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洲的航海者,才会见到火枪,希望他们能够在见到火炮和火枪的威力之后知难而退,不要白白造成没有必要的伤亡,我们的弹药在得到补给之前也是用一点少一点。”
探险队的队长用望远镜观察土著联军,在望远镜中看到了一群还算是有点秩序的土著士兵,他们排成了很简单的方阵。显然在这块土地上也有部落之间的冲突,不同的部落和酋长都在摸索作战的阵型。
但是他们的武器太落后,没有骑兵,阵型也玩不出什么花样。这种由标枪兵和少量的弓箭手组成的土著联军,在探险队队长的眼中,对方也就只有人数和地形上的优势。
“他们开始进攻了”探险队的队员一阵惊呼。
几千人,可能上万人的土著联军举着皮盾,用标枪敲打着盾牌,口里喊着探险队成员完全无法听懂语言、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发起了进攻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一边倒的战斗
一队接着一队冒着训练有素的华夏士兵和印度土邦士兵用2个队列轮流进行射击,可怕明在北非,他们和地中海、西亚文明有频繁的交流,已经使用上火绳枪。
而西非、南非这边的文明由于与外界交流甚少,还相当落后。
土著士兵逃回去,这一场战斗估计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在阵地外,有上千个土著士兵阵亡。
探险队这边,仅仅只有几个人被标枪击中,受伤而已
“这样的战斗即使是获胜了也胜之不武。这下可算是与此地的各个部落结仇,最麻烦的还是我们没有人懂得他们的语言,短时间内没法和他们进行沟通。”探险队的队长见到外面死伤一片,场景有些可怕,没有流露出战胜的欣喜。
他是来寻找兰德金矿区,和当地的部落发生冲突,无疑会惹来很多的麻烦。
探险队换了一个地方过夜,远离可怕的战场。
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再度来袭,探险队选择在一处河流边的山坡上扎营休整,再次使用四轮货车围成一个方阵,作为“城墙”。
“他们以前可能完全没有见过火器,今日他们有如此多的人阵亡,肯定会继续与我们为敌,并且想方设法打败我们。他们的优势在于人数众多以及熟悉地形。我有一种预感,他们说不定会连夜袭击我们的营地,让我们防不胜防,我们一定要加强巡逻。所有人分成四个班次,轮流休息。这段时间可能要辛苦大家了。”队长找来几个探险队的主要负责人,部署巡逻的安排。
果不其然,当地的部落联军在夜间卷土重来,他们神出鬼没地出现,渡河而来袭击山坡。
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兵器远远不及对方奇怪的火器,还活在冷兵器时代的土著部落使用他们认为唯一能够打败外来者的办法,那便是偷袭。
夜间响起了火枪和机枪的响声,还有人在投掷原始的手榴弹,黑火药剧烈地爆炸,使得挂在四轮货车上的煤油灯都在晃动
火把和煤油灯的存在让土著联军并不那么好隐匿自己的行踪,而爆发的机枪阵地更是让这些偷袭者死伤惨重。
“把发电机和探照灯拿出来,我要让他们无处藏身”队长对身边几个人说道。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殖民地与征服
一种奇怪的机器声音响起,不过它被淹没在明。我们就算是勉强深入内地找到大金矿,也很难在所有部落与我们为敌的情况下开采金矿然后再运出来。”
“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征服这里的方式。这里的土著根本就不知道在西北方有大金矿,也许如果上面不急着用钱的话,我们可以使用更加稳妥的方法征服这片地方。”
“首先是修建要塞,用要塞分割这里的部落,然后逐步将要塞推进到可能有大金矿的地区,以后沿途都能够得到补给。其次是我们要有人学习这里的语言,用金银珠宝、珍奇宝物拉拢部分酋长来打击其他的酋长,让他们向我们屈服、纳税、挖掘金矿的劳动力。从本土运输劳动力过来成本很高,还不一定能够适应此地的水土,还不如将这里变成种植园和矿场。”
探险队总结这次远征的教训,人数锐减到800余人,他们在得到本土的援助前难以组织再一次的探险。
于是这群人放弃了直接前去寻找兰德金矿的计划,转为在沿海的祖鲁兰地区发展殖民地,以武力为主逐步征服周围的部落。除了武力,他们还用恐吓、离间、拉拢等方式不断分化当地的部落,或者将一些弱小的部落变为自己的附庸。
这些手段他们已经用的炉火纯青。因为对印度、北美西海岸、大洋洲的征服活动中,他们无数次试验过这些建立殖民地的手段。
在南非东海岸平原开始兴建种植园经济,原本奉着命令前来寻找大金矿的探险队建立了几个堡垒,构成了当地最早的殖民地。而且他们无心栽柳柳成荫,这里成为了非洲重要的蔗糖产区,有多处大型甘蔗种植园和糖厂。还有玉米、高粱等农产品产出,养牛业也在当地发展起来。
在探险队将他们的计划大老远送到霍尔木兹海峡,然后再通过电报传回京城之后,京城那边命令组建两个印度土邦骑兵团来到南非协助征服这里的部落。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印度半岛帝星落上
探险队在南非东海岸建立据点的事情除了参与探险队的人以外,没有多少人知道。
使节团在这一段时间经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孟买七岛。
孟买七岛本来也是一片落后的地方,后来葡萄牙殖民地占领了这里,九州军又占领葡萄牙人的孟买岛,将这里建设成了一个重要的港口。此地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葡萄牙人在此地打下了底子,而且孟买是重要的棉花、棉纺织品贸易地点。
殖民扩张的目的是获得原材料和市场,孟买殖民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棉花贸易地点,上千万德干高原的农民在为华夏乃至世界各地提供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