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13(1 / 2)

d的刺客,有四样,那就是国士了。

“一个人刺杀使团,还能全身而退”

别说周铭了,曹锟都觉得这张小官人不太靠谱。

“如果是常规手段,那自然是不行的。”

张正书也知道,一个人的武艺再强,也不过几人敌罢了。双拳难敌四手,一旦被围,那绝对逃不出生天的,最多拉几个垫背的罢了。

有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周铭也曾听张正书说过,他有法子刺杀辽国使臣后全身而退。当时周铭以为只是开玩笑的,自古以来,哪一个刺客陷入重围是能逃脱的辽国使臣出使,肯定有不少护卫左右护着,能刺杀成功都不错了。所以,周铭找到的,乃是死士,已经打定主意杀身成仁的那种。

但现在看起来,这个张小官人没有在说假话“那不常规的手段是”周铭果然是人才,一下子就明白了张正书的意思。

张正书指了指地上的陶罐,说道:“这便是了。”

“陶罐”

周铭和曹锟异口同声地疑问道。

“这可不是普通的陶罐”

张正书神秘地说道。

周铭翻了个白眼:“我当然知道不是普通的陶罐,上面还用纸封口了。”

曹锟却大笑道:“小官人真知晓俺的心,知晓俺喜欢喝酒,这是专门用来给俺壮行的吗”说罢,就要去摸那陶罐,“咦,上面怎么有一条绳子”

“别动”

张正书吓得拔腿就跑,他生怕曹锟拉了那根绳子,说不定他就稀里糊涂又挂了。这下真的是躺枪,哦不,是躺雷了。

“”

曹锟吓得不敢动,周铭也连忙退了两步,但他们想不到张正书居然会这么夸张。

“小官人,你要去哪”

周铭脸有点黑,这个小官人也太没胆了吧二话不说就一溜烟跑出了数百步远,有这么可怕吗

“我突然想起家里煮着汤没关火,我先走了”张正书真的有点怕,那可是十几个陶罐啊哦不,那是十几个足量的黑、火药地雷啊,爆炸起来,足够让方圆十丈之内人畜、虾蟹、虱子都化成飞灰咳咳咳,夸张了点,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黑、火药也是能炸死人的,更何况那土地雷里还埋着足量的碎铁片。这些碎铁片在剧烈的爆炸之中,都足够把人撕裂成碎片了。

这两人太恐怖了,张正书觉得离他们远点,不然真的成了冤死鬼。

“小官人”

周铭哭笑不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跟错人了,这张小官人好像不太靠谱啊

“咳咳,你们保证不轻举妄动,我就不走”张正书也老脸一红,不过在小命面前,还是安全最重要啊

“曹锟,我们还是退后几丈吧”

周铭无奈,只能拉着曹锟退后了好几丈,张正书才慢慢地踱步回来。“你们太不稳重了,乱摸东西是会死人的,你们不知道吗”张正书一边吐槽一边说道,“我要是英年早逝,肯定要被你们拖累。你们千万别小看这东西啊,爆炸起来,威力无穷的,足以开碑裂石”

周铭和曹锟自然是不相信的,世间哪里有这等武器。

也是,张正书知道北宋这时候虽然已经有了火药武器,但是火药的威力嘛,不提也罢。比如,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称之为“火药箭”;还有就是什么蒺藜火球,其实就是抛石机的炮弹。在圆球外表布满锐利尖刺,用许多铁刃碎片,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一丈许,外以纸并杂药敷之,又施瓷胎外壳,均有逆刺,用抛石机或人力抛出或者埋藏放置在敌人阵地上,引爆炸裂后,铁刃碎块四射,杀伤敌人。后来,宋朝再以铁制外壳,造出威力更大的“铁蒺藜”、“震天雷”、“铁火炮”等爆炸力更强的兵器。

等到几十年后的南宋,又发明了“突火枪”,也就是后世滑膛枪的雏形,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一百五十步。但杀伤力嘛,就不谈了。

张正书很怀疑,历史上蒙元使用的回回炮之所以威力那么大,连坚固的城墙都能打碎,用的就是“震天雷”火药武器。

“你们不相信你们见识过火药吗”

张正书叹了口气,果然跟古人谈论“黑、火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无知者无畏啊

“火药小官人你是说火药箭吗还是蒺藜火球”

曹锟是个亡命之人,对火器也是有认识的。因为在宋辽边境,宋朝的城池上装备得最多的就是这些火器。北宋这时候,火药的制造已是国之大事,管理规范,规模宏大,分工细致。仅军器监就雇佣四万多工匠,下设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火作生产火箭、火炮、火蒺藜等等十一个大作坊,每日生产弩火药箭七千余支、弓火药箭过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两万支。

第四百七十章:惊天动地

普通宋人百姓也知道火器,但对于火器的威力,其实不太认同的。好像蒺藜火球这样,其实爆炸的威力,最多也就两米方圆内有杀伤力而已,其余的,居然是靠火药催动的毒烟杀伤人的。毒烟的配方呢,则是有草乌头、巴豆、砒霜、桐油、竹茹、小油、麻茹等等,配以火药,这样的毒烟人吸进去后,口鼻流血,最后中毒而死,算是化学武器的鼻祖了。

也就是说,蒺藜火球其实就是威力更大的毒烟球,也算是升级版本了,aoe伤害特别足。要是风向对的话,甚至比单纯的火器更加有杀伤力。

可惜,大宋因为铁器质量不行,本来已经发明了火炮霹雳炮,已经跟后世的土炮威力不相上下了,可惜因为炼钢技术太差,制造的炮筒耐受不了高温,于是经常发生爆膛,造成士兵非正常损耗太大,以至于被宋朝雪藏了。不仅仅是北宋这时候的霹雳炮,甚至到了南宋时的火龙出水,也就是被后世吹嘘得神乎其神的火药利器,也经常炸膛,只能在小范围内制造,还得像春秋战国时铸名剑一样精心打制才行。

这是隐藏版本的霹雳炮,至于使用的霹雳炮,则还是投石机抛射的炮弹,而且还是开花弹。可见,此时宋朝对火药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很深的地步了。

所以说,宋朝不是没有黑科技,相反大宋工匠掌握的火药技术早已笑傲天下。可惜,朝廷上下对武人、对火药武器都忌讳莫深,以至于雪藏了威力极大的火器,生怕武人起势了。还怕民间也掌握了火药技术,用来对付朝廷。再加上材料不过关,火药再厉害也发展不起来啊铁与火,才是终极武器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