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59(1 / 2)

d而寻常人脑袋里想着的,都是一团浆糊,别说化繁为简了,不化简为繁都偷袭了。

张正书也是嘴欠,问谁的脑袋里是一团浆糊,系统用毫无疑问的语气说道:“本系统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本系统在你脑子里,就没发现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全都是一团浆糊。”面对这么欠揍的系统,张正书当然是先关为敬了,不然还留着闹心啊顺带,张正书在脑里做出了树立中指的告别模式,还附送了一句:“去你大爷的”致以最诚敬的问候。

虽然不想承认,但曾瑾菡的天才毋庸置疑,张正书比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看曾瑾菡笔下的黄蓉就知道了,那简直就是她的化身,把她自己代入进去写,曾瑾菡竟然写得比金庸老爷子都要精彩得多。或许是写了黄蓉,曾瑾菡的性子都变得古灵精怪起来了,常常有出人意表的金句。

“郎君,这超市确实新颖,但若是被人学去了怎生是好”

曾瑾菡忧心忡忡地问道,她可不想看到刚刚开张没多久的超市,因为挤兑又倒闭了。

张正书笑道:“哪有这么简单,等他们琢磨透超市的运作模式,我们还有各种手段没使出来的比如,我们可以搞会员制度,除了打折商品以外,买任何商品都有九折优惠。还可以固定每月有一天是打折日,还可以搞试用试吃,买一赠一各类型活动。最终目的,就是打响招牌,让百姓认为我们的超市才是正宗的,其他的都是仿冒伪劣的”

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意识了,再加上独特的进货渠道,能做到张正书这么大手笔的,还真的没多少人。

等潜在竞争对手看到超市赚钱,弄明白运营模式的时候,估计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有两三个月,正宗品牌的意识足以深入人心。再加上报纸的宣传,恐怕竞争对手的生存土壤会很小很小。就算打价格战,也未必打得赢财大气粗的张家。

当然,张正书秉着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不会赶尽杀绝的,有竞争是好事。只有一些脑壳坏掉的人,比如持权凌弱的官商,比如只想做垄断买卖的将门,这些人才会对别人赶尽杀绝。据皇城司报告,朝中诸公已经不止一人盯上了“大桶张家”的产业,谁叫这段时间“大桶张家”这么出风头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教训是历历在目的,可张正书也没办法,他要做事,总不能缚手缚脚吧

“唉,只能见一步行一步了”

曾瑾菡也没想到,经营一个超市还有这么多手段,听得都两眼发光了:“那我们曾家的丝绸,是不是也能这么如打折销售啊,比如搞会员制度啊”

张正书想了想,说道:“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我建议还是把丝绸放到超市里售较好。而且不单止是售卖丝绸,还应该售卖丝绸的成品,比如丝巾、成衣、面巾”

“可我们也试过做成衣,没多少人来买啊”曾瑾菡对丝绸生意还是挺熟悉的,她之前还经常到布行去实地考察。这事连曾文俨都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的女儿是去买书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世界这么大

确实,这年头的宋人喜欢扯几尺布回去,自己缝制衣裳。没办法,这样省钱啊。但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这就有点划不来了。做一件衣裳,花费的时间颇多。而且,一旦手艺不好,缝制错了,还费布料。成衣就不一样了,风险已经免除了,只是价格稍贵而已。只要衣裳样式新颖,用料充足,还是有人买的。当然,这丝绸衣裳,一般都不是面向平头百姓的,都是达官贵人才买得起。

这就需要舆论导向了,把“潮流”的风吹起来,才能吸引高质量的顾客来体验新颖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超市其实是一件统筹所有资源的事,颇费精力。

最关键的是,还是要引领潮流,如果不把潮流这股风吹起来,不管是超市还是其他的新兴事物,都有夭折的危险。

好在张正书创办了报纸,只要操作得当,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曾瑾菡已经在期待了,张正书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女人对逛街这件事,有着天生的乐趣

更想不明白的是,曾瑾菡居然提了个要求,要在超市里摆一个首饰的档位。

张正书怔怔地看着她,要不是张正书早就试探过了,曾瑾菡确实不是穿越者,恐怕张正书还真的以为找到知音了。

“为什么要弄一个首饰档位”

张正书觉得曾瑾菡的提议很不错,就是要雇佣多几个服务员看着罢了。

“就是直觉有些首饰更好一些”曾瑾菡理所当然地说道,“郎君都说了,进超市逛的人,会不知不觉间就被超市里面的东西所吸引,最后也会不知不觉间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就想,女子都是喜欢首饰的,若是男子惦记自家娘子的话,说不定就会买下来了”

“天才啊”

张正书赞了曾瑾菡一句,这句赞美确实是发自肺腑的。“这就叫冲动型消费了,和货物的摆放也有很大关系。至于姝儿你说的首饰,是用来吸引顾客眼球的,所以要摆放在一楼显眼的位置。越是可有可无的货物,就越是要摆放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因为顾客的心理,进了超市就会往里面走的,不逛完一圈,他们不会出来。所以销量大的货物,就要摆放在二楼,最好在最后的角落里。当然,像饴糖、蜜饯等货物,可以放在收银台旁边。顾客在结账的时候,见到有这等好吃的东西,说不得也会一个冲动就买了下来”

曾瑾菡听得如痴如醉:“郎君,你怎么这么能把握人心”

张正书一愣,然后才苦笑道:“这个道理不是我悟出来的,而是”好吧,这种经营超市的理念,只要后世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但具体是谁总结出来的,还真的就不太清楚了。“这么说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到最后,张正书不得不把红楼梦里的名句给搬出来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好诗啊,郎君,这是你写的么整首诗呢”曾瑾菡眼里的崇拜意味都快要溢出来了。

张正书的虚荣心开始膨胀了,没办法,被一个美貌如花的天才少女这么崇拜着,哪个男人不虚荣

“额,不是一首诗,而是一副楹联罢了”张正书这个文抄公,也有抄不了的时候啊

好不容易把问题宝宝一样的曾瑾菡送回去了,张正书才松了一口气。

“呼”张正书心道:“不容易啊,要镇服一个天才,那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都是因为曾瑾菡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强到张正书都有点望尘莫及的地步。原先张正书还不相信这个世上有这么聪明的人,但现在看来,老天确实很偏爱某些人。不仅给她们美丽的外表,还给了她们聪明的头脑,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

就在张正书长吁短叹,要走回京华报社的时候,迎面撞见一行人。

“张小官人,别来无恙啊”

张正书一愣,因为夜晚光线的问题,他一时间瞧不清楚来人是谁。

不过,张正书也不怕有什么拦路抢劫的,后面跟着两个皇城司亲事官呢,再说了,张正书现在也“今非昔比”了,打不过还不会跑吗

待得那人走近了,张正书才张大了嘴巴:“你怎么出来了”

不消说,这就是大宋的皇帝,赵煦了。

赵煦叹了口气,说道:“大内很闷,我想出来走走”

张正书忍不住吐槽道:“世界那么大,你怎么不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