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分节阅读 635(1 / 2)

d试图闯进他的府中的好事者。

出行在外也变得麻烦起来。

可是他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一个英雄,因为需要一个英雄形象来激励商人和水手向西方开拓进取。何况这件事还是楚云亲口拜托他的,他无法推辞。

“报社的人越来越过分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夸大了事实。我在阿尔及尔一直是充当苦力,哪里有机会收集情报。还有第四舰队满打满算加上补给船不过10多条船只,哪来的100多条。说书这种东西就是越夸张,听众才越喜欢,若是按照事实说出来,怕不是他们会意兴阑珊。”李晋德像是自嘲道。

“相公,你能够隐忍着活下来就已经很厉害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萨琳娜握住了李晋德的手说道。

“哈哈哈,你说的是,如果不是有这张照片,饥寒交迫的我怕不是已经死了好几次。”李晋德取出皱巴巴的黑白照片,上面是李晋德他们一家子的合照,“这张照片我需要找人裱起来作为我们的传家之宝,然后我们再去拍一张新的合照”

李晋德正说话的时候,发现萨琳娜又已经梨花带泪,赶紧说道“不哭,我现在好好在这里,再也不许哭了,而且还有颖儿也在这里。”

萨琳娜抹干眼角的泪花“你这年真的不会再离开这里了吗”

“其实军主大人最近给我交待了一个新的任务”李晋德看上去像是为难地挠了挠头。

“你不是说要待年么”萨琳娜似乎受到了惊吓,瞪着李晋德,泪水又忍不住流下来。

“不,你误会了,我只是过几天要去天津卫一趟,只需要在当地巡视一间工厂,最多不超过十日”李晋德发现自己又让萨琳娜误会了。

“真的”

“当真”

“那你为什么说的话这么让人容易误解,一定是想要使坏”

“我哪里敢啊我只是无心之言,绝无戏弄之意。”李晋德伸手指发誓,“这次从西洋回来之后我打算要安分下来,然后再次创业。”

“欸”萨琳娜露出了不解的表情,自己的丈夫是有什么新想法了吗

“此次我前去天津卫巡查的工厂是一座纯碱厂和其他的化工厂。我不通其间的原理,所以专门去京师大学堂的化学院拜访那里的讲师,受益良多。我认为如果万事万物都是由元素构成,那么便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元素来合成新的产品。化工行业,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如果我过几日前往天津卫,考察当地的化工厂,若与我的想象相符合,又有光明的前景的话,那么我在兼顾西方公司事务的同时,打算投身于化学工业。”李晋德说道。

萨琳娜一时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丈夫,她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人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那么简单,而且还很有想法。

也许正是有这样的想象力,李晋德才会突发奇想前往欧洲,有了之前两人的相遇。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同样有着自己事业的萨琳娜对于李晋德无条件地支持,因为她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事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当然为了更加了解这个行业,我可能会申请到化学院旁听,将来有可能我会自己开一个化工公司。”李晋德说出自己的详细打算。

可能楚云也没有想到,从西方公司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李晋德在以后建立了第一个私人化工公司,后来更是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帝国化工集团。

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天津卫的化工厂

天津卫的塘沽地区,世界上第一座纯碱厂的厂房已经搭建起来,里面的工人正在安装设备和仪器。

李晋德跟着一群天津卫的官吏和化学专家来到了这座纯碱厂巡视这里的情况,这间工厂被寄予厚望,即将用于生产重要的原材料纯碱。

“此地盛产原盐,百里之外有唐山的煤,再往东不远有滦州的石灰石。又面临渤海,背靠铁路,交通方便,碱厂定能办成。”天津卫的官员说道。

纯碱厂在天津卫成立,对于他们天津卫的官员而言是一件好事,能够成功督办纯碱厂可是政绩一件。

“当然还离不开附近的一个精盐厂和一个硫酸厂为我们原材料。我们所使用的是路布兰制碱法,利用硫酸将盐转化为硫酸钠盐,再将硫酸钠盐与焦炭、石灰石混合燃烧生成碳酸钠和废渣。”化工人员带着众人参观砖瓦水泥建筑的制碱厂。

纯碱厂里面有在这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是精密的化学仪器和管道,还有一袋袋制造纯碱的原材料,如原盐、焦炭、石灰石等。

李晋德看到复杂的工艺流程,不禁觉得费力,这些东西已经和绝大多数传统的生产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区别,让人难以理解。

尽管他在到来之前已经前往化学院了解最基本的常识,不过到了这里见到各种仪器和管道,还是有些懵懂。

“纯碱的产量可以达到多少”李晋德问道。

“如果材料供应的上,日产10吨纯碱不是问题。”纯碱厂的厂长答道。

“日产10吨”李晋德惊讶,这样的产量简直可以说的上是夸张了,堪比高炉冶炼钢铁的产量。

那么一座纯碱厂岂不是年产3000吨的纯碱

“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原料没有问题时的产量。实际上原料的供应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隔壁的精盐厂只能够日产5吨的原材料,需要扩厂后才能够提升产量。我们也在研究新的制碱方法,实际上如果新的制碱方法完善的话,日产40吨纯碱都不成问题。”厂长指着其中一个实验室,“那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实验新方法和装置。”

“奇也怪哉,这套装置不是刚刚投入使用,为什么急于研究新的方法和新装置”李晋德问道。

“因为现在的方法难以连续生产,又需浓硫酸作原料,设备腐蚀严重。产品质量不纯,原料利用不充分,价格较贵。如果用新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原理上证明切实可行,其次要设计出一套完整耐用的设备也是一件花费时间的事情。一般而言我们在使用当前的方法进行生产的时候同时会进行新方法的研究,以追求在将来需求大增的时候增加产能。”厂长说道。

“原来是这样。”李晋德心里在琢磨着将这里生产的纯碱转手卖到欧洲,又或者可以将需要纯碱生产的工业品拉到欧洲贩卖,到时候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抢占当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