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02(1 / 2)

d“至多一个月”

“两个半月”

“两个月,再说朕就不准了”

“好吧”

张正书觉得委屈自己了,明明有三个月假期的,偏偏被赵煦这么拦腰一砍,就剩下两个月了。两个月之后,说不定还有什么棘手的难题等着他呢唉,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逍遥是路人啊

“说到军事演习的事,官家你得给我个信物,让我有统兵之权才行”张正书想起了什么,连忙说道。在皇家军校里,张正书做教官领兵倒是没啥;可到了南御苑,那可是开封府了,要是没有领兵之权,就等同于造反,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来的张正书很惜命,自然不会在这等事上掉以轻心的。

赵煦也想起有这么一回事,给了张正书兵符之后,又亲手写了一道圣谕,准许他调动禁军校尉,也就是禁军军官三百六十人,到南御苑候命。张正书见手续齐全,他才敢领命而去。

“这小子,居然敢和朕讨价还价”

赵煦看着张正书离去的背影,笑骂道。但熟悉赵煦的人都知道,这并不代表着他恼了这个人,反而是要重用他的表现。彭元量在一旁瞧得真切,有点为章惇感到可怜。要知道,章惇为了得到赵煦的信任,不惜和刘清菁刘贤妃联手干掉了皇后孟氏。原本以为自己是深得圣眷第一人了,不曾想平白钻出一个张正书来,比他更加深得帝心。

更要命的是,废皇后孟氏居然起死回生,三年来再次回到了皇宫之中。虽然居住在掖庭,但地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要是赵煦再回心转意一点,说不定还能重新获得妃嫔之位也就是说,章惇忙活了这么久,全都做了无用功

这样的章惇,能不得到彭元量的可怜吗简直是生不逢时啊,遇到了张正书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可偏偏每次有挺管用的主,章惇是天然要吃亏的。幸好现在张正书地位还很低,没有和章惇正面对抗上,不然的话,说不定还能让朝政一片混乱的。

“官家,他乃商贾出身,自然是乐意讨价还价的”

彭元量适时提醒了一句,嘴角还带着笑意。

赵煦歎了口气,说道:“朕何尝不知但他你看看他,已经晒黑了这么多,还瘦了,可见这三个月来是真的吃苦了。再加上有那本步兵操典,朕能训练一模一样的士卒,如此功劳,朕实在不知道如何赏赐了。也许借他的口,自己说出来也好吧”

要是张正书知道,自己因为一时嘴快而丢掉了讨要政策好处的机会,说不定会拿脑袋撞墙了。

这就是政治敏感度的问题了,要是换了个官场老油条,早就利益最大化了,怎么可能只要求两个月假期那些文官,恨不得自己老死在岗位上,一动不动是最好的。请假请不要提,谢谢。

“陛下果然英明”

彭元量适时地拍了一记马屁,确实,赵煦以自己的政治经验骗了张正书,这一招很高明。甚至让张正书以为,是自己争取到的福利,这样的手段就是帝王之术了。可惜的是,除了彭元量之外就没有第二个观众了。不然,赵煦能吹一辈子

“关键是姓张的小子不惜福”

赵煦有点恨铁不成钢,但也有点侥倖地说道:“也幸亏他这么做了,不然朕还真的不知道赏他一些甚么物事好。多好的臣子啊,要是那些文武臣子都像他这样,朕就省心多了。”

彭元量不敢反驳赵煦的话,只能顺着赵煦的话头说道:“那陛下日后再行补偿就是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军心可用

“嗯,朕确有此意。对了,姓张的小子已经成亲了”赵煦问道。

“回稟陛下,张大夫确实已有家室,乃是城中丝绸商贾曾家之女。”彭元量连忙回答道。

“这样罢,待得此事完了,如果那小子能震慑住夏辽两国使臣,那朕就赐一个命妇头衔给曾氏。”赵煦想了想说道。

所谓的“命妇”,其实就是“诰命夫人”,只不过是宋人的习惯说法罢了。自汉朝起,皇帝对于王公大臣们的妻室、母亲等女性家眷进行加封,称作“诰命夫人”,这些诰命夫人从自己夫君或者儿子的官阶品级。更多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熟悉的统称,称作“命妇”。宫廷之女眷称作“内命妇”,外臣之身有诰命者称作“外命妇”。

彭元量一听,连忙说道:“遵旨”但心中却感慨道:“这姓张的,圣眷也太重了罢”这不是彭元量随口说的,而是实话。要知道,读书人也好,武人也罢,但凡做了官,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封妻荫子啊

所谓“封妻”,就是指朝廷以诰命的方式封赏官员的正妻,也叫做诰封。“诰命夫人”会有俸禄和赏赐,但没实权。有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冠服,不同品级的头饰和服装不同。一定品级的命妇还可以参与宫廷大典、进入后宫等。可以说,在古代这时,女人的巅峰,除了做皇后就是做“诰命夫人”了。

如果给张正书知道这事,肯定是不屑的。说白了,朝廷就是想通过“诰命夫人”这个形式告诉天下人,女人的地位就是这样了,甭想再进一步为啥要这样就是为了固定女性的角色,使得广大社会女性自觉地以纲常礼教约束和规範自身。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女人嫁了人之后,就要相夫教子,除了鼓励丈夫努力考科举当官,努力升到五品以上,自己就有机会当上“诰命夫人”了;要不就是从小教育儿子,把“当大官”作为人生目标,做老妈的才有可能被封为“太夫人”。

看看,有这样的老妈,有这样的环境,官本位的思想能不重吗

当然了,从赵煦的角度看,这样的手法是极为有效的,甚至对稳定社会,稳定江山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皇帝,用这样的手法无可厚非。

至于张正书怎么看

赵煦哪里会理会张正书怎么看这是赵煦的地盘,全都由赵煦做主

这不,张正书已经开始吐槽赵煦“无良”、“黑心”了:“特么的,还是人么,大过年的居然要我加班,又不见你给三倍工钱幸好只是一天,不然的话我就撂挑子不干了”

心里虽然这么吐槽,可张正书的手脚还是很快的。当他拿着兵符去调兵遣将,那些受训过的校尉,最多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到位了。

到位,自然是到南御苑集合了。

撒网式的散出传令兵,总算是让这些人顺利到位,张正书的心放下了一半。幸好这些丘八不像后世的大学生,军训刚刚完第一天,就把军训的内容忘得一乾二净了。哪怕是要补修军训的,也是抛诸脑后,来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