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道。好像有一股刀剑的凌冽气息,在他的背后一样,张正书那一个坐立不安啊
“我问你,我还是不是你结发妻子”曾瑾菡板着脸问道。
张正书立即说道:“你当然是我的妻子了,不管现在还是以后,你都是我的妻子”
“那你为什么要抛下我,一个人跑到内黄口去还派人拦住我,连四轮马车都不留给我”曾瑾菡泪眼婆娑的,让张正书好生心疼。
“我”张正书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理亏,但他却没后悔这样做。“姝儿啊,这事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可是会出人命的。我把你留下来,是担心你一个女流之辈,跑路起来也不方便。我就不一样了,我虽然打不过,但我跑得快啊”
“噗”
曾瑾菡一个忍不住,破功了。
其实啊,她严肃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听到张正书回来,她比谁都开心。这不,被张正书这么逗一逗,她就忍不住了。即便曾瑾菡立马板回那张严肃的脸,可张正书知道了她的底细,应付起来也就方便了:“姝儿,你是不知道,那郭道长骗人的本事有多厉害”
当下张正书就把郭骞的“光荣事迹”说了,就连他用来骗人的道具都没放过,揭了一个底朝天。听完之后,曾瑾菡也嘴角荡漾出笑意来,但还是严肃地说道:“那下回呢,有这事你带不带我去”
“不带,说什么都不能带”张正书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他可以哄着曾瑾菡,宠着曾瑾菡,但是这种事是没得商量的。
“张正书,你”曾瑾菡说着说着,都开始流泪了,“你知道我这半个多月来,是怎么过得吗”
然而张正书是铁石心肠,也知道曾瑾菡是在使用一些小伎俩。可张正书是有自己的原则的,说道:“姝儿,这种危险的事,我是万万不能让你参与其中的。这万一伤了你,我会愧疚一辈子”
“那你就不怕你自个没了,我独自一人过一辈子”曾瑾菡虎着脸问道,但在张正书看来,她这个模样动人至极。
张正书坐在她身旁,拉着她的柔荑,轻声说道:“放心吧,我一向是爱惜自己小命的。我还要留着小命,做些大事哩”
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
“呸,你的所谓大事,不就是想着和乐楼那李行首么”曾瑾菡啐道。
“天可怜见,我若有这心思,叫我天打雷劈”张正书觉得自己真冤啊,他虽然震惊于李师师的容颜,可真的没起过什么别样的心思啊好吧,张正书不诚实了,其实是有的。美女、金钱、权力,这是所有男人都渴望拥有的,只不过他们能力不够,所以不敢想罢了。张正书是能力还行,但只敢在心中yy一番,不敢付诸行动。
曾瑾菡倒是真的信了:“也是,那李行首我瞧见了也自愧不如,她那等人物,想必是瞧不上你这浪荡子的”
张正书来火气了:“这什么话,你就这么瞧不起你夫君么好歹你夫君也是开天辟地以来,几百亿年就一个的人物,被你说得如此不堪,气煞我也”
曾瑾菡却已经弄清了他的套路,知道他是佯装生气,其实在耍宝哩:“按照郎君你说的生物学观点,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存在”
“咳咳”
张正书被看穿了心思,只能嘿嘿一笑道:“要论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还是非我的姝儿莫属”
“呸,不知羞,谁是你的了”
嘴上虽如是说,可心中还是很受用的。
张正书也没想到,曾瑾菡如此好哄,看来天底下这女人都一样,都是不讲道理的她们只看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好了,她们的怒气也就消了一半了。再瞅准时机甜言蜜语几句,耍一下活宝,展现一下幽默感,就能哄回她的心了。当然了,女人也有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只是张正书的经验不多,只能总结到这个地步了。
这时候,饭菜也送来了,张正书在内黄口吃了好几天的大锅饭,虽然都是他亲手做的,一来为了安抚人心,二来也小露一手,但真的吃腻了。这大锅饭一开始吃是挺香的,特别是张正书的红烧猪肉,那就是一绝在宋朝还真没有哪家的大锅饭舍得用那么多肉,还下了那么多的糖但是呢,吃多了也腻啊
更别说,宋朝的猪肉,大多有股难闻的膻味,即便用八角等香料也去不掉。张正书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煮了汤,再捞起来飞水下锅红烧,时不时还做一顿回锅肉、小炒肉,总算是能应付一下自己刁钻的嘴巴了。可怎么做都好,张正书这个“大厨”总会心中有膈应这猪肉是膻的。
这不,水库的事眼瞅着办妥了,张正书就急匆匆回来了。
没办法,实在吃不惯啊
当然了,张正书也不是买不起羊肉,鸡肉啥的,但是施恩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得寸就进尺。所以,张正书宁可陪着那些施工队吃有膻味的猪肉,也不会去采购羊肉、鸡鸭肉,为的就是这般。
但张正书很奇怪的是,在后世他所认识的北方人,包括大学同学,都是不喜欢吃甜的。可偏生在宋朝,这个情况掉了个转。开封府的百姓,对糖的需求大的惊人。张正书深有体会的是,在做红烧肉的时候,那些工人明显卖力了三分。可若是做回锅肉、小炒肉、炒肉丝之类家常菜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没那么高了。甚至,红烧肉的清盘速度也比其他肉菜快了一倍。
倒是在江南地区,张正书也没见到有哪个人那么嗜糖的,即便是去到广州,也没有那么多糖的种类。唯独是开封,唯独是汴梁城,糖的生意永远是那么火。连带着那些小摊小贩,挑货货郎都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甚至,已经出现了画糖人的卖糖人,叫做戏剧糖果。这些个卖糖人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大抵上是蔗糖和麦芽糖混合的,拿着一个勺子,把加热的糖浆慢慢倾斜而下,在石板上成形了,就是一个糖人了。
这画糖人还有个民俗名字,叫做糖官人,因为画出来的人物大多是戏剧里的官人模样,很是有趣。
至于为什么宋朝北方人喜欢吃糖,南方人不喜欢吃糖,张正书想一想就明白了。都要怪女真人,把中原汉人都赶到了南边,习俗自然就带过去了。说白了,后世的南方人,大多都是北方汉人迁徙过来的,饮食习惯不变也就能理解了。
不过,张正书虽然灵魂里是一个南方人,也喜欢吃糖,可真心吃不惯那猪肉啊可张家庄养猪的“秘笈”还没传出去,奈之若何
只能“落荒而逃”,回到家中吃小锅菜了。
“咦,家里的厨娘手艺见长啊”
张正书是饿了,但也是因为厨娘的手艺变好了,他才大快朵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