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92(1 / 2)

d大量资金扶持材料产业。

想想看,同样的一件东西,工艺都没啥区别,甚至中国比外国还要严谨。就因为材料不过关,核心零件只能用外国的,还要给高昂的专利费。

不过,既然张正书穿越回到了古代,那么提前发展一下科技,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只是别人对张正书这么做有点不理解,特别是那些工匠,满带着疑惑问道:“小官人,你定价这般高,有谁会买又有谁肯花这钱”没办法,这些工匠之前基本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哪里知道社会上流的达官贵人是什么个状况。以张正书的了解,这些达官贵人是有钱都不知道怎么花。

所以附庸风雅强说愁,玩金石的有,玩奇石的有,玩字画的有,玩古董的有个中晓楚自然是宋徽宗了,玩着玩着,把江山都玩丢了。可以说,一旦张正书弄出个奢侈品的定位,恐怕那些钱多得没地方放的达官贵人们,就好像苍蝇闻着额,那啥一样蜂拥而来。

果然,只有熟知达官贵人心理的郭骞表示赞同:“小官人,贫道认为可行,且大有可为”

张正书心道果然,然后嘴上哈哈大笑道:“不错,还是郭真人了解那些文人士大夫,乡绅富贾的心理啊”

郭骞苦笑一声,不觉得这是什么光彩事情。当年他也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做了那神棍。但做神棍也是要本事的,比如洞察人的心理,要不然怎么哄得那些达官贵人,富贾巨绅心甘情愿掏钱呢当然,还要审时度势,比如在事情败露之后要懂得逃跑,不然被人抓住了,说不定就是一顿胖揍。

还是做工匠好啊,在李家村,不愁吃喝不愁穿住,甚至赚得比行骗做道士那会还要多。做神棍,也得等机缘的,有时候一个月好几单生意,有时候大半年都没有一个雇主。现在就不同了,每月固定有钱拿,而且工作也不算辛苦。就是做工的时候要戴着什么防毒面具,让他很是苦恼他的胡子太长了,防毒面具遮不住他的胡子啊

“啪”

张正书一拍大腿,“决定了,你们大力生产,先定个小目标弄他个十辆马车一辆顶级的,三辆高级的,三辆中级的,三辆低级的。对了,还要多弄一辆顶级的,送到张家去给我爹。我呢,就在报纸上广告宣传这个奔驰牌马车。”

“奔驰这个名字起得好”郭骞抚掌说道。

“车马疾走驰骋,寓意深刻啊”这几个工匠也是拍手称好。

张正书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了他们的称赞,反正抄得多了也就心安理得了,谁叫德国人还没弄出奔驰汽车呢,这就不怪张正书用这个名字了。“要是让那些达官贵人自己前来定制就好了”张正书心想道。

想是这么想,但张正书知道宋朝人的特性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见到真实马车,没感受到四轮马车的舒适性与便捷性,他们是不会掏钱的。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发布会了,让那些达官贵人免费体验一把四轮马车的“先进性”。或许,还能顺便再搞一个拍卖会张正书知道,宋朝的达官贵人,富贾巨绅是绝对不差钱的。他们差的只是一个奢侈品,身份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富贾巨绅,他们有钱,可是满大街都穿着绫罗绸缎,喷着香水,哪里体现得出他们的有钱来呢

看看后世就知道了,如果一个人开着兰博基尼,开着法拉利,不用说,他百分之九十是有钱人。可如果一个人只能骑着小电驴,那他有钱也有限,最起码他是买不起兰博基尼,买不起法拉利的。

如果这个弄好这个噱头营销了,树立起一个奢侈品的概念,还怕那些富贾巨绅不买账

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购土地

“不过,万一我未来老泰山也要一辆怎么办”

张正书有点头疼了,“要不以出厂价给他吧,送是不可能的了,曾家船队都要我给钱才能用,我收他一个出厂价也很合理吧在商言商,更何况这马车的工艺那么高端,没理由送人啊”

心中有了定计的张正书,便吩咐那马车夫掉头送他们回李家村。

就这么一会,马车已经跑出了老远一段距离。

感受着类似漂移的转弯,张正书感慨道:“科技改变生活啊”

“小官人,那旧马车怎生是好”

那些工匠问道,他们现在是动力十足,知道了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是这么有用,还能赚大钱,他们岂能不兴奋小官人赚钱了,才有钱给他们发工钱啊要说他们有嫉妒吗估计是没有,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清楚,赚这个钱的前提,首先是投入几万贯钱去弄一个弹簧,一个车轮,还有什么轮胎。就算是马车车厢,也要数十贯钱去订做。这么高昂的成本,不是他们能负担得起的。所以他们也很清楚,为什么张正书是东家,而他们是工匠了。

“旧马车留在技校了,让那些学童好好对比一下,新式马车和旧式马车的区别。如果可以改进的话,我重重有赏”张正书跟他们挥手告别,“快些再造出多几辆马车来,再琢磨一下,容易坏的地方,尽量用钢铁代替。这辆马车,我先拿去用了。”

心情大好的张正书,似乎已经看到了大宋工业崛起的迹象。不过他也清楚,这是因为有他这个穿越者在,提供了创意和经验。不然的话,即便是小小的弹簧,估计没个百十年都不一定能弄得出来。工业崛起言之尚早啊

“小官人,如今去哪”

马车夫放慢了车速,行走在还算宽敞的官道上。

“去中牟县。”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他在来之前就看过开封府地图了,知道中牟县在金水河附近,也算是交通便利之处。关键是离开封府也不算远,在那里建起作坊,进而弄成一个卫星城,似乎也大有可为。

“小官人,这天色已晚啊”

马车夫有点惊讶地说道,确实,如果从李家村赶到中牟县,那怕是在日落前是赶不回来了。

“没事,莫非你怕星夜赶路”

张正书在车厢里,毫无担忧地反问道。

“这倒不是”作为一个马车夫,星夜赶路那是家常便饭的事。

很明显,这个马车夫还是小觑了驱动到极致的四轮马车,有了轮胎的车轮,再加上合理的设计,这四轮马车的速度简直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中牟县离李家村,路程有五十多里地。可在马匹疾跑、慢跑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赶到了中牟县。

“小官人,这马车实在是太快了罢”

马车夫有点惊讶地看着坐下的马车,不敢置信地说道。

张正书却早在意料之中,要是没能提速,那他为何要弄四轮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