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43(1 / 2)

d谈中记述了就记录了这一方法:“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汉人善于发现规律,却不善于总结,也不善于深究。这其实也是儒家的根源,毕竟儒家只讲究圣人之意,只顺圣人之言,至于深究天地至理对不起,没兴趣,他们还得去做官呢,哪里有时间鼓搞什么天地至理

可以说,像沈括、李诫、苏颂这等又是文人、又是科学家的存在,是少之又少。毕竟不是所有儒者,都对这些感兴趣的;也不像这些科学家这样,能聪明到去深究天地至理。

瞧瞧孔子对两小儿辩日的态度就知道了,他可是从来没想过这种“简单”的问题,孔子的全副心思,都在“复周礼”、“宣仁德”这件事上,哪里会去思考什么天地至理。要是道家、墨家去思考还差不多。

“原来如此,郎君,你懂得真多”曾瑾菡也发现了,虽然她的未来夫君对孔孟之道、经书大义不甚熟悉,但是这些“旁门左道”却好像能随手拈来一样。更厉害的是,张正书往往能把这些“旁门左道”升华成了不起的产品,卖出个大价钱来。

说实话,曾瑾菡也曾想过在成亲之后“辅导”张正书攻读诗书,考个进士光耀门楣。可随着张正书的摊子铺开,曾瑾菡也瞧出来了,张正书志向不在官场,而是在作坊。别看张正书很多时间都在“京华报社”里,可他在书房里一拍脑袋就一个主意,还极其有可行性,这就非常惊人了。看看李家村的那些个作坊,不知不觉间已经招工千余人,而且还因此形成了一个集镇,极其繁华的集镇,这就是张正书的本事

想想看,有哪一个地方官,能在半年时间让治下的州府县乡从一个平庸之地,一跃成为繁华不输大城镇的所在

没有吧

可张正书就能做到,而且他说了这只是虹吸效应而已,按照原话来说,就是李家村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对发展要素有更大的引力。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李家村的人有钱了,自然要消费的,于是自然而然的,李家村周边的城镇就盘活了。

“这只是作坊的效果之一罢了”这句张正书的原话,虽然语气很平淡,但透出的自信却是让曾瑾菡最动容的。男人没有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不能没了自信。自信不是自大,而是出自对自己的认知,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对未来,对自己有信心。

而这种信心,是能感染人的。

比如曾瑾菡,就被张正书的自信感染了,她也认为张正书的愿望将来肯定会实现

第五百三十七章:一丝不苟

“这有什么,你夫君我有大把本事,你可得一一去发掘啊”

张正书开始大言不惭地说道,自顾自地臭屁起来。男人嘛,在喜欢的女人面前就得装那么一下,不然的话一辈子都白活了。就好像前一世张正书打篮球一样,没错,前一世他长得不算高但也不算矮,篮球技术嘛,不算好也不算差,虐虐小朋友是没问题的,一米六的篮筐他能暴扣好几个。但对上高手,他肯定是要吃败仗的。平时打打也没啥,反正张正书前一世也不是怎么喜欢运动的。可一旦暗恋的女神来看球了,张正书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球到了他手中,基本就不想传出去了,各种骚包的技术都要拿出来“秀一秀”好吧,被盖的几率大一点。不过没事,球可以不进,但是姿势一点要帅。至于女神能不能理解男生眼中的帅,张正书是不管的了。

虽然时空不同,但张正书的心境是一样的,不管结果怎么样,先装了逼再说。

听了这句话,曾瑾菡掩嘴偷笑起来,也没反驳,而是自顾自地挽起这个手袋来。

不得不说,女性对于美的领悟能力,绝对是超过男性一百倍的起码,曾瑾菡就比张正书有天分得多。虽然是第一次挎着这个手袋,但是这姿势就是有种无法言喻的优雅,大方,自信,以及脱离凡俗的清新亮丽。

一袭白衣,再挽着一个白色的手袋,上面淡蓝色的兰花,显得很是小清新。

如果再撑上一把油纸伞,曾瑾菡的出尘气质完全就烘托出来了。诚然,曾瑾菡的容貌不算惊艳的那种,而是类似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秀外慧中。那也得看和谁比,比那些行首美妓固然比不上,可也因为气质出尘,绝对能赚不少回头率的。

张正书点了点,心中说道:“这才是娶妻的典范啊,要是娶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妖精回家,这后院还能安宁不起火都是菩萨保佑了”虽然来了宋朝半年了,可张正书还是没习惯宋人的思维。狎妓出游是雅事,男人风流是本事,这狗屁逻辑,却在宋朝被习以为常了。可背后有谁知道,是多少丫鬟、养娘、侍妾的辛酸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年头之所以女子要委曲求全,是因为她们在世界上离开了男人就生存不下去。最起码,那些丫鬟、养娘和侍妾确实是这样的。

但张正书给了她们一个指路明灯:女子也能通过做工来养活自己

一旦女子能赚钱了,她们肯去做那些下贱的事么

没人会心甘情愿糟蹋自己的,只要有一条明路,谁不想走

张正书摇了摇头,把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抛诸脑后。

“现在要不要出去逛一逛呢时近年关,街上可热闹了”

张正书可是憋着坏,要拿曾瑾菡做活广告呢。今天恰好是庙会,又快过元正日了,也就是后世的春节,街上的行人岂会少了再加上宋朝的东家也不是那么无良的,这么重要的节日,他肯定会放一天半天假,让大家出来备备年货。

除了大相国寺之外,就属东水门外的“家乐福”超市多人了。

“家乐福”超市曾瑾菡最近天天去,用她的话说,去看看也是安心的。张正书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到底对逛街是有多执着,才会想着守着一间超市看别人逛街啊幸好超市是有导购员的,再加上宋朝这时候还算“民风淳朴”,没有偷盗之类的事情发生。曾瑾菡也不好意思监守自盗,不然的话,“家乐福”超市里的东西能剩多少还是未知数。饶是如此,每日关门结账之后,曾瑾菡都要拿着好几两银子,从超市里带一些东西回来。张正书也能理解,都站着看别人逛一天超市了,终于能自己下手了,这事能怪她吗

或许这就是成就感积累大法吧,反正曾瑾菡挺满足的。

“还去逛啊”

这连日来天天逛超市,曾瑾菡也是有些烦躁了。

要知道,一份工作第一天可能是新鲜感,第二天可能是充实感,但是熟悉了之后,第四天、第五天那就是枯燥感了。人是很奇妙的,人心更就奇妙。就好像曾瑾菡,已经对逛超市没啥乐趣了,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怎么,逛腻了”张正书也觉得好笑,这可不太像女人的口吻啊一般来说,这句话都应该是男友说的。

“不去了不去了,家乐福那里太大,走得脚都酸了,你也不心疼一下人家”

曾瑾菡原本是撒娇的,可说着说着,真心觉得委屈了,眼眶一红,一滩清泪就要滑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