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你是不知道,当我跟那些大老粗在一个军校里,我是浑身不自在啊”张正书歎了口气,似模似样地说道:“你是不知道,香女子臭男人,那些大老粗身上能有多臭。每天我都怀念你这里,恨不得把香水作坊都搬到军校去了”
“乱说”
李师师也不揭穿他,但她哪里是这么好骗的,教官能和学员一个房间吗就算是住营帐,张正书这个教官肯定都是住中军营帐的。
“哪里敢乱说要是不是每天训练太忙,我都会每天给你写信的。”张正书笑嘻嘻,浑不觉肉麻地说道。
李师师倒是挺受用,情郎把她记在心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吗当然了,这个情郎还有正牌妻子,可能他是先回到家,再到这里的。但不管怎么说,张正书心中有她,李师师就很满足了。
说着花言巧语,张正书总算是慢慢地握住了李师师的柔荑,感受着不同于曾瑾菡的雪肌滑腻,心中也是一阵蕩漾。李师师羞怯万分,想要把手抽回来,又怕张正书着恼,只能闹了个大红脸。奈何张正书天生脸皮厚,即便看到了李师师这样,还是不愿意放手。
“师师,我想问,最近还有人想见你吗”
李师师一听,耳朵都有点红了:“小官人,奴家的心里都是你,怎么可能见其他人”
见李师师有点恼怒了,张正书连忙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刚刚在楼下,被一群不认识的人围住了,说是想认识我。你知道的,我这人比较小气,你是我的人了,要不是你执意上为吕娘赚回点钱,我是万万不捨得你再抛头露面的。更何况那些想套近乎的人这会是史陌、刘忠不在,要是在的话,我早就翻脸了”
说起来,张正书都有点恨得牙痒痒。
没办法,别人一个劲地惦记你老婆,你也会生气的,甚至会打人
“嘻嘻”
李师师倒是笑了:“小官人,你想到哪里去了他们是真的想巴结你,讨好你都来不及哩”
张正书倒是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
“小官人,你是不知晓,坊间都传闻,你和官家是在和乐楼里相识的。因为得到官家的赏识,你一介不学无术之徒,才能平步青云,做到这亲卫大夫,还能和文官们分庭抗衡,这怎生不叫那些个商贾羡慕于是,都想和你攀上关係,好让你向官家举荐他们”
李师师这么一分析,张正书倒是明白过来了。
原来,还是为了一个“官”字
中国人,自古时起,就已经为一个“官位”而癡狂。到了宋朝,因为宋真宗的那首劝学诗,更是上升到了一个高度。直到汪洙的那首神童诗流传了之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文人的写照了。文人读书干嘛啊自然是要做官啊“学而优则仕”嘛
不仅仅是文人,商贾也是想做官的。
但很可惜,商贾做官的途径有点窄,除了输捐、纳粟之外,在宋朝就只能正儿八经地去考了。富二代或许还能考个功名回来,但富一代,基本不用想,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有做官的捷径,他们就会像苍蝇见到屎一样,疯狂扑上去的。
额,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实情就是这样。
张正书明白了,只能苦笑,原来是他会错了意思。
第八百八十三章:还在亏钱
正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知”,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了。
当然了,宋朝的百姓对于商贾是不太尊重的,因为宋人最尊重的还是当官的。也就是说,哪怕张正书之前挣了多少钱都好,都无法获得百姓的认同,甚至同行都不一定觉得他有多厉害。但是,自从张正书当了一个便宜的武阶官之后,那就直接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了。
虽然那些文人是不屑的,他们哪里看得起一个武臣但是话语里的酸意,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要知道宋朝科举虽然录取人数多,可到底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当官的还是少数。做官,就成了大部分文人的心病了。见到张正书这么简单,这么好运就当官了,哪怕是一个武臣,都羡慕嫉妒恨得不行。
商贾就更加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商贾,凭什么你就能做官呢肯定是因为好运,得到了官家的赏识。所以,这些商贾都憋着劲,想通过结实张正书,来搭上线,好同样获得赵煦的“赏识”。
这些事,张正书虽然没有猜得全中,但也能猜到七七八八了。
“果然打得好算盘,他们何德何能,能做官呢”
张正书倒是好笑了,这些商贾果然是无利不起早啊可惜的是,他们的肚子里没货,做官这种事,注定是与他们无缘的。“我不知道献了多少计策,才让官家给了个官职,他们有什么贡献呢”
李师师倒是不知道还有这种隐情,顺口问道:“小官人给官家献了甚么计策”
“那就多了,比如银行啦,比如天险之城啦,比如皇家军校啦,比如两季稻啦”张正书如数家珍,然后他才发现,原来他穿越之后,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改变了宋朝这么多。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宋人的审美开始接近后世了。
棉衣棉裤,已经成了奢侈品,但这并没有妨碍爱美的宋人掏钱出来购买最新布料的衣裳。一些商贾看到商机,也开始四处收购棉花,再不济也要收购棉花种子。而最新的纺织机,也带火了不少木匠作坊。
还有冶炼作坊、香水、报纸、果酒、炒茶、炒菜、超市、船队
方方面面,张正书都开始深刻影响着大宋。可以说,如果之前大宋是盲目埋头髮展的话,现在张正书已经给出了一个方向。跟着他走,就绝对不会错。如果赵煦还看不到这一点,只能说他对自己的江山把控能力太差了。
不管于公于私,赵煦都要把张正书纳入旗下才放心的。
一旦这样的人才被敌国发现了,弄出第二个张元的话,说不定大宋就会因此覆灭
赵煦比那些文官看得深远得多,所以一出手就是顶格的官职,给足了面子。
那些商贾以为能轻易就得到皇帝的赏识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就好比后世一个小老闆,以为见到了一个大老闆,就能和大老闆开始谈生意了。殊不知,人家是有风度,才跟你敷衍一二罢了。说到做生意,你还不够资格。也就是说,你还不值得大老闆亲自跟你谈生意。
道理是一样的,你的东西对方看不上,怎么可能对你刮目相看
倒是李师师,对张正书铺开的摊子感到异常惊讶:“小官人,那你一年能赚多少”
“嗯,一年能亏百万贯。”张正书大言不惭地说道。
“扑哧”
李师师笑了:“小官人,这怎生可能”
“是真的”
张正书有点无力地说道,“投资嘛,前期肯定是要亏本的。但是后期,就开始赚钱了。我想着,可能要五年回本吧最快也要三年。我就希望今年比去年少亏一点,这样就证明还是可以赚钱的。嗯,具体情况,还需要帐房那边把财务报表做出来之后才知道”
“能回本吗”李师师有点担忧地问道,“这可是百万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