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今时今日的定位,凭的怕也就是这样的本事。她懂得如何奉承上意,从小就知道怎么伺候主子与从前的孝贤皇后、继皇后相比,她独特专有的本事,也就这一项了。”
顺嫔说着哼了一声,“我是怎么都学不会皇贵妃这个本事去,要不,我也该早得宠了。”
从泰山上下来,皇太后早就急吼吼扯了她的手去问她,是否已经在岱顶行宫得了皇上的恩宠去
面对皇太后那般殷切的神情,她有些无颜以对。
上回早在避暑山庄,皇上做寿那一回,已经翻了她的牌子去了,皇太后已然以为她得了宠;皇上后来也顺势晋了她的位分,让她成为了后头那些新人里唯一的嫔位去,就更是坐实了皇太后那猜测去。
如今她便也只剩下一条路只能说自己得宠了,决不能再叫人知道内里的实情去。
要不,皇太后对她的耐心又有多少
若她也迟迟得不着皇上的恩宠,那便会如兰贵人一般,虽然也都是钮祜禄家的格格,却怎么捧都捧不起来,终究叫皇太后失去了耐心去,转而另寻其他新人
这一晃,她进宫也已经五年了。五年实在已经是一个不短的年头,这也是皇太后试炼她的节点吧如果她再不得宠,皇太后怕是不会再给她一个五年去试炼了。
女孩儿家的青春有限,皇太后已是八十岁了,皇太后的寿数更是有限。
这后宫啊,是一个叫任何人都没福分耐下心来的地方儿。
故此她归途之上已是含羞带怯与皇太后承认,她在岱顶行宫也得宠了,叫皇太后放心。
皇太后自是乐得合不拢嘴,虽说矜持着,可是目光却也频频向她的肚腹挪移下来她只能扮作看懂,含羞垂首。
皇太后却欢喜地大笑,对她说,“赶紧给皇上再诞下一个小皇子,或者小公主也好,那你自可顺理成章地晋位为妃去接下来,便是贵妃,也是指日可待”
她面上娇羞而笑,用力压住心底的苦涩去。
不是她想要哄骗皇太后,事实上是她想连自己都给瞒住她麻醉自己,叫自己都以为自己当真是皇上的新宠。皇太后所说的那一切,都已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可是她又何尝不明白,皇太后不是能简单就能瞒得住的人,这后宫里又一向人多眼杂、个个居心难测。所以她要想维护住这个假相,眼下最该做的,就是弄假成真。
而想要得宠,她自知必得有人帮衬。不止皇太后,在六宫嫔妃里她也必须得有自己的人。
就像皇贵妃也有庆贵妃、颖妃等那一班人一样,她也得有自己的人脉去。
兰贵人自然算一个,可她不能只指望兰贵人一个去。
况且兰贵人这些年的位分一直走在“降了升,升了再降”的歧途上兜圈子,兰贵人自己还远没有得宠,那兰贵人又能帮得上她什么呢
照此说来,她若想真的得宠,就还需要另外的人手。
永常在是自己靠过来的,主动化敌为友,这自是她求之不得的。
永常在这回这般的使力,她既然已经得了收益去,自然应当投桃报李去。
“你说我能回报给永常在一点什么去呢”顺嫔盯着采薇,脑筋也是急速转动。
采薇垂首想了想,“永常在小主儿虽说出身包衣,可是她阿玛官职却高,故此她家里的日子必定不差。她需要的必定不是财物。”
顺嫔点头,脑海里将永常在之前说过的话又过了一遍。
“若说目下她最缺的,便是从前的贵人之位。她进宫这么多年,好容易晋位一次,却没想到这么快就降位回去了她心下,便也为此最为失落。”
顺嫔说着,心中已经有了主张。
“要让她为我所用,日后更加得力,那她此时最需要的、也是我还算有能力替她做到的,便是复了这贵人的位分去。”
采薇自也是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担心,“可是,主子,您又该如何才能做到”
顺嫔含笑莞尔,“我自己可做不到,我这会子还没能说服皇上的本事去。不过,我们这会子却有皇太后啊”
“她老人家相信我得宠,她自己又是到了八十岁这样的年纪去,便是有心却也无力再培植新人去,她唯有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采薇便也笑着道,“主子说的对”
顺嫔眸光轻闪,“那我难不成还从皇太后那求不来这么一个恩典去么凭皇太后今年这八十大寿的日子,为一个常在复位贵人,那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采薇望住顺嫔,“主子的意思是,要为永常在小主儿去求皇太后的恩典”
顺嫔轻哼一声,“那有何不可”
采薇顺势拍掌,“主子从未在皇太后跟前,为自己求过什么;这回怕还是第一次在皇太后面前张嘴,却不是为自己求,而是为永常在小主儿”
“主子这是何样的气度和胸怀想来皇太后自是更为中意小主儿您去”
顺嫔被说得越发高兴,这便起身走到门口去,“你咱们就趁热打铁吧,我这就去”
第2588章九卷51、朕会对她们好1更
四月二十一日,皇帝策试天下举子于太和殿前。
这是为国抡才的大典,再加上今年是皇太后八十大寿之年,这一年又有恩科之意。在考试的严肃里,又多了一分祝寿的喜气儿去。
这一科后来点出了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总第四名进士,乃是著名的“关东才子”王尔烈。
可是谁能想到,四月二十二日,尹继善遽然溘逝。
连皇帝都大为惋惜,下旨感叹:“今春东巡启跸前,见其精力就衰,时婴微疾。因令留京安摄,冀得速痊。每于阁章邮便,询悉病势渐增。特派御医诊视,谕其服药调理,以起沉疴,并令在家静养。不必力疾趋觐。”
“回銮后,时遣侍卫存问。知其日渐委顿,廑念有加。今闻溘逝,深为轸悼。著加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赏给内帑银五千两,办理丧务。并派皇八子前往奠醊。所有应得恤典,仍著该部察例具奏。”
在刚刚失去九爷之后一年,皇帝就再度失去了尹继善,两位排位最高的大学士相继的离世,叫皇帝也颇为黯然神伤。
回头想想,他自己也都年过六十。不是小九和尹继善走得早,而是他们这一辈人,都已大限将至。各人走得早一步晚一步罢了,终究谁都逃不过这寿数的安排去。
皇帝自己都到了这样的年岁,就更何况是今年已经要庆贺八十寿诞的皇太后去了呢
自从东巡回来,皇太后已经不止一次在皇帝面前提及要大封后宫之事。
这原本都是皇太后大寿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