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07(1 / 2)

d地图。嗯,这里是夏国,也是我大宋西军所在。这里是平夏城,这里是天都山,这里是横山。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北这里地势太高,也就是说属于山区,但地方却是比较平坦的。这样的地区,我称之为高原,和平原相对来说它的地势是高。在高原作战,体力是一大考验,非本地士卒不能快速适应。

再看看我大宋西军已经从平夏城平推到了天都山、横山一带,甚至在这两山之间筑起了几十座堡寨。那我大宋西军,到底该不该主动出击呢我认为是该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从实际来看,我不赞成立即出兵。”

“因为天气”

赵煦到底不是一个军盲,自然明白西北塞外天气苦寒,如今是一月份,哪怕只是农曆的一月份,也是冷得要命。在这种天气下作战,非战斗减员太厉害了。

“不错,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张正书歎了口气,“夏国为何还能聚起三十万兵马,这一层官家想过么”

“夏国撤回了攻击回鹘的兵马,自然是有这么些家底的。”赵煦不以为然地说道。

张正书苦笑道:“问题就出在这了,先前夏国是两头作战,所以才顾此失彼。如今小梁太后放权,又专心一致,若贸然出击,必定会遭痛击。再加上我大宋西军,才区区十余万人马,兵力悬殊,不宜出城作战。”

赵煦歎了口气,他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的,因为大宋的战线拉得太长了。

“可朕不甘心啊”

赵煦一动气,就感觉有股血气上涌了,张正书见他情况不对,连忙说道:“官家且莫激动,大部队不宜出城作战,不代表小股部队不行啊还记得我说的游击战吗这就需要十余支精骑了,只携带神臂弩,马上装填,骚扰一番就走。战果积少成多之下,杀伤力也是颇为可观的”

赵煦一听,哈哈大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咳咳咳”

也许是岔了气,赵煦猛烈地咳嗽了起来。

张正书担忧地看着赵煦,没人比他现在的心情更复杂了。平心而论,赵煦算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他天性凉薄,但对自己人还算不错的。再加上他确实想做一个“中兴之君”,又励精图治什么的,比起正史上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要好太多了。可问题是,赵煦是一个短命鬼啊

待得赵煦的咳嗽好了一点,张正书才试探性地问道:“官家要不要叫个翰林医官看看瞧你的样子,似乎有大病的徵兆啊”

“嗯”

赵煦被张正书这么一说,汗毛都竖起来了,盯着张正书看了良久,才说道:“好,朕回去就让翰林医官给朕瞧病。但西北一事,到底该怎么解决,你得给个准话”

张正书无奈地说道:“我又不是主将,如何能给出好的建议来倒是官家你多听听前线的意见,多放权,少掣肘,西军的实力还是在夏国之上的。至于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快粮道的建设。比如我说的水泥堡垒和水泥路,要儘快建成”

第九百零三章:科技就是实力

水泥的妙用,赵煦已经有所了解了,只是他担忧产量问题:“你手里还有多少水泥”

“只要原材料够,水泥要多少有多少”

张正书也不是盲目扩张的,从现在的水平看,一个李家村的水泥作坊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所以,张正书打算扩大水泥的生产了。

“那这个水泥,能不能也像蜂窝煤一样”

赵煦的意思,张正书明白。“自然是可以了,但这一次我们的合作方法要变一下。”张正书笑着说道,“只要是退下来的士卒,都能在我名下的作坊上工,工钱也是一样待遇。但是,作坊的经营权,还是在我。也就是说,我的作坊,朝廷不能拿了去。技术我可以献给朝廷,甚至以朝廷工部的实力,迅速形成水泥作坊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官家你要明白,水泥的战略意义所在。一旦给辽国、夏国得到水泥配方,那大宋军队面对的,就是数以万计的水泥城池了”

张正书的话里面带有些许夸张,但实情就是这样的。

在缺乏重型攻城武器的宋朝,哪怕只是水泥砖石结构的城池,没有加上钢筋,那也是非常难攻克的。

赵煦对水泥还是不太了解,可听了张正书这么一说,他就警觉起来了。

“朕决定了,再给你拨一千余兵力,专门拱卫李家村。若是有人胆敢从里面盗窃技术,拿住了一律处以极刑”赵煦说这话的时候,寒意是从牙缝里逼迫出来的,连张正书都觉得瘮得慌。

“官家英明”张正书这句话是由衷的,“如果官家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碾压其他国家的保证,那官家就会知道,你的选择是没错的。从冶炼上来说吧,官家,还记得你给我的一万贯钱吧寻常花销,哪里用得上这么多,三个月就花了一万贯”

赵煦也是觉得奇怪,他是看过皇家军校的账本的,里面最大的支出,居然是武器一项。

“对,朕还记得你递上过奏摺,说想为禁军校尉打造甲胄”

张正书点了点头:“不错,如今那些禁军校尉身上穿的,都是李家村冶炼作坊出品的甲胄,同样的甲胄,防护力更强,可重量只有寻常甲胄的一半”

“甚么”

赵煦瞪大了眼睛,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些禁军校尉穿着这么“沉重”的甲胄,还能健步如飞。原来,一切的关键就在甲胄的重量上

“因为采用了最新的冶炼技术,得到了新型钢铁,李家村作坊又鼓搞出了蒸汽锤,所以得以锻压甲胄。这样制造出来的甲胄,全身上下只有十五斤而且防护力”张正书知道,这时候宋朝甲胄是五十六斤左右,而且这还是宋斤,也就是说相当于后世的三十五公斤了。现在能减少一半多,这绝对是一大飞跃

其实,张正书就是按照板甲的样式来打造的甲胄,只不过样式上贴合宋甲罢了。说那是板甲,张正书也觉得没错。这还不是最变态的重量,如果苏熙苏子明能鼓搞出水力锻机来,张正书有把握再把重量减轻个一两斤的。

只不过饶是如此,因为高炉技术的推广,李家村的天空都变黑了。要是真的鼓搞出那么多技术,开封非得成为史上第一个雾霾城市不可这还是张正书有环保意识,做了很多减排减汙的努力,要是没有这个意识,怕是李家村都不能住人了。没办法,高炉炼钢就是汙染大。

可以说,这点环境代价还是值得的。

最起码在张正书的实验里,同样的甲胄,新式板甲的防护力太强了,五十步内神臂弩都无法穿透。哪怕是床弩,也休想在百步内击穿板甲,最多是破甲而已。这样变态的防护力,张正书这才把数据透露出来,吓了赵煦一跳。

“哈哈哈,好,好,好咳咳咳”赵煦太激动了,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那官家不会治我罪了吧”张正书小心翼翼地问道,“这私造甲胄,那是形同造反的”

赵煦一边咳嗽一边说道:“谁敢治你罪这是朕特许的咳咳咳不过,图纸你要给朕”

“早就准备好了还有陌刀,因为用了最新的钢材,所以能削铁如泥,每一把都是神兵利器”张正书没有丝毫炫耀的神情,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最基本的事情了。“至于长枪,那就是普通的长枪罢了。只是我还改进了神臂弩,上面加了两个钢铸滑轮,上弦更加容易。图纸一併在这了,你全都拿走吧。”

赵煦怔怔地看着张正书:“你就不要点赏赐甚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