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16(1 / 2)

d待会我和你喝几杯”

“啊,果酒”

曾瑾菡有点不乐意了,这不是她挑剔,而是这会的果酒根本不能下喉啊宋人酿造果酒的水平还真不咋地,又苦又涩。当然,这也是宋人舍不得放糖的缘故,也不舍得用粮食酒来浸泡,更加不知道果酒里面有种叫“单宁”的东西,是果子里苦、涩味的来源。当然了,就算宋人知道有这种东西,也无法消除,因为宋人根本不懂得制作甘油啊

然而,张正书却没有这种困扰。

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用顶级厨艺来酿造果酒,其实是很简单的事。

至于甘油这种食品添加剂,其实也不算难。就算是张正书这种文科生也知道,用猪油弄个皂化反应就能弄出甘油来。皂化反应张正书是知道的,但甘油怎么制备,就完全是系统的功劳了。不然张正书自己摸索,非得花好一段时间不可。之所以不弄肥皂,是因为之前张正书觉得大宋已经有肥皂团了,用猪油弄肥皂,其实根本不赚钱,反而亏钱。

想想,一斤猪油最多能出三块肥皂,而人家用皂荚做的中等肥皂才五十文一个,这已经是富贵人家用的肥皂了。哪怕张正书用的猪油不算值钱,但也要十多文一斤。而要用猪油做肥皂,需要用到氢氧化钠,也就是烧碱。当然,用草木灰强行熬制也是可以的,但是成品效果不好。要制作烧碱也简单,用食用碱和生石灰混水按照比例制备也就行了。三酸两碱中的两碱好办,难的是制作三酸。

弄出烧碱后,把烧碱倒入热油中,边煮边加入水,等看不见油脂漂浮起来才停止加热,接下来就是趁没有凝固的时候分离出来,加入香精,就成肥皂了。分离出肥皂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碱性废液。而甘油,就是从这种碱性废液里提取出来的。

碱性废液里怎么提取甘油呢

其实很简单,用盐析出来就行了,完全是个物理反应。盐析出来之后,再过滤一遍,就能得到甘油了。当然,这种甘油还是带有杂质的,还很臭,这就需要蒸馏来解决问题了。

折腾了好几日,才总算得到不算怎么理想的甘油,因为过滤得不够充分,还有点杂质在里面。

不够也没关系了,张正书知道了方法,完全可以工业制备了。

要知道,相对于猪油制造的肥皂来说,真正有大用的是这个甘油,不仅无色无臭,味道还甜。更关键的是甘油在工业上、医学、印染纺织、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妆品、制革、印刷、金属加工等等行业里,都有着重要作用。甚至还能用来制造炸药,这样的东西,简直就是神兵利器

可惜,张正书现在有了甘油也没用,只能用来做食品添加剂。

比如,放在果酒里分解破坏单宁物质,使得原本苦涩的果酒,变成清淡甘甜的上等美酒。

要知道,大宋的果酒量不多,而且难喝,价钱也便宜。往往三五文钱就能买到一壶果酒。而且这等酒,富家人是不屑于喝的,一般都是乡村酒肆里,穷苦百姓为了解一解酒瘾,才会买的酒品。但说实话,口感真不好,而且酒精度数太低,比喝药还难喝。

怪不得曾瑾菡会这么抗拒了,实在是这果酒已经是低端酒、苦涩酒的代名词,相当于狗肉,永远上不了宴席。

“放心,这果酒绝对好喝,不苦不涩,很很甜”

张正书也是舍得下本钱,不仅加入了甘油,还放入了大量冰糖。这样的果酒,在大宋可以说是独一份了。要知道张正书除了弄一个脚店推广厨艺之外,真正的用意是推广果酒。因为果酒不属于榷酒制度的,也不用交酒税,这就让张正书钻了空子了。

在加上,张正书想要把工厂建起来,那么酿酒厂是很好的选择,因为需要的劳动力很多。

不仅是酿酒,还有卖酒的,种果树的,制备甘油的林林总总下来,一个产业容纳下数万人,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有得就有失,张正书弄出来的这个果酒清冽甘甜,十分符合宋人的口味,热卖是必然的事。可不交酒税,那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这件事,还需要向赵煦禀报才行。没有强硬的后台,酿酒产业根本做不了。别看樊楼是汴梁城第一正店,每年卖酒数百万斤。可若是朝中没人,樊楼也是做不下去的。

更何况,张正书这果酒就是来抢夺市场的,已经和樊楼形成正面竞争了,要怎么处理其中的关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起码,要赵煦同意才行。赵煦不同意,估计张正书凭借个人能力,根本无法和樊楼竞争。因为对方不仅仅是生意场上的力量,还有官府的力量,这可不是什么公平的竞争。

当然,这些曾瑾菡都不知道,张正书没把这个念头告诉任何人,因为时间还不成熟。

“我才不信哩”

曾瑾菡虽然这么说,却还是按照张正书的吩咐,让僮仆取来了一壶果酒。

第两百五十四章:名菜

不得不说,张正书的厨艺是可以征服人的。

曾瑾菡看着张正书行云流水的动作,就好像在表演一项艺术一样。神乎其神的刀功,妙到巅毫的锅勺掌控力,还有那飘香而来的味道,无不让曾瑾菡沦陷进去。更重要的是,曾瑾菡饿了。她有些不太明白,似乎才吃过早饭没多久,怎么就会饿了呢

这就要说说宋朝的饮食习惯了,一般来说,宋朝这时候是不吃午饭的,只吃早饭、晚饭和宵夜。一日三餐,其实一开始只是宵夜而已。曾瑾菡也习惯了不吃午饭,可闻着张正书炒的菜,她居然觉得肚子很饿了,可见张正书厨艺的高超。

“这道菜是什么”

曾瑾菡稍稍掩饰了一下自己的食欲,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张正书也不虞有他,笑道:“你不是在写射雕英雄传吗,这可是里面的名菜啊”

“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桥明月夜和好逑汤吗”

曾瑾菡仔细一看,不正是这三道菜吗这“玉笛谁家听落梅”,是用五种不同的肉来做的,虽然不像射雕英雄传里面那样,是用“羊羔左肾、小猪耳朵、乳牛腰子、獐肉和兔肉”做成的,但也是用猪肉、羊肉、牛肉、獐肉和兔肉五种肉扭成一根肉条,然后放在炭火上炙烤。凭借着张正书登峰造极的火候控制能力,不仅外焦里嫩,上面涂着的酱料还飘着香料的香气,真的是惹人胃口大开。

“二十四桥明月夜”和书里的写的一模一样,张正书把一只火腿从中剖开,挖了二十四个圆孔,然后再用逆天的刀工,把豆腐削成圆球分别放入圆孔之中。等把火腿蒸熟了,火腿却弃而不食,但火腿的鲜味全都进入了豆腐里面。这中别出心裁的做法,也唯有张正书能做得出来了。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用火腿来做一道豆腐的,太奢侈了。当然,也不用怕这火腿没人吃,张家有那么多僮仆呢

至于“好逑汤”,就更加别出心裁了。花瓣、樱桃加上荷叶、竹笋,分别代指美人和君子,再加上斑鸠煮汤,正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果然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