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分节阅读 52(1 / 2)

d楚云对这一次调动并不在乎。就算后金知道自己要进军又如何难不成皇太极知道后就能插着翅膀从西边飞回来而且大金本来就做好了皇太极亲征时保卫盛京的准备。

盖州城,一时间巨头齐聚。除了楚云这个军主,还有陆军讲武堂教务官兼第二步兵旅旅长卡尔大公、火炮旅旅长董大卫,驻守东江镇的第四步兵旅旅长陈继盛,以及本来就驻守在前线的第三步兵旅旅长刘兴祚。还有直接隶属于第一旅、却轮流在前线布的几个副旅级的营长杨太、昌义和徐继。

“哎哟,这不是陈继盛旅长吗怎么来了盖州,您的第四旅现在有火炮了吗”杨太见到以前自己的上司陈继盛,不由取笑道。

“杨太你小子别嘚瑟,现在我们第四旅鸟枪换炮,别看你们第一营是我们复辽军的王牌营,但我们第四旅有三个营,已经有二十门火炮,合在一起是比你们营的火炮要多的”开始获得楚云信任的陈继盛得意地说道。

“行啊,看来以后没法取笑你了。”杨太抓耳挠腮,自己这个官职低于陈继盛就是没办法,以一个营的装备输于别人一个旅,说起来也并不丢人啊。

“卡尔大公您老也来了”曾前往陆军学堂学习的刘兴祚见到平时替楚云教导军官、训练士兵的卡尔大公来到,向卡尔大公说道。

说到卡尔大公,在楚云的复辽军里也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座的所有军官都奉楚云的命令在卡尔大公的课堂上学习过近代的步兵战术,可以说是所有人的老师,但是卡尔大公来到这个时代以后,贵为第二步兵旅旅长,但是还没有真正带兵上过战场。而且最近卡尔大公还在帮助楚云训练一批新的备用兵,以准备随时扩军之用。

“听说要打大战,老夫心里头直痒痒,也想来露一下拳脚。”卡尔大公抖擞精神。

“军主来了。”

一群军方巨头在闲聊的时候,拉着披风的楚云带人走了进来,众人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今天召集诸位过来盖州,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要问一下诸位的意见。后金的三个蒙古旗和两个建州旗越过宁远防线,很有可能偷袭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镇,一时半会还回不来。目前有一个攻打后金的机会放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要不要打后金,如果打的话,又要打到什么程度”楚云问道。

“打,这可是消灭后金的大好机会啊俺守着盖州这么久了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打个痛快,早就受不了了”杨太第一个蹦出来说道。

“其他人怎么看”楚云直接跳过杨太这个好战派。

“属下曾经在金人手下从事,熟知后金各大贝勒不是一条心,如果皇太极不亲自坐镇盛京,光凭豪格无法压制代善、阿敏。此时确实是一个攻取后金的机会。”第三旅的刘兴祚说道。

“没错,我们可以只收复辽南四卫最后一卫的海州卫,只要不主动进攻盛京,把他们逼入绝境,那么他们就不会同心协力与我们鱼死”刘兴祚手下的黄炜姚、赵祥纷纷说道。

“我个人觉得就算我们攻取盛京也未尝不可,以我们的军力,完全可以再额外从预备役中抽出壮丁补充前线的损伤。只要长官您敢与后金硬磕,我敢打包票,我们必胜。”一向沉默的卡尔大公却提出比所有人要大胆的想法,想要直接弄后金的国都

嗯楚云是偏向于卡尔大公的建议的。他也很想去搞一把盛京啊。盛京目前的后金的精神支柱,要是国都被攻破,后金离灭亡也不远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海州和盛京附近,可是有后世闻名的鞍钢鞍山、本溪那一带铁矿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0多亿吨楚云仔细想了想,要是自己能坐拥那一带的资源,吊打整个东亚是分分钟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整军备战

“我们也同意与后金开战,第四旅请求出战。”第四旅的徐继盛察觉楚云的意思,于是率先说道。

“娘的,我们第一营镇守前线已久,别什么好事都被你们大后方的人都抢走了,我们第一营要作为先锋。”杨太大大咧咧地喊道。

“我们第三旅也全员请战金人以前奴役我们去欺负自己的百姓,这个仇不可不报”刘兴祚也在一旁说道。

几乎所有与会的军官都想参与这难得的战役,建立战功。

“各位不必着急,这次若要攻取盛京,我们必然要倾巢而出。守护大后方的事情就交给预备兵。卡尔大公,你从预备兵役中抽调出一个旅的兵力稍作训练,便布置在盖州、复州防线,防止后金围魏救赵。”楚云考虑了一下。不投入全部主力军,肯定无法啃得动后金这块硬骨头,这次如果要真的出动的话,也算是孤掷一注。

“好啊,我们一起将后金那群狗腿子揍一顿”

“老子那个步兵旅刚装备了新式火炮,还没来得及实战呢,正好拿金人练练手”

徐继盛和杨太等人纷纷叫嚷。

获取各级中高级军官们的支持后,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俗话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调动辽南的所有军队北上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要准备两万人左右可以吃两三个月的粮草,还要准备两万人左右的两三个月的军饷,各种弹药,战死士兵的抚恤金,这是发动战争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更是多的惊人,比如因为战争而征调作为预备役的民兵,将会让辽南损失几千劳动力、以及一些生产停滞。一些工厂因为要紧急生产实心弹、火枪、火炮、棉衣等战略物资,民间的订单减少,收入自然也减少。按照楚云的估计,要是这一次战役拖上一段时间,恐怕自己的直接损失就有数十万两,间接损失更可能接近百万两白银。

还好这一次九州银行融资不少,只要楚云运行得好,倒是可以从九州银行里提出不少白银用于发动战争。

“寒冬即将到来,我们原先只是稍微准备了过冬的粮食,如果要进行战争,恐怕要临时向江南、山东的商人大量买入粮食。”陈挺拿着个账簿对楚云说道,“已经有山东、江南商人接了我们的订单,愿意从江南运输粮食过来辽南资助我们。”

“他们是否有坐地起价”楚云问道。

“如果是寻常官吏向他们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购买粮食,恐怕会被他们狠狠宰上一笔,起码要翻一倍以上。不过我们复辽军向他们许诺了用火炮战船的名额以及一些关税上的优惠,以换取平价的粮草。”陈挺说道。

“这群家伙,果然还是要依靠利益来诱惑他们,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运来粮食。”楚云无奈道。

明末可真是坏了,商人、官吏一群猪队友,怪不得崇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大人,不得不说这个复式记账法真是个好东西,现在我们的账簿一目了然,而且每天都会有记账专员将账目汇总,我们时刻都可以看到库存的资金和各种物资。”陈挺将账簿转交给楚云。

楚云扫了一眼账簿中记载的资金,存放在好几处。最主要的是复辽军自己的钱库和九州银行的准备金。

“将银行中的大量存款取出来用于生产军备的话,问题大吗”楚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