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283(1 / 2)

d

密集的水网之中,各类船只像是游鱼一般往来穿梭,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却都汇聚向大海的方向。

“娃儿他爹,你们这几天忙着装粮卸粮,难道是南边又要打大仗了”

“你的妇道人家想得还多咧,刘使君说得明明白白的,是担心仓里的粮食放得久了,变陈了,不好吃了,这才要腾空粮仓,准备装今年的新粮呢。”

“前年去年的粮咋就不能吃了那么多粮,咋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哪个说不要了嘛,我听说冀州老家那边又要遭灾了,使君这是要把旧粮运过去赈济,免得那些乡亲们跟我们一样,走个几百里上千里的才能落脚,路上饿死累死的比活着到幽州的还多。”

“”

“哭啥呢嘛,又不是吃你的粮食,还心疼得不行了”

“我哪是哭那个了,我是想爹和娘了,要是早遇上刘使君,他们现在也能活得好好的。”

“好了好了不哭了,这是今天搬粮挣的工钱,拿着去给娃娃们买点好吃的回来,剩下的给你自己买个头花戴上。”

“你这个人真是,咋还能收使君的钱呢这个钱我不要,你给退回去”

“那我明天去的时候再给退了吧。”

类似的话语在幽州和冀州北部时有发生,这些地区的百姓多为南边逃荒而来的,虽然早已安家落户,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新生活,但以前的苦日子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在梦里和回忆中,令他们无比感恩、无比珍惜眼前。

如今刘备说得明明白白,在袁绍统治之下,冀州南部的百姓可能会再次遭受苦难,这些早一步脱离苦海的人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踊跃加入了装卸和运输的队伍之中。

由于受到去年雪灾的影响,整个幽州的牲畜都损失惨重,原本实力强大的陆地运输行业受到重创,整体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态势,从幽州本土运出的粮食就只能通过航运抵达冀州南部,为了尽快做好过冬的准备,渤海太守审配征调了漳水上所有的商船,统一开出章武港,揽下了几乎全部的航运任务,在这次行动中居功至伟。

常山和中山二郡,作为之前冀州北部屯田运动的主力军,也显露出了雄厚的实力,他们在新任太守田畴的调度之下,通过大陆泽周边密集的水网,从巨鹿到赵国一线,建立了好几个巨型粮食储备点,并以此为中心,开始了最为擅长的土方作业,预先为流民们建立了营地。

与此同时,命令南征部队停止进军,积极巩固已有领土,清剿残余地方势力,推行土改的信件也送到了各路将领手中,得到消息之后,原本踌躇满志,打算用冀州全境作为投名状的文丑张郃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纷纷找到关羽,希望他上书刘备,一举歼灭袁绍势力。

“如今魏郡空虚,完全可以一鼓而定,使君的谨慎实在是没有道理。”在关羽的军帐之中,张郃等人不顾自己的降将身份,苦苦劝说起来。

关羽坐在上首,同样眉头紧锁,显然是处于两难的境地之中。

进军魏郡,攻破邺城,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了许多时日,如今诸侯割据,征战不休,形势就像春秋战国那样纷乱,击败袁绍这个等级的诸侯,对于一名武将来说,不啻于灭国之功。

这样的荣耀和功勋,谁不想要

但是,作为长期担任刘备麾下二把手、并且在辽东太守位置上待了好几年、亲身经历过治理地方的全能型人才,关羽的眼界已经跳出武将的范畴,而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了。

在他看来,占领冀州全境这个目标,就像是一大块肥美鲜嫩的烤肉,令人垂涎欲滴,可若是一口吞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噎死人。

因为刘备没有足够的官员储备,没有完全控制冀州全境、将自己的政令和各项举措推行下去的统治基础。

在这个时代,能读书会写字的人本就稀少,能读书会写字、还具备一定的品德、能够处理政务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且绝大多数都汇聚在世家豪强手中。

贸贸然占据了自己无力管辖的广袤领土,又想保持地方稳定的话,刘备就不得不依靠各地的世家豪强,否则说句难听的话,他连个施政的台子都搭不起来。

可是,刘备一直以来推行的土地国有,严禁人口兼并等政策,又是在世家豪强身上割肉的活计,任用官员治理地方,又要官员挥刀割自己的血肉,这种事情,恐怕只有傻子做得出来,也只有傻子才会以为别人回去做吧。

“二位的意见也有道理,本将会在书信之中详细记载,以供使君决断,但新的军令下达之前,我们还是要严格遵循使君指示,就地整肃部队,精简兵力才行。”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关羽最终还是决定听刘备的,他站起身来,温和而又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张郃仍不甘心,上前两步说道:“刘使君远在蓟城,往来路途遥远,书信往来极为耗费时日,只怕会贻误战机啊将军”

“心急喝不了热茶,张将军还是回去整兵吧。”突然间,一个年轻而又陌生的声音从帐外响起,引得众人纷纷转头去看,随后,郭嘉瘦削的身影就出现在帐门口,笑呵呵地向帐中众将打起了招呼。

第五十八章 郭嘉的计划

张郃与郭嘉素未谋面,不知道这个吊儿郎当的年轻人是什么来头,文丑却是在朝歌见过郭嘉的,顿时伸出手来,张口结舌地问道:“阁下不是郭、郭”

“鄙人郭嘉,见过二位将军。”郭嘉笑嘻嘻地做了个自我介绍,然后转向关羽,“关将军也已经接到主公的命令了吗”

众人重新落座又寒暄了几句,这时候张郃才知道,原来荀谌口中的绝世奇才、寻找了两年却杳无音讯的郭嘉郭奉孝,居然早就投身于刘备麾下,并且担任了远超自己族兄的重任。

看着年轻得不像话,面容消瘦却神采飞扬,与帐中所有人都有说有笑,显然是深得刘备器重的郭嘉,再想一想被恶语相向,愤而出走清河的荀谌;在袁绍身边争权夺势,拉帮结拜的逢纪、许攸、郭图等人;被排挤出最高谋划圈,只能给外来势力当牛做马的冀州本土派,张郃心中不禁长叹起来。

抛去匪夷所思的内政能力,单从用人方面,刘备就远远胜过袁绍,展现出了胸怀天下的君王气度。

和他一比,只知道重用自己的汝南老乡,放纵麾下之人相互攻讦,依靠派系斗争来维持自身地位的袁绍,实在是太逊色了。

“郭军师,难道你也认为此时不宜南下”张郃收回心思,向郭嘉试探性地问道。

“不是不宜,而是没有必要。”郭嘉轻笑着说道:“冀州军三员大将和最精锐的部队弃暗投明,已经彻底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在这种局势下,我们完全可以缓一缓,消除身后的隐患再说。”

帐内众将纷纷点头应和,就连坐在角落,一直都没有作声的高览都开口劝说,希望张郃、文丑二人放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