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长江,所以到了海洋的时代就很容易发展起来。
现在铁路这种陆地交通兴起,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新一轮运输革命的征兆,必须要抢在前面。
王业浩的食指不自觉地轻敲着木桌,他心里也想要在浙江行省修筑铁路啊。
对于他这个民政官而言,能够在任期间完成铁路建造,那就是一项大的政绩。就算没法调到六部,也可以在浙江行省的地方志上名垂青史。
“虽然工部还没有批准我们行省修筑铁路,但若是由民间商人组成铁路公司自发建造铁路,也许工部会同意。”王业浩主动向商人们提出建造新铁路的想法。
既然你们不是很想要在杭州城修建铁路么那你们就自己找人筹资自己建。
“啊”
杭州商人们听到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怂恿他们修筑铁路,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眼红南京城和苏州城之间的铁路通车,于是想要让杭州城所在的浙江行省也开始铁路建造计划,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需要自己出钱建啊
“大人您是与我们玩笑罢我们对这种铁皮怪物一窍不通啊”杭州商人们面如苦瓜。
不料王业浩一脸严肃:“本官当然是认真地和你们交谈。我们杭州城虽然与苏州城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但是两座城市也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圈子。工部不准许我们行省擅自修筑铁路,不过对于铁路路线的勘探却在进行,所缺的就是资金和人才罢了。现如今南京至苏州的四百里铁路通车,修筑铁路的人才就会空闲出来。那么就只剩下资金到位的问题了。如果我们的民间能够有人主动向工部提出承揽苏州至杭州城的三百里铁路,想必工部一定会同意此事。”
“工部已经向各个行省发出通令,若是有民间商人愿意投资于马路、铁路之建设,里程在二十里之上者,则可以向工部汇报,由工部亲自审批答复,重要的路段工部还会专派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你们说苏杭铁路算不算重要的路段”
“”
不少前来抱怨的杭州商人此时听得王业浩一阵忽悠,心里都在盘算着投资苏杭铁路的可行性。
听上去有点像是天方夜谭啊。
可是宁苏铁路的通车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有了实物摆在这里,让人不得不动心。
“如果仅仅是将嘉兴府、杭州府接入宁苏铁路,那么我们就太过吃亏了。宁苏铁路覆盖的范围有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四府之地,而我们只有两府之地。不如将铁路从苏州府延长到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四府之地,我们才可和对方保持相近的影响力。”王业浩则站在大局上看待浙江行省的铁路建设。
如果说南京城到苏州城的铁路是沿着长江,那么浙江行省的铁路则是围着杭州湾。
“苏州城到宁波有五百余里,怕是比南京城到苏州城的距离还要远。江浙行省的铁路是官府出资建造的,估计耗资巨大,我们寻常商人怕是很难”杭州的商人对于投资五百里铁路的建设信心不足。
京津铁路不过两百余里,南京到苏州城的四百余里铁路让最富裕的江淮行省也要好好掂量才敢开工,鬼知道五百里的铁路要花多少钱。
“不如我等官商合办,看工部是否会同意”王业浩试探地问道。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三十年运营权
“此月江淮行省民政官张延登告老归乡,副官喻思恂接任。湖广行省法庭进行人事调整,变动事项如下”
在六部的每月例会上,吏部左侍郎汇报此月的人事调整,有些是正常的变动,还有些是官员出事被罢免。
本来吏部汇报过后应该是户部报告,不过楚云注意到了工部尚书、工部侍郎等一批高级官员似乎有些按捺不住。
“工部似乎有重要的事情,就由工部先汇报。”楚云也想要知道工部有何事。
“是”工部尚书亲自站起来到汇报台。
“上个月江南地区兴修第一条铁路,由南京城建经镇江、常州到苏州。此事上月已经汇报过了。不过我们工部接连收到了江南的三封电报,甚有意思。一封来自江淮行省,芜湖的商人和一些有钱的家族想要将铁路从南京城往西边延长三百里,到达芜湖。”工部尚书说道。
“芜湖是在南京的上游方向,如果芜湖与南京城之间通了铁路,相当于沿江铁路达到了800里的里程。”不少官员来自于江淮地区,他们知道芜湖的位置,同样在长江南岸。
如果宁芜铁路修建,那么长江一带的经济将更加繁荣。
因为楚云很快击破李自成等农民军,所以长江中下游受到的战乱影响不大,这里不但工商业发达,同样有“苏湖熟,天下足”的农业,是帝国的宝库,税收在各个行省之中的比重很大。如果不是有东西交趾行省的农林渔业、东瀛行省的银矿、南洋行省的香料和种植园、京畿和辽南的工业来平衡,说不定楚云还要将江淮行省拆分成两个行省。
当地方的经济实力过强,那么一种可能的结果便是京城的政策都要受到地方的影响。
“江淮行省的下一段铁路规划如果我没有记错的,应该不是往西边修筑,而是应该向杭州的延伸”楚云问道。
南方地区的铁路,第一阶段先连接南京城和苏州城作为试点,接下来再将苏州城和杭州城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加速长三角的发展。
即使没有全面开放海禁之前,这里就已经是最为繁荣的地方了,而大规模开展海外贸易、铺设铁路,长三角的可能会更加辉煌。
“是的,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二段官营铁路应该经过松江府,再到嘉兴到杭州,宁苏铁路将变成宁杭铁路。不过他们是民间商人主动要求修建的铁路段,我想即使和我们官营铁路的方向不一样,也是可以接受的。”工部尚书说道。
“只要按照相同的规格建造铁轨,保证蒸汽机车能够在所有铁路上运行,那么让民间商人来建造和运营铁路没有什么所谓。”
楚云亲口向外界宣布民间资本可以有条件地进入马路和铁路的建设,他也不曾想这么快就有人有魄力承揽铁路的建设。那可是300里的铁路,每一公里的铁轨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占据了铁路修筑的主要投资。
“不过问题是他们芜湖的商人有能力承揽下来300里铁路的投资吗喻思恂是否已经和他们说明修筑铁路的成本”户部尚书陈挺问道。
他追随楚云超过十年,最为操心也是钱的事情。
修筑铁路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烂尾的话,那么不但浪费银两,而且会打击各地修建铁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