罢了,我只是提供了想法。”

“刚才那股恶臭是怎么回事”

“这纸的材料有多种,那恶臭是实验用竹子造纸时造成的。不过那只是一个方向而已,现在主要的是用桑树皮和芦苇做原料。”

“你要用这纸著书”

“当然,你手上那一叠差不多抵得上一车竹简上的字了。”

“跟我来还有好东西呢”周明将崔文子引入另一个院子。

“这是”看到一群工匠正拿着一堆木头在刻字,不过刻得显然比平常印章小得多。

“这是我打算配合那些纸使用的,将竹简上的文字先刻到模板上,再同印章一样印上纸张。一柱香之内差不多就能印一本书。”

“此物对于朝廷和百家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宣扬百家思想绝对是利器。”

“还能让世间多出无数士子”

“你就不怕法家对你不满,世人皆知法家自李斯掌权之后对其他学说一直是打压状态,你这等于是给百家开了一条通天大道。”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法家一样需要这纸和活字印刷书来宣扬主张。他们即使有意见也得忍着。”

“你到到底有何目的”

“我只是想给这世界留下点东西罢了”

“大人,相国和将军已经到了庄外”一小斯进来汇报道。

第四十七章引领潮流

“拜见相国,将军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先生今日特意邀我二人来此,不知有何事”李斯问道。

“相国容在下卖个关子,两位请随我来。”说完周明便在前面引路。

当两人看着眼前的高炉时更是不明觉厉。

“先生叫我二人来次就是看这炉子”

“两位稍安勿躁这炉子只是其一。主要是看这炉内的东西。”周明安抚道。

“不知这炉内是何物”王剪问道。

“此乃在下用新工艺炼制的铁,马上就要出炉了。”

“大人,炉内的矿石都化成铁水了。”

“既然如此将铁水导入模具中“周明也不矫情,直接吩咐道。

王翦和李斯站在一旁观看,只见一名工匠用一支长戈推开预留的小门,瞬间便从炉内冲出一股滔天热浪。

通红的铁水缓缓流入模具,周明看了会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吩咐工匠将还未完全冷却的铁块打出一把刀来。

没多久一把大刀便在几人的目光下成型。

待工匠们淬好火后,王翦便迫不及待的上前夺过大刀。

掂量一番后取下腰间的青铜长剑便相互对砍了起来。“叮“的一声,便见青铜长剑磕出来一个豁口,明显用不了几次就得报废了。

王翦却是欣喜异常,不断的抚摸着大刀。

“先生真乃神人也,竟能造出如此宝刀。”

“先生这下可解决了朝廷的一大难题”李斯显然也看到了这背后的利益,和影响。

“区区小道耳。两位过奖了”

“先生先是献祥瑞,现又发明次利国利民的炼铁之法。对我大秦真是居功至伟啊。”

“玄明愧不敢当还请两位将此物献给陛下”

“先生放心此物足以将我大秦战力提升一倍,陛下必会重赏先生。”

“如此便多谢两位了,周明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两位可否代我禀明陛下”

“哦,不知先生有何要求”李斯闻言半眯着眼睛问道。

“周明喜好古物,特别是历代之鼎,和百家著作。所以想请两位帮忙,而鼎乃各国祭祀之物,在下怕陛下误会,故此希望两位说相。”

“先生放心,以先生之功,陛下应会答应的”

“如此便多谢两位了”

送走两人后周明便回到造纸的院落,此时崔文子已经玩上瘾了,不停的在纸上印着字。

周明走近一看,发现大多是医学名词,以为崔文子想要著书立传。

“神医想传道天下”

“哪里,只是好玩罢了,不过你此法一出确实让著书立传容易了许多。”

“今日请神医来主要为了两事,一是想邀先生商量开药庐之事,二便是想请先生和小川帮忙售卖纸张和书籍。我这刊印了常见书籍一万册,虽然不多,对于咸阳来说却是足够了。”

“你为何不自己售卖呢”

“在下人微言轻,对百家经义不胜了解,怕贻笑大方。小川背后有秦国公族支持,又非百家门徒,由他去售卖最好不过了。”

“既然如此那我便接下这活了。”崔文子也没问周明为什么不直接找易小川,他知道上次玉漱的事两人已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