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是疯了罢”马车夫掀开车帘,有点慽慽地对张正书说道,他甚至想弃车而逃了。奈何此刻已经被“群情汹涌”的村民们围住了,马车夫想逃都逃不掉。“小官人,你是不是做了甚么伤天害理之事还是抢了别家的小娘子啊”
张正书满头黑线,沉着脸说道:“我是那种人吗”
“我相信小官人你不是,但他们得相信才行呐”马车夫也是知道的,他随着张正书从李家村到张家庄,再从张家庄到汴梁城,张小官人做的事他都知道。在马车夫眼中,张小官人待人和善,只要你不犯错,就绝不会受罚好像是在说废话,但其实不是的。在宋朝不少大户人家里,僮仆是根本没地位的。甚至有些心肠狠毒的主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动辄呵斥,甚至毒打,根本不拿僮仆当人看待。对比看来,张小官人真的可以算得上宋朝好主家了。
可正如这马车夫所言,他知道有什么用啊,这些村民不知道啊万一他们被人教唆,围住了张小官人要闹事,那么马车夫和张正书就是说破嘴皮子都没用。愤怒起来的村民们是根本没有理智的,他们只会让怒火冲昏了脑袋。要不然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揭竿而起了,这些村民大多是不识字之辈,被人教唆教唆就会造反的了。相比起造反,围住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这都算啥事啊
张正书也知道了,想逃是逃不掉的了,除非纵马伤人。
可一旦伤人,就更加激愤民情,那时候更加难以收场。没办法,张正书只能掀开车帘,强自镇定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们,我张正书在这,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要赔偿也好,要说法也好,我都能给。现在我只求你们冷静点,千万要冷静点,不要激动,不要动手”
张正书的声音传开之后,领头一个壮汉说道:“小官人甚么话,张家待我等极好,我等为何要动手”
张正书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不是感动,而是给吓的:“那你们为何要围住我啊,我的小心脏受不了这个刺激啊”
“小官人,俺们是过来求你的”
这些村民七嘴八舌地说道,听得张正书一头雾水。
不过既然没有了生命危险,张正书也渐渐稳住了,一副装腔作势的姿态:“都静静,都静静,找一个能说得清楚的人来,不要各说各的”等这些村民都安静了下来,张正书指点了先前那个壮汉说道:“你来说”
这个壮汉有点腼腆,挠了挠后脑,憨笑了两声才说道:“小官人,俺们是看到李家村那些村民都能月入几贯钱,所以想过来求小官人你能招俺们做工。论力气,俺们有力气;论技巧,俺会打铁,俺还会种田,会使牛使犁”
张正书越听越不是滋味啊,叫你说事情,你倒是推销起自己来了。不过,张正书也算是明白了,这些张家庄的村民是看到李家村的村民活得滋润,心里不平衡了。也是,能“轻轻松松”月入两三贯钱,不比起早贪黑种庄稼来得轻松些能轻松赚钱,谁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啊
果不其然,周围的村民又开始起哄了:“小官人,俺会木匠活”
“俺会织席、苇编”
“俺会养猪、养羊,小官人,雇俺”
“小官人,选俺吧,俺会打井”
“俺会制伞”
“俺会硝制皮革”
第四百一十四章:有前途的工作
好嘛,村民们争相恐后的场面,乱糟糟的活脱脱像个菜市场一样。张正书也就听了个大概,有点震惊地看着这些其貌不扬的村民们。三百六十行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得到,这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应该这样。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宗族社会。宗族社会里,排外是隐藏属性。既然排外,就要自给自足了,那么整个村子里能找到大部分市面上找得到的行当,似乎也很正常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可不是说说而已。中国人是真的可以做到,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能保持先祖延续了几千年生活方式。哪怕是在后世,也有一些贫困山区的人延续着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甚至连外面的世界都没看过。
看似很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寻常的事。一直到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塌小农经济,很多中国人才开始知道外面是个怎么样的世界。不然的话,中国人最大的活动范围,还只是在方圆几里到方圆几十里之内。
当然,小农经济之所以这么稳固,是千百年来形成传统,几成定律了。要改变这样的经济结构,就必须许之以厚利。还是那句话,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要是没土地的农民看到有更好的出路,他们还会选择做佃户吗
如果地主没有了佃户,那么土地价格是不是就开始下跌了
土地价格下跌之后,寻常农户都买得起地,天下的矛盾是不是就缓解很多了
如果说,土地兼并是大宋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那么现在大宋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可以预见,即便二十九年之后金兵不打来,再过得百十年大宋也会从内部瓦解的。但如果按照张正书的计划,却能把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化作生产力,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发展。
工业实力上去了,经济上去了,要是大宋能有点出息,弄出个不弱的军队来,那天底下还有谁是大宋的对手
辽国西夏女真高丽还是交趾统统都要被大宋横扫
然而这只是美好的愿望,张正书现在还看不到路在何方。不过希望还是有的,看到张家庄这些汉子就知道了,许以厚利确实可行
“诸位父老乡亲,请静一静”
张正书不得不提高了声音,“大家莫要着急,若是我雇工,必然先考虑大家的。不瞒诸位,我的作坊已经开始扩招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李家村看一看。具体事项,不是我在负责的,能不能进去还得看个人”
张正书之所以能这么潇洒地做一个甩手掌柜,完全是因为制定的规划好。早先,张正书就严密制定了规划,发展到什么阶段需要多少人。技校又不断开始培育人才,已经有不少工匠经过技校的培育,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水平了。把他们洒出去,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有了这样的人才,做什么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