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朗怀着满腹的疑惑,开始仔细打量这个比自己小八九岁的兄弟,想要从他身上找到一些异于常人的闪光点来。
除了司马朗,席间还有另一个人心不在焉,这人便是简雍。
自从前几天刘备对常林青睐有加,简雍就觉得自己和刘备之间,肯定是有一个人的眼光出了问题,到了今天,遇见司马兄弟,他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在简雍看来,司马朗高大伟岸,相貌端正,神情坦荡,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极为讲究礼节,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君子,若是再有些才能,一定能成长为德高望重的重臣,至少也是名士之流。
反观司马懿,身体倒是不错,才十二岁的年龄,就已经长得颇为高大,像是十五六岁的寻常少年,除此之外,也就是目光炯炯有神,和刘备交谈的时候神情极为专注。
什么时候目光有神也成为大优点了
简雍一会看看刘备,一会看看司马懿,却始终找不到什么令人恍然大悟的点,就在他百无聊赖的时候,道路上的幽州大军已经通过了这一段道路,继续向前去了。
“耽误诸位这么长时间,真是过意不去。”刘备见烟尘渐渐散了,便微笑着站起身来,看着不远处或推或拉,将车马重新弄回路上的司马族人。
作为世家出身,从小被教导礼仪的士人,司马朗立刻就明白刘备要走了,他连忙跟着站起身来,充满歉疚地说道:“使君肩负重任,还在百忙之中赐教于我兄弟,司马朗感激不尽。”
刘备点点头,略一思索之后说道:“你们要去的黎阳怕是也安生不了,过上几年就会变得比河内这边还乱。”
“谨遵使君教诲,我兄弟必将牢记于心。”司马朗躬身谢道。
车轮声辘辘响起,司马家和赵家的队伍再次踏上逃避战乱的道路,只是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刘备站在小土包上,目送着司马兄弟并肩走向不远处的队伍,突然扬声叫道:“司马懿。”
这个时代的男人到二十岁才有字,在此之前,人和人的往来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司马懿自然也不例外,听到刘备叫他,马上转过头,疑惑地仰望过来。
“天下这么大,多走走,多看看,幽州那边就很好。”刘备笑着说道。
司马懿转过身来,再次郑重行礼。
看着司马兄弟走远,刘备喃喃念叨起来,“朗懿,朗懿,没想到这司马防还是个德粉,哎宪和,你还看什么呢”
简雍却没有刘备的闲情逸致,他死死瞪着司马懿的背影,沉声说道:“那个司马懿刚才回头的时候,整个肩膀都纹丝不动。”
“嗯,看见了。”
“这是鹰视狼顾之相,其人多有雄豪之志,善于隐忍,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小子,不是寻常人。”简雍继续说道。
刘备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简雍的肩膀,“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茶余饭后聊一聊就算了,别当真。”
十来岁的孩子能有个屁的鹰视狼顾之相,不就是高度近视引发眼球突出,再加上颈部肌肉韧带松弛嘛,要讲科学,不要讲迷信。
简雍却是几步一回头,始终皱紧眉头,看着越走越远的司马懿。
第一百零二章 赵云的烦恼
很快,温县也被幽州军甩在身后。
到了这里,所有人已经都能够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为了尽快前往支援王匡,使人数不足的河内军免于灭顶之灾,幽州军前锋部队的两千名骑兵由黄忠和颜良率领,抛却辎重轻装前进,向黄河岸边的重镇河阳快速奔驰而去。
在黄忠和颜良部队身后二十里,是太史慈率领的一千名重装铁骑及其附属部队,这支新生的护乌桓校尉部,从组建的第一天就被定位成所有正面战场上的决胜力量,所有将士都是身高八尺以上,筋骨强健,可以负担两层铠甲的重量而不影响战斗的北地健儿。
护乌桓校尉部所有骑士的配置都是一人三马,他们上阵时所骑乘的战马都是精挑细选,耐力和爆发力极强的河曲马,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两匹用于平时运输铠甲兵器的驮马。
对于刘备的坚持,包括太史慈在内的所有军方将领都表示不理解,重骑兵这一兵种早就出现在历史上了,但那也仅限于“人马具甲”,就是骑士和战马都有相当规模的防御力,可以经受住一定程度的远程攻击,专门用于在混乱的战场上一锤定音,突击决胜。
像这样一人三马,拥有钢铁马甲,人穿双层铁甲,放弃所有远程攻击手段,使用两丈长枪,每场战斗最多能发动两次全力冲击的超时代兵种,在他们看来,实用性绝对不如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长期作为幽州边军的主战力量,无论选材标准还是作战方式,都经过了上百年不间断战斗的洗礼和考验,被证明是极其适合这个时代的骑兵部队。
装备重量适中,防御力均衡的盔甲,远战有强弓利箭,近战有长枪短刀,机动力优秀,在一人双马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眠不休,对一切步兵部队进行不间断的袭扰或是袭扰,正面作战也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战场,在赵云等人看来,这才应该是骑兵的标准形态。
但是,无论别人怎么说,战马选拔多么困难,刘备都固执己见,坚持把护乌桓校尉部的主流骑兵改成重骑兵,并痛下血本,一口气上了两千人的编制,除此之外,还为他们配备了四千名预备役士卒作为扈从。
论起花钱,这两千人比维持四万人的普通步兵都贵。
作为大汉护乌桓校尉,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太史慈在替刘备心疼的同时,在他内心深处,其实也对这支新军表现出的恐怖战斗力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几乎免疫远程攻击,可以硬抗所有刀剑攻击,这样的战士只要有一百人,太史慈就有信心率领他们冲击任何敌阵。
更何况是两千名铁骑
先锋部队和重骑兵部队率先离开了,剩余的两千名白马义从自然要担负起护卫刘备中军的重任,他们在赵云的率领之下,与大部队保持同样的步伐,缓缓向西而去。
从讨伐黄巾之后,赵云就再也没有担任过全军先锋的重任,基本上只要刘备亲自出马,就一定要把他带在身边,对这样的安排,赵云其实是颇有微辞的。
“发什么呆呢”刘备自然也看得出来赵云的闷闷不乐,心中也知道他是为什么摆着一张臭脸,可偏偏就要故意招惹一下。
赵云叹了口气,没有搭话。
“子龙满脑子都是找人打架拼命,看见其他人都有机会亲自上阵,心中肯定烦闷。”简雍撇着嘴插话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