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里的猎户,与曾经辉煌的孟养土司天差地别。
“自从二十多年前被东吁王朝吞并以后,我们思家后人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刺肉中钉,我们只能逃亡到山林中,与支持我们思家的部落反抗他们。经过二十多年的围剿,我们的人越来越少,就连原本支持我们的部落也逐渐背叛我们,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过数百人依然是强弩之末。不久前我们又发生了内部的叛乱,就只有我们几个逃出来。”孟养土司后人思华说起了这些年孟养土司当年后人和部下的故事。
“原来还有这样的曲折,所以你们是被追杀,想要来到我们云南布政司寻找庇护”刀交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不过不仅仅如此我听说云南布政司的土司们都投靠了中原新兴的势力九州军,云南布政司正在建立新的秩序,可有这回事”思华问道。
“是有此事。当年桂林之战,我们几百个土司组成的十万联军在桂林被九州就击溃,便投靠了九州军。目前许多土司已经改土归流,归了官府管理。如果你们想要来这里寻求庇护,我们需要上报本地的官府衙门,由他们来决议。”刀交说道。
“十万土司联军都被九州军打败了么”思华问道。
“不止,当时还有南明的汉人军队,不过确实是被九州军大败,就此一役,所有的土司都被打服了,也就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刀交说道。
思华听后眼神更是大亮:“现在云南布政司有多少兵力”
刀交的眼神也有些古怪:“你问这个作甚”
六百六十四章 铜壁关战火燃
“我想要向九州军借兵收复孟养”思华直言不讳地说道,眼神中仿佛有烈焰在熊熊燃烧。
刀交被思华的话吓到。这样的事情已经超过了他的职权的范围。他手下就三四我现在流亡至此。下方的千余人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而已。”思华叹道。
刀交听到五门火炮,心里有些发怂,铜壁关使用的还是明军的旧式火炮,也不过四门而已,关键是弹药很久没有补充了,估计撑不了多久。
“长官,我们赶紧向云南府求援吧对方来势汹汹,我们一关之力根本就无法抵抗”其他守关将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嗯,立刻派轻骑向陇川司、云南府告急。其余士兵整顿备战,这是我在铜壁关上任以来的第一次作战,都不要给我丢人现眼”刀交说道,“只要坚持到云南府的军队过来,一定要给这些东吁蛮子一个血的教训”
“我与你们一同并肩作战”思华说道。
云南府昆明是云南布政司的统治中心,云南民政官沈犹龙便坐镇于此。在此前两年上任,他竭力在做两件事,一件是土司的改土归流。云南布政司大大小小的土司数以百计,虽然在桂林一役中九州军用武力征服了他们,但是要真正将变革落实到每一个土司的地盘,还是一项相当浩瀚的工程,两年的时候过去,才在大体上实现了改土归流。第二件事情就是协助独立兵团南下安南国,为独立兵团提供兵源、粮食。别看独立兵团南下很轻松,为了建立补给线,征服安南国的战役中,为独立兵团沿着红河南下的将士运送粮草物资的云南民夫就有五万人。
主要忙完这两件大事以后,沈犹龙才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能够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也算不辜负楚云的期望。
“熊文灿那个家伙又被调往了新成立的交趾布政司,还真是炙手可热啊。”沈犹龙听闻熊文灿调往南边,两广总督的职位也被解除了,广西布政司和广东布政司又重新提拔了两个官员分别担任民政官。
只是沈犹龙这段时间和熊文灿配合习惯了,广西布政司换了官员以后,倒是处处不习惯。
“大人,交趾布政司处于南疆之外,那些土人更是桀骜不驯,不服从教化,比我们改土归流的难度还大,而且那边瘴气横行,很多地方还未开化,熊大人调到那里可要受罪一番,大人又何必羡慕呢”一个官员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交趾布政司的未来不止是安南国,它的前景在于云南、广西以南的一大片土地,疆域相当于起码四个云南布政司,这还不论更南边一些海岛。仔细想想,这样反倒不利于京城对南越地区的控制,我先写一份奏折,言明应当将整个南洋分为三个布政司,而不应只由一个交趾布政司控制,再拿下暹罗、真腊、东吁等国,我便呈报上去。”沈犹龙踱步,却想到了以后吞并南洋诸国的事情。
六百六十五章 土司征召令
因为九州军最近几年的无往不胜,上至官员将军,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扩张充满了狂热。也许以前征服土地是为了展示国力或者照顾皇帝的威严,但现在扩张变成了资本积累。但凡是占领的地方,都要按照九州就制定的规定行事,特别是商人可以减少贸易的成本,而且他们的贸易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还可以掠夺大量的原材料返回中原进行生产。最先进的工厂和科技技术都是掌握在九州军手中。
所以沈犹龙虽然是云南布政司的民政官,但是却和大多数官员一样觊觎着临边的地盘。在他看来,习惯扩张的军主肯定不会放过旁边的肥肉,所以事先准备好奏折的话,说不定还能混个进谏的好印象。
“我们这边的军械厂设立得怎么样了”沈犹龙问起了一件政事。
“第一批50支火枪已经生产出来了,军械厂正在对生产出来的火枪进行登记造册,另外还要进行测试,看生产出来的火枪是否精良,如果不精良的火枪,还要专门安排人员监督摧毁。”官员说道。
“奢侈啊,真是奢侈”沈犹龙感慨道,“当初我在福建担任巡抚的时候,曾翻看过以往督造火枪的记录,别说不是精良的火枪,对于生产出来有缺陷容易炸膛的火枪,照用不误,还故意缺斤少两,哪有现在这么奢侈,但凡不是精良的火枪,都要专门销毁。”
“军主说过将士的性命比所有的火器都要珍贵,一定要给他们用上最好的火器,让我们的将士没有后顾之忧。”手下官员说道。
“嗯,现在我们不同往日,每年开采的铁矿都在增加,而且冶炼精铁的技术提升,精铁的产量更是与日倍增,以这样的规格进行生产不成问题。就是我们华夏疆域太大了,各支部队都急需火枪,根本就生产不过来,我们云南布政司在独立兵团离开以后,就没有足够的新式军队。不然军主也不会批准在云南布政司成立军械厂了。”沈犹龙说起其中的缘由。
“军械厂确实是军部所忧虑的事情。一般都是军部直接控制军械厂,生产好火器再运往各地,很少有直接就地生产火器,这样不利于京城对这里的掌控。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够从军部直接空降人员过来监督,每一支火枪都进行登记,来控制当地的火器生产。”云南布政司的官员说道。
“我们自己也要会做人才行,每月定期统计火枪的去向,有毁损立刻通知军部的人,做到彼此信任无猜。”沈犹龙说道。
“是。”云南布政司的官员齐声应道。
府衙外面,一个官员火急火燎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驿馆送来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