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02(1 / 2)

d种植三季稻两季稻已经是翻倍了,那三季稻呢

三倍

粮食翻了三倍

有这样的粮食出产效率,那会增加多少工业人手

工业人手一多了,作坊还会少吗

农业和工业,本来就是

相辅相成的。所以,想要发展工业,必须先让农业发展起来,解放出更多人力投入到工业当中。如果像后世苏联那样,农业都没弄好,就是一味发展重工业,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苏联的解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当一个国家的百姓,连吃饱饭这么个基本要求都是奢望,那么这个国家还怎么维持即便勉强维持,那也是离心离德的。

换句话说,苏联是偏工业轻农业的反面例子;而中国的宋明清三朝,都是偏农业而轻工业的反面例子。

农业和工业,就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都会跛脚,想跑都跑不快。

就好比后世很多人对米国的印象是:超级大国,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米国的农业也是一样的发达,甚至米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是农产品可见,农业和工业,必须要同步发展才行

张正书就是出于这个理念,提前叫人过来布局了。

这不,连苏熙、曾瑾菡都蒙在了鼓里。

“郎君,怎么你一个劲地往郊外走啊我们好像离明州城,越来越远了罢”曾瑾菡有点害怕地说道,毕竟人生地不熟啊

张正书却神秘地说道:“我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曾瑾菡虽然有点好奇,但还是有点害怕。

“之前你不是问,我怎么赚了那么多钱,还是不够用吗”张正书笑道,“现在就叫你看看,什么才是大手笔”

曾瑾菡瞧了瞧吊在后面的史陌和刘忠,小声地说道:“难道郎君你,做了什么有违国法之事”

“啊呸,你夫君我是那种人吗放心吧,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事”张正书嘿嘿一笑道,“你这小妮子,想来是昨晚家法没伺候够啊,竟敢怀疑起你夫君来了”

曾瑾菡却嘻嘻笑了起来:“昨晚不知道是谁丢盔弃甲先呢”

说到这个,张正书也是无奈啊。这个身体的孱弱,真的太出乎意料了。虽然说,只有累坏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可这都没开始犁地呢,牛就差点受不住了。张正书一度怀疑,曾瑾菡这个小妮子是不是特异的体质,比如是什么名器之类的。奈何系统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就是你小子弱,要想在床榻上称王称霸,你还是想着多升级,提升体质为好”

气得张正书一怒之下,把系统关了。然而,却改变不了体质孱弱的事实。

丢人呐

第六百六十九章:这不可能

好在,这只是夫妻间的闺房秘事,不然的话,宣扬出去张正书怕是没脸见人了。

男人就不能说不行,哪怕真的不行,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说“可以”。就比如赵煦吧,明明不太行,却愣是要祸害别人。虽说,从古代的角度看,这天底下的美女,只要皇帝看上了那肯定就是皇帝的。可你都好色得肾亏了,还不知道收敛,怪不得正史上因为好色而亡了。

赵煦死不死,对张正书来说不过是换个人当皇帝而已。可要是因此让赵佶登基为帝了,那就是坑惨张正书了。

“好在,赵煦比我还不堪”

张正书嘟哝了一句,决定不再和曾瑾菡纠结这方面的事情。从某个角度来说,男人在这件事上,天生就是吃亏的。

“好东西呢,就是这个了”

根据系统提供的地图,张正书知道他买下的地就在左近了。

于是,张正书仔细辨认了一下,知道此刻明州城郊外十里地种植的水稻,正是他让人去找来的占城稻,而且还是两季稻。

“啊就这个啊”曾瑾菡有点大失所望。

张正书指着那一泓浑水,却歪歪斜斜长着的碧绿水稻苗,一脸自信地说道:“就这么一亩地,一年出产六石大米,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曾瑾菡不知道这个数字的意义,可史陌却是农家子出身,在后面听了这话,失声质疑道:“小官人,你该不会是说错了罢我记得在关中,一亩上好的麦田,也不过出产两石麦子。水稻的话,我见过张家庄的水稻,好似也只能一亩三石啊”

农民,永远对粮食的产量和价格是敏感的。

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波动,那都是关乎一年生计的大事。

史陌虽然不做农民有段时间了,可这个习惯还是改不了。有时候,史陌都感慨,如果关中的粮食能运到汴梁城来卖,那么他可能都不用离乡背井了。不同的城市,粮食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汴梁城的粮食价格,冠绝天下。这都是因为汴梁城的人口太多,开封府的人口太多,仅凭一府之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口。

而宋太祖选择都城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选择了水系发达的开封作为都城。

后来,宋太祖觉得汴梁城作为都城来说,实在太危险了。

大宋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庇护,北面之上,几无天险。就靠这黄河,能挡住辽国的铁骑。

但是,一旦黄河封冻,辽国铁骑就要越过黄河,长驱南下,兵锋直指汴梁城了。

在古代,一旦都城被破,那就等于一国亡了。宋太祖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后来历史也怎么了他的猜测是对的。金兵就是沿用着这个思路,在冬天进攻大宋,居然到了开封府外一百多里才被宋人发现,最后直接导致了靖康耻。

为什么宋太祖没把京都迁往洛阳呢

这就涉及到大宋内部的倾轧了,宋太宗,也就是那时候的晋王赵光义反对。以至于赵光义的爪牙,起居郎李符、都虞候李怀忠先后跳出来反对。但是,赵匡胤还是一意孤行。结果呢,见赵匡胤还是不听话,好了,这时候赵光义亲自跳出来了,说了一句:“江山在德不在险。”

嗯,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北宋亡了,宋朝只剩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