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而在堤岸上围观的大连港居民随后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125米长的巨轮,竟然真的能够浮起来
“上船,准备试航”厂长吆喝道。
一众水手手忙脚乱地将小船推到水中,划着船桨靠近巨轮。之前为了防止巨轮沉没,船上是没有人的,需要后来派人登船。
“我也前去。”纳尔逊想要第一时间登上巨轮。
“纳尔逊大人,您的身份特殊,不可冒险。新船下水的时候不沉,不代表着航行的时候不会沉没。而且蒸汽锅炉还有爆炸的危险。等到我们的水手试航成功,您再上去。”厂长拦住了纳尔逊,要是纳尔逊出事,楚云指不定会过来打死他。
一个个水手顺着早就准备好的吊梯攀爬上巨轮,各司其职。铲煤工人也及时前去燃煤锅炉所在的位置就位。巨轮下水已经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在天黑前留给他们起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样的准备又要一段时间,不过比起下水时连肉眼都难以察觉的变化相比,好受了许多。
呜鸣笛声回荡在大连湾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百米巨轮
四个粗大的烟囱开始往外面冒起黑烟
黑烟由细变粗,滚滚直冲云霄
蒸汽时代最有标志性的场景,令人爱恨交织的黑烟
“大船动了”堤岸上不知道是谁先叫了起来。
大船的确动了,而且笨重的船身开始缓缓转向,六根桅杆有三根升起了风帆
一切顺利最紧张的莫过于打磨出来这艘巨轮的工程师和工人们
一些从东瀛、高丽找来的工人站在船台上,自豪地昂头挺胸,他们也参与了这艘巨轮的建造,他们的努力与这座铁甲船凝聚在一起
纳尔逊见到这艘庞然大物缓缓驶入大连湾,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心潮澎湃。这,是海军舰队的未来
“我们的设计思路没有错,只要再观察几天就可以投入搭建海底电缆的计划了。这次搭建的是江户城到京城的海上电缆。”厂长十分得意地看着正常运转的巨轮。
“我们这艘巨轮还没有命名呢,就等着军主赐名,好让我们的工人上漆将船名刷上去。”几十个设计了百米巨轮的工程师过来。
“军主在派我到来大连港之前就已经说过了,倘若这艘巨轮能够正常运行,就起名为东方号。”纳尔逊说道。
“东方号”几十个工程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虽然这个名字没有“永昌号”这么有寓意,但是却很符合东方霸主的形象。
而且这艘巨轮一出来的使命就是铺垫连接整个东方区域的海底电缆
“为铺设京城江户城电报线路而生产的海底电缆基本上已经完工,东方号将到江户湾。去程是为了熟悉航道,从江户湾返回的时候再进行电缆的铺设。”纳尔逊见到东方号滚滚的黑烟,不由羡慕。
要是有可能的话以后找个机会请求楚云给海军部拨款造一艘蒸汽战船好了,反正以后还可以用得着,早造早享受,而且还可以积累建造铁甲军舰的经验。纳尔逊心想。
第八百三十五章 横滨造船厂四更
横滨港口,这里也开始修建了造船厂,有各种熔炉、筑炉,还有相应的炼钢、炼铁、蒸汽缸、船台等分厂,一副繁荣的景象。
东瀛这边对于船舶的需求量因为开放的贸易、逐渐开发的渔业资源而大增九州军官府和华商联合成立了横滨造船厂,就地专门生产渔船和运输船,还可以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
郑芝龙站在船台上,看着下方一艘正在建造的捕鱼船,这是一艘排水量在300吨的捕鱼船,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夸张了。
东瀛地区的北海道渔场的渔业资源很丰富,这样的远洋捕鱼船适合前去北海道渔场进行捕鱼。
不过与辽南的造船厂相比,这里只能说是一个民用的造船厂。九州军不放心将能够制造大型战船的人才、机器放在这里,以保证对技术的绝对垄断。
即使如此横滨造船厂开始制造的船只已经满足民用需求。
“我们这里收到了东瀛商人两艘商船、三艘捕鱼船的订单,最近可是忙活的不过来。我们的造船厂一开工那生意就源源不绝。原因无他,我们生产的船只坚固,而且成本更低,他们的安宅船根本无法与大帆船相比。”横滨造船厂的船长对前来查看的郑芝龙说道。
“我不是管理你们造船厂事务的,只是听说横滨造船厂港刚成立不久便比较热闹,所以过来看看。”郑芝龙说道。
他作为一个海军将领,对造船颇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