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97(1 / 2)

d

听说自己为了帮赵云泡妞,无意间闹出了这么大的社会问题,刘备也颇觉尴尬,但他脸皮厚度异于常人,很快就化尴尬为骄傲,自我吹嘘起来。

“不是我吹,和这个彩云追月差不多的曲子,我随随便便就能写出好几首,等到回了幽州,我就再接再厉,把蓟城变成音乐之乡,天下人向往之地。”刘备得意地大笑起来。

“此事万万不可”简雍故意摆出一副惶恐万分的模样,“使君若是嫌幽州人太多,跟他们明说便是,何必用如此残忍的手段,逼迫他们背井离乡”

众人说笑了一阵,终于把话题引到正事上面,当刘备就着地图,把他们预测的冀州军战略和查探到的对方动向给二人说明之后,沮授微微颔首,郭嘉却是露出了了然于胸的笑意。

“看来这个荀友若,也不是空有家世的无能之辈。”沮授从地图上移开视线,对刘备说道:“倒是和我想到一起了。”

原来沮授也盯上了中丘一带,但他的计划相比起荀谌更有攻击性,把柏人城东面四十里外的大陆泽也纳入了对冀州南部作战的环节。

“我在辽东见到不少新式船只,其中一种船后侧有宽阔的车轮,由人力脚踏前行,可谓迅捷如飞,在大陆泽建立船厂,以船只运送兵力穿行其上,便可袭扰巨鹿、安平、清河等地,使袁绍疲于应付。”沮授口中不停,手指在地图上纵横往来,勾勒出他预想中四面开花的进攻态势。

“还有这种好东西”郭嘉从未听说过脚踏船,当即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询问起来。

沮授说的车轮船,其实就是后世公园里供游客玩耍的那种脚踏船,只不过是放大了许多,相比起桨船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一个用腿脚甚至腰身就可以驱动,一个则需要训练有素的船工用双臂驱动。

谁都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那脚踏船的优势就很明白了,极限速度更快、保持速度的能力更强,尤其是在湖泊河流这样风平浪静的内陆水面上,优势更为明显。

“怪不得公与兄带了一万人过来,原来是准备大干一场啊。”郭嘉重新趴在地图上研究起来,半晌之后,口中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有这样的本事,做个太守还真是屈才了。”

简雍无奈地叹了口气,两千石的职位,土皇帝的地位,也就是在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这里才不被当回事吧。

可是刘备也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公与,你的才干本不在安境理民,而是在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或是独当一面领军作战,我为什么要让你在地方上干两年,其中缘由你是知道的吧”

“磨练性情,学习如何与同僚相处,使部下归心。”沮授收起笑意,正色答道。

“对,你和田元皓一模一样,性情孤傲,偏偏又性烈如火,这样是不行的。”刘备也正色说道:“区区一个两千石的太守,确实是屈才了,可是能达到什么样的位置,施展多少才华,关键不在别人,而在你自己。”

刘使君对自己期望很高啊

沮授心中激动,也不顾年纪有差距了,当即俯身下拜,“使君之教诲,沮授必当铭记于心。”

这两个人交谈的时候,简雍和郭嘉二人早已躲到旁边,一边翻阅,一边交谈起了最新的情报。

“襄国那边就没有起疑心,派人到庄园去看看”在得知了刘备大胆的安排之后,郭嘉有些犹豫,“万一被荀友若知道,区区一千人,怕是抵挡不了。”

“你又不是没见过油茶,只需要天黑的时候烧些热水熬煮就好,白天是绝对不用明火,看不见炊烟的。”简雍解释道:“商会还留了几十个人,专门在四周巡逻,应付外人询问的。”

“这样的天气,又不能生火取暖,真是为难关将军他们了。”郭嘉感慨道。

刘备在另一边听见,当即嘲笑起来,“这种天气算不得什么,我们幽州汉子可不像你,冷风吹两下就躺倒了。”

“说的也是。”郭嘉也是个性格跳脱之人,根本不在乎这种档次的嘲笑,他又拿起一份情报,看了几眼之后就把视线移向最下方,“袁军三天前渡过湡水,按照时间,他们已经到了襄国,万一友若不放心,派遣部队前去占领呢”

“呵呵。”简雍示意郭嘉附耳过去。

一番窃窃私语之后,郭嘉不禁苦笑起来,“君子欺之以方,用这招对付荀友若,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第三十一章 燕赵第一城

正午时分,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与众不同的突兀色彩。

“军师,前方十里就是襄国了,我军可以在此歇息数日,整顿军纪。”高览是冀州本地人,早年也曾仗剑游历,对此间地形颇为熟悉,当即指着北方对荀谌说道。

荀谌抬手遮挡阳光,顺着高览的指引望去,或许是劳累过度的缘故,他感觉最近自己的视线越发模糊,稍远一些的东西就看不清楚细节了,如今用力眯起眼睛,也只能大约分辨出,那是一道城墙。

“燕赵第一城,果然是形胜之地。”虽然看不清细节,但荀谌对大概的地形地貌还是看得明白,襄国位于赵国中部,北抵常山,南接邯郸,今后与幽州作战,这里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咽喉作用。

“燕赵第一城”文丑好奇地问道:“河北名城不计其数,军师怕不是太高看襄国了吧。”

荀谌微笑起来,开始为身边这两个大老粗讲解襄国的来历。

襄国本属邢地,乃是上古时期轩辕黄帝躬耕之地,黄帝教化民众,让他们凿井汲水、筑邑而居,邢字的来源,就是井、邑二字合而为一。

后来邢氏族居冀南,周成王大封天下,便将周公第四子封为邢侯,在此筑城建国,筑起高台,以显示赫赫声威。

“尧帝建都柏人城,在那里禅位于舜帝,黄帝与蚩尤九战于大陆泽,大禹在此治水,周公之子在此建国,如此种种,难道称不得燕赵第一城”荀谌问道。

高览张大了嘴,浑然不顾迎面吹来的冷风,敬佩地说道:“军师不愧是颍川荀氏出来的,居然懂这么多。”

“那后来为什么又叫襄国了”文丑也彻底被吸引住,连声询问起来。

“三家分晋之时,此地为赵襄子封邑,故有襄国之称,但数年后就被改名为信都,直到西楚霸王立张耳为常山王,才又将信都更名襄国,为常山国都。”荀谌耐心地为二人解释着,“后来高皇帝威加四海,襄国便从属赵国,至今未变。”

“真是长见识了。”高览扳着手指头,来来回回好几次,才把这一串更迭不休的名字捯饬清楚,“读书人的脑袋和我们这些人的脑袋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