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65(1 / 2)

d的东西。天气好了,还得把书拿出来晒晒,免得发霉了。来财的书童,做得其实挺称职的。农家子出身的他,虽然脑子不算灵活,但干起活来兢兢业业,没什么大错。更不会像某些“聪明人”,喜欢偷工减料。其实,来财这种性子最适合管理作坊,偷奸耍滑的人是管理不了的。自身都不正了,怎么管理其他人

“来财啊,你到了作坊,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去服务工匠的。所以,技术问题你要懂,甚至要做得比别人好,别人才能服你,知道吗”张正书忍不住耳提面命了一番,就看来财听不听得进去了。

来财哽咽地说道:“小官人,以后小的不在你身旁,你要记得及时添衣保暖,千万别着凉了”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懂得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了,别耽搁了时候,你快些回去吧。对了,这里有封信,你交给管家。”张正书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来财。来财接过信之后,恭恭敬敬地拜了拜张正书,才离开了报社。

“来财是一个,还有谁能培养呢”

张正书开始头疼了,他的作坊这么多,肯定要培养一批管理者才行的。“算了,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在技校里遴选吧或者让学生们自己选,是想当管理者,还是想当工人”如果作坊管理不到位,那么升级成工厂,甚至是大工厂,那肯定是问题多多的。现在张正书有感觉了,哪怕一个人再强,他也改变不了一个时代。但是,如果有数千个,数万个一样的人,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

来财离开了,走得挺彻底的,连衣裳什么的都带走了。

这导致曾瑾菡来报社“上班”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你的书童呢”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我给支走了。”

“啊”

曾瑾菡不敢相信,“你把他弄到哪里去了”

“我让他去学习怎么管理作坊了,接下来我有一个重要作坊交给他。”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必须要用一个信得过的人。”这不是开玩笑的,看看后世国企就知道了,为什么领导都是行政级别的还是不是“自己人”一样的道理,留给其他人,张正书不放心。最起码,掌握在自己手中,张正书就不怕有人贪污。

不是开玩笑的,别以为将门就不会贪污了,将门那些丘八贪起来更加没底线。

要是落在文人手中,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正,如果是张正书管理的话,财务肯定是要重点管理的,绝不能假手于人。记帐方式要用借贷记账法,任何钱都要走账面过,不留一丝漏洞。不这样严格管理,别说是蜂窝煤作坊了,再大的作坊也一样会倒闭。

最关键的是,要生产和销售分开。

张正书决定把销售的任务交给皇城司,一来是帮助王庆弄点功绩;二来是要借助送蜂窝煤的掩护,挨家探查情报;三来嘛,张正书相信皇城司不敢贪污皇帝的钱,除非他们不怕死。最关键的是,一旦皇城司退下来,也是要到蜂窝煤作坊里去的。要是贪了卖蜂窝煤的钱,岂不是在断自己的后路

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要怎么做。更何况,皇城司也是有其中一份收益的。凭借着这份收益,皇城司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完全没必要铤而走险。最关键的是,账目要做好。好在此刻技校里已经培养了不少记账人才,也不怕临时临急找不到“账房先生”。

“来财去管一个作坊”

曾瑾菡被吓到了,“他能行吗”

“原先是不行的,但经过学习后,应该能行了。”张正书笑道,“没有人是天生就会的,都要学习才行。”

曾瑾菡点了点头,突然俏皮地说道:“那郎君为何不学习我还想着做一个进士的妻子哩”

张正书一愣:“你希望我去考科举”

曾瑾菡展颜一笑道:“看你被吓成这个模样,我是说笑的。你这人啊,好生惫赖,哪里做得了官要是你做了官啊,那百姓就倒大霉了。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的,百姓被你支使得团团转,非得怨言大起不可。到那时候啊,你被贬到崖州就惨了”

不得不说,曾瑾菡太了解张正书了,一旦张正书做了官,他肯定要把衙门的结构重新调整,弄出一套最高行政效率的班子来。然后,还会带领着治下百姓创富,但项目是一个接着一个,恐怕百姓真的受不了。最后,张正书还会竭力打击恶霸势力,说不定还会逼反一些人不管怎么看,张正书的手段都是很强硬的,不会婉转的来。这样的官,不闹出事来都算菩萨保佑了。

看看包拯就知道了,这个酷吏去到哪里上任,哪里的乡绅乡缙就把他恨得牙痒痒。而且,就算在朝中,包拯都要闹出一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比如说,包拯曾经建议,加重对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限制皇权。还要废黜有贪渎记录的官,从此不得再做官。遴选郡守县宰的时候,对于纳粟、蒙荫等途径做官的,要考核试用才行。这也就罢了,包拯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但包拯最厉害的,还是他上奏说“檀渊之盟”不可靠,不是抵御辽国的计策,应该要加强操练军队、挑选能战的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

“岁币”可以说是宋朝的基本国策了,包拯居然敢反对。甚至,连崇文抑武的既定国策他都敢批驳,还有什么是包拯不敢做的

要是张正书做了官,恐怕他做得比包拯更出格。

然而,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宋仁宗,能包容这么出格的包拯。更别说,比包拯激进得多的张正书了。

“那是,我要是做官,恐怕不到三天弹劾的奏疏就堆满官家的龙案了。”张正书开玩笑说道,“还是不做官好,一身轻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了,你不是想去看超市建得怎么样了吗我带你去看看”

曾瑾菡一听,已经欢呼雀跃了:“那快走吧”

没错,她已经等不及了,甚至还想超市明天就开张,她好去尽情逛一逛。

“顺便去一趟你家的塌房,听闻船队已经回转汴京城了,不知道带了多少货物回来。”张正书打起了算盘道。

曾瑾菡自然是没意见了,她甚至还要求说,她看上的东西要拿走。张正书自然是应允了,不然还能怎么样不过,曾瑾菡也是有好建议的,甚至张正书都没想到:曾瑾菡提议要把布偶放在货架上售卖,肯定销量很不错。

张正书也是感慨,如果不是知道曾瑾菡是个土生土长的宋朝人,他还真的以为曾瑾菡也是穿越者了。不是穿越者,能想到售卖布偶,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要知道,布偶在哪里卖得最好就是在商场里。商场的货架上,摆着几十个布偶娃娃,别说小孩子了,就连女人都未必能逃得过它的诱惑啊

“果然,天才是不能用寻常眼光看待的”张正书觉得,如果曾瑾菡是把他的招数全学了去,说不定做得比他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