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59(1 / 2)

d很大的改观:“小舅你能这么想,我倒是对你刮目相待了。说实话,娘亲虽然说你是可造之才,但我一直半信半疑的。如果你能做到你说的那样,我敢保证日后你的财富、地位,整个大宋都没几个人能及得上你。说不定很多朝廷大员,都要求着你办事哩”

秦元倒是不会相信这话的,这实在太不现实了。

但是,日后他就知道自己太没想象力了,张正书说的居然半点不差

“轩奴,还是给我说说,我这行长到底要做什么吧”秦元似乎是一个工作狂,连菜都不吃了,就想听工作内容。

张正书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秦元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说家产几乎与他是绝缘的。虽然还未曾分家,但这也是注定了的。要知道,秦元也是有一大家子要养的,这就不能不努力工作了。因为只要秦元立足稳定了之后,就等同是分家出去了。

“好说,首先要从银行说起,其实银行也就相当于检校库,但是不会执掌孤儿的钱银,我们做的生意主要是吸引百姓到银行里存放钱银,然后给他们利息。这存钱分两种,一种是活期存款,利息比较低,但胜在可以灵活取用;一种是定期存款,分一年、三年和五年,利息会高一点,但如果没到期限就取出来,利息就要按照活期的来计算了,还要扣除一定的手续费”

“这存钱还有利息”

秦元觉得太诧异了,目光奇怪地看向张正书,好像觉得自己上错船一样。

张正书嘿嘿笑道:“知道什么叫借鸡生蛋吗这就是借鸡生蛋拿别人的钱出去放贷收息,这才是最高境界啊”

秦元立即明白了:“高,实在是高但好像也有检校库、质库、抵当所、长生库、社仓等等竞争对手了啊”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了,我们的贷款利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五而已。而且,不会利滚利,本是多少,利息就是多少。要是一年还清,这个利率还会减低到百分之三”张正书笑呵呵地说出了这句话,差点没把秦元雷死。

“轩奴,这太低了吧,如何能赚钱”

面对秦元的质疑,张正书不急不忙地说道:“银行的背后是谁,你知道吗”

秦元摇了摇头,他似乎觉得此事有点不简单了。为何“大桶张家”突然不放高利贷了因为张正书的银行一出来,高利贷统统玩完想想看,低至百分之五,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借一百文钱,两年后也仅仅需要还一百一十文钱罢了

“跟你直说也无妨,银行背后是官家,也就是当今圣上。换而言之,我们赚到的利润,有一半是他的。官家要提供的,就是免除银行的税收,同时派禁军保护银行资产。包括转运铜钱的时候,需要派大队人马保护。”

张正书的话,差点没让秦元软瘫在椅子上。秦元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平头百姓,哪里会接触到官家更别说,是为官家做事了。“轩奴,这这银行是官家的产业”

看着秦元因为惊愕而抛弃的憨厚外表,张正书也笑了。终归是聪明人啊,只凭着一句话,秦元就大概明白了银行是怎么来的。

“当然不会是官家的产业,银行的所有权,还是我的。”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但是,我用一半的利润从官家那里换来了唯一的铸币权。”

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赚钱

“唯一铸币权这有何用”秦元不禁有点蒙圈了,这好像颠覆了他的认知。铸币权,那有什么用

“名不正,则言不顺。”张正书胸有成竹,他太清楚这铸币权的威力了,不仅仅是金属货币,还有纸质信用货币,没有铸币权,那还怎么凭空生钱至于还有人私自铸币那好,叫朝廷去查禁。张正书要的是一个态度,因为他知道这铸金属货币的行为是屡禁不止的,只要有利可图。

但是嘛,张正书的冶炼技术让别人根本无从模仿,那就等于铸币权全在张正书手中了。

张正书的计划也简单,先是“劣币驱逐良币”,用先进铸造技术的铜钱,辅以银行的利息,把大户人家手中的铜钱置换出来;然后,张正书再把旧铜钱熔铸成新铜钱,这样一来,钱荒就得到解决了。只要看到了铜荒解决的希望,不管是谁做皇帝,都不会动张正书的。当然了,如果不是赵煦做皇帝了,一旦新皇他们看明白了金融是怎么玩的,肯定会踢开张正书的。

不过,要解决铜荒,非要个五六年时间才行,这期间足够张正书布置好后路了。

要是张正书再狠一点,顺带把纸币都弄出来,却丝毫不提要怎么样限制发行。等新的皇帝踢开张正书,自己来把控银行之后,他就发现,大宋的经济莫名其妙就崩溃了。

因为按照人的贪婪,如果知道纸币只需要印出来就可以攫取财富了,他们岂会轻易停止印制纸币

从宋朝交子、明朝宝钞等等都可以看得出来了,这是必定肯定以及确定的事。

宋朝的交子也好,明朝的宝钞也罢,因为滥发,所以到了最后一文不值,擦屁股都嫌硬。

清朝吸取了教训,才控制发行量。但是清朝的银票,也不是等值的,因为发行得多了,常常一百两的银票,最多也就能七八十两而已。要是到了后来,清朝官票的滥发,一百两也就等于十两银子了。

可以说,金融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要是落在官员手中,分分钟都能玩出花来,最后自然又倒退回金属货币上面了。

清末民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时候纸钞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人们还是信赖铜元、银元和金条等金属货币。为何就是因为纸币滥发,根本没有价值了。

可以预见,如果不是张正书的来掌舵银行,这样的情况绝对是会发生的。

到了那时候,大宋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击。别说制裁西夏和辽国了,能保住自身都算不错了。唯一的就是苦了大宋的百姓,拿着一堆废纸,欲哭无泪。

张正书选择性地把这些个情况和秦元说了,听得秦元一愣一愣的:“这钱还能这么赚”

“怎么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说朝廷是捧着金饭碗在乞讨,换了我就不同了,我能让大宋的经济焕发新生”张正书自信满满,且不说他手中已经握有数百万贯的新铜钱,更是因为铸币权在手,他可以掌控纸质货币出现的时机只要等银行的信用起来之后,等各地银行建立之后,就可以推出兑票了。所谓兑票,就是在一处银行存了钱,拿到了凭证,就能到下一个银行兑换出来,最多扣除几文钱手续费。省却了携带大量铜钱、金银的麻烦,肯定会受到商贾热捧的。

这就是纸币的雏形,只要等这种“兑票”上的金额可以通用,可以拿来支付的时候,张正书就会顺势推出纸币了。

纸币这个大杀器一出,张正书就能躺着赚钱了。

那时候,就是制裁西夏、辽国的时候,除非他们不想和大宋贸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