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227(1 / 2)

d

能有文字著作流传于世,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长河,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曾几何时,他们翻阅着晦涩难懂的前人典籍,对那些先行者报以崇高敬意,如今在幽州,在刘备的引导之下,大家公开了各自原本奉为瑰宝的秘籍,并将那些玄而又玄的文字变为通俗易懂,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先贤说的也就是那么点东西,自己这些人做了半个多月的实验,就把那些内容全部给玩通了。

接下来的岁月里,若是能探究出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做出超越前人的成果,再用文字形式流传下去,岂不是说,自己也会成为与前人并肩,甚至高过他们一头的大宗师、大前辈

“可是,可是我等还达不到那种境界”葛玄是个实诚人,拿着前人和别人的成果,往自己脸上贴金,这种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的。

其余诸人也默默点头,心情又略略地低落了下去。

“你们都这么年轻,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还怕不能超越前人”刘备一拍桌子,“我在三韩那边有块地,是用来存放银矿矿石,准备在那里冶炼的,你们要是想去随时都行,各种矿石可以随便用来研究,有个几年时间不就全明白了”

三韩,那就是海外了。

为了搞研究,跑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划得来吗

屋内的气氛一时间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不能在幽州做这些事吗”许久之后,葛玄才抬起头来,满脸为难地询问道。

“这些东西大多是带毒的,不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更何况隔着茫茫大海,往来运送那么多的矿石,不仅耗时还不安全。”刘备摇了摇头,打碎了葛玄的一丝幻想。

葛玄想了想,觉得刘备说的也有道理,“同样是乘船,我们几个人过去就地取材,总比千里迢迢运送各种矿物来得划算。”

然后,屋内再次陷入了沉寂。

知道刘备等得快失去耐心,左慈才悠悠开口,他是这些人的领袖,需要考虑得更多,说出的话也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众人的意愿,“我最初投身于丹道,第一是为了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第二则是本来就对万物变化之道感兴趣,荣华富贵,倒是要放在这两条后面。”

众方士纷纷点头。

“如今使君给我们指明了大道,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资源,还给我们许下了名垂青史的许诺,面对如此美意还犹豫推辞,那就真是蠢得无可救药了。”左慈这番话说得极慢,每一句都像是经过了仔细斟酌,但他表达出的意思,却是无比决然,“若是能用数十年光阴的研习,换取流传千古的名声,这岂不也是一种长生”

十天后,站在蓟城东面的码头,看着渐渐远去的小船,渐渐远去的左慈葛玄等人,刘备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第二十四章 休假结束

送走了方士们,三韩和倭国那边的事情就可以全权交给张焕和甘宁两个人处理,刘备这时候才顾得上处理另外一件被拖了很久的事。

从五月开始,关羽就派人给幽州这边送信,说是要出兵攻打襄国,还希望刘备亲自去往前线督战。

就在刘备接待方士们,研究炼银法子的这段时间里,关羽又给他写了好几封信,详细汇报了军队集结的情况、士卒操练的情况、粮草储备的情况,郭嘉和鞠义在侧翼活动的情况、以及敌人主力部队的动向。

那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兄弟我把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就等大哥你过来干袁绍一下子。

“云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急吼吼的要我过去”刘备看着最近的一封信件,有些头疼地说道:“按照他的说法,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好,那就自己去打呗。”

卢植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才出言说道:“大军常年在外,并且能够就地筹措粮草物资,长此以往,势必会有人产生不好的想法。”

“云长不是那样的人。”刘备皱起眉头反驳道。

虽说关羽驻扎在对抗袁绍的第一线,不仅麾下部队实力雄厚,还被刘备授予了自行其是的权力,但他从桃园结义开始就忠心耿耿,这么多年来更是任劳任怨,绝不会对刘备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关羽曾经长期担任辽东太守,他很清楚幽州军强悍的战力是因为有稳固的农业和工业基地,没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运送,单凭冀州中部那点地方,就算本事再大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老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云长不是那样的人,他才要尽量避免自己在军中一言九鼎的威势地位,请你过去督战,一方面是将士们养精蓄锐太久,需要打仗来宣泄一下过于旺盛的斗志;另一方面则是让所有人都看见你,知道他们究竟是谁的部队。”卢植敲着桌子,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一下刘备就全明白了,关羽和卢植担心的究竟是什么。

在人事架构相对简单,通讯和交通极度不便的时代,一直独立在外的部队很容易内部抱团,产生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和对直系统帅的向心力,也就是俗话说的“只知有将,不知有君。”

若是领军在外的将领能力强、资历老、威望高、做事公道、还能和士卒们同甘共苦,这种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产生过程就会更加迅速,更加猛烈。

以上那些条件,关羽全部符合。

从到了辽东开始,襄平守卫战是关羽指挥的,以胜利告终;远征高句丽是关羽指挥的,以胜利告终;奔袭柳城辽西乌桓是关羽指挥的,还是以胜利告终。

短短几年时间,关羽率领幽州军消灭了几十万敌人,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胜多,并且取得完胜,这种战绩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能让他聚集起无与伦比的军中威望。

反观刘备亲自指挥的战斗,在右北平与乌桓僵持几个月,最终把丘力居赶到燕山东麓;数万大军远赴司隶,最后只进行了三场单挑;南下偷袭冀州,却又半途而废,老老实实地回到原本的战线上。

虽说每一次战斗,刘备总是能确保部队没什么损失,并且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但类似的局面接二连三地发生,足以说明他并不擅长打仗。

不擅长军事的君主和骁勇善战的统帅,这种组合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很危险的前兆。

“云长这是要帮我树立威望呢。”刘备重重叹了一口气,决定尽快南下,不辜负这个兄弟的好意,“统领几百万人还真不是个轻松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