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305(1 / 2)

d王黼的马车刚刚抵达府门,忽然门前有人大喊:“王相国,卑职有事禀报。”

王黼听出是御史台主簿张洵的声音,便吩咐道:“带他去门内禀报”

张洵只是从六品的低级小官,在御史台起到监视其他御史的作用,只是他的职务本身没有什么权力,虽然也算是王黼心腹,但他的重要性在王黼心中是排不上号的,他没有资格进王黼书房汇报,最多只能被领进府门,在马车前汇报情况。

王黼就在回府之前已经得到了开封府少尹杜金生的汇报,他们按照自己的吩咐警告了李延庆,只是李延庆让杜金生转告的两句话使王黼心中有点疑惑,难道李延庆今天去大理寺天狱是梁师成的意思梁师成又想在这个案子上继续和自己掰腕子吗

“你有什么情况要告诉我”梁师成没有下马车,而是拉开车帘问道。

张洵躬身行一礼,“李延庆今天刚回家便得知宝妍斋出事,又匆匆赶去虹桥宝妍斋了。”

“这件事我知道,然后呢,他又去了哪里”

“然后他又去潘府”

王黼一怔,“哪个潘府”

“辅国大将军潘旭的府邸,在那里大约呆了半个时辰左右。”

这个消息倒出乎王黼的意料,他还以为李延庆会去找梁师成告状,他沉吟一下,他又问道:“这个消息可准确”

“消息绝对准确,按照相国的要求,卑职特地选了一个得力手下专门负责跟踪他,了解他的一举一动,这就是卑职刚刚得到的消息。”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王黼倒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李延庆今天去大理寺天狱的动机了。

其实王黼也不太相信梁师成会在这件事重新和自己作对,梁师成被太子密信案重挫,这段时间十分隐忍低调,在太常卿任命一事都没有发作,怎么可能在这件案子又开始和自己唱反调这不符合梁师成的做事风格。

如果是潘家在背后撺掇李延庆倒也合情合理了,李延庆得到潘家的好处,去天狱探望潘岳,给他换了一个条件好的牢房,这不就是潘家的要求吗

王黼心中忽然有点后悔,如果早点知道是潘家在后面使力,他就没有必要动用开封府的势力去警告李延庆了。

不过一转念,王黼又觉得还是有必要警告一下李延庆,以免他不知天高地厚,真的开始着手处理这个案子,和自己作对了

想到这,他对张洵道:“继续监视李延庆,尤其要关注他后续怎么处理林道士这个案子,有什么进展立刻向我报告。”

“卑职明白”

王黼又鼓励了张洵几句,便将他打发走了,王黼很快便将李延庆这件事抛之脑后,这些天他在殚精竭虑琢磨怎么扳倒余深,实在没有精力关注别的事情。

王黼非常清楚官家给自己的暗示,蔡京在朝中的势力太大,盘根错节,必须要尽快挖断蔡京在朝中的根基。

而蔡京在朝中的两大支柱,余深和张邦昌,不去其一,不足以动摇蔡京的根基,为了满足官家的要求,也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王黼便毫不犹豫地向蔡京开刀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娇娇

宋朝虽然没有双休日,但法定假日并不比后世少,除了遵循唐制每月有三天旬休外,还有众多丰富多彩的节日,象元日、寒食、冬至三大节日就各要放假七天,其他诸如天庆节、天圣节、夏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腊日等等各放假三天。

再诸如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日、清明、上巳等等节日,各放假一天,总的算起来每年大约有法定节日一百一十三天。

不过节日虽多,但朝廷百官们未必都能享受,否则大宋王朝的运转就会出问题了,虚官不算,大多数职权官也只有重要节日才能休息几天,然后百官们损失的节假日,朝廷会以各种福利方式进行补偿。

李延庆连续出勤十天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法定休息日,旬休,旬休是百官们雷打不动的休息日,除非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否则没有人会额外加班。

今天李延庆原计划在家中好好休息一天,可以收拾一下新搬进去的府宅,可惜计划不如变化,好容易才盼来的休息日又被人情往来给打断了,今天是高家请客,理由是给女婿拉拢一下人脉,而这个女婿便是李延庆的好友周春,即将出任汤阴知县,当自己家乡的父母官,于公于私他都要给这个面子。

况且李延庆还肩负着父亲交给他的重任,务必请周春参加京城汤阴同乡会给他举行的迎官宴。

请柬上的时间定在中午,但这只是开始时间,是主人含蓄地告诉宾客们,请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再去高府,来早了恕不接待,大家也明白,中午不用餐,只喝茶,实际是给一些喜欢交际的客人留足时间,真正的宴席要下午才开始。

尽管高府请柬上写的是家宴,可还是要请一些亲朋好友,只是没有上次曹府请客那样声势浩大,也没有上次那种明确的相亲目的,但至少也有数十名宾客。

高府虽然没有曹家那样庞大的巨宅,但也占地上百亩,另外他们在祖地河北真定府的老宅占地数百亩,位于一座巨大的庄园内。

两天前高家上下便开始忙碌起来,清扫府宅,张灯结彩,准备各种器具食材,远在外地的儿女也纷纷赶了回来。

李延庆是在下午三点左右来到高府,和上次去曹府的时间点差不多,这个时间点不早不晚,来早了无聊,来晚了又失礼。

牛车在高府门前停下,今天还好,没有车水马龙堵塞街道,门口客人也不多,只有十几人聚在一起闲聊,高深亲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婿在门口迎客。

李延庆刚从牛车里出来,周春便看见了他,连忙笑着迎了过来,“贤弟,好久不见了”

两人礼毕,李延庆低声笑道:“我说得没错吧去汤阴县当官升迁很快的。”

“那也要靠岳父啊凭我自己的本事,至少也要熬六年才有机会。”

周春十分感慨,短短两年时间,他便从九品县尉升为八品知县,其他同科进士除了李延庆外,还真没有其他人能超过自己,这就是婚姻带来的机遇。

“不过贤弟的升官速度才令人惊叹,愚兄自愧不如”

李延庆轻轻给了他肩窝一拳,“我这个官职可是拎着人头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要不你去试试看”

周春连忙道歉,“抱歉抱歉是我说错话了。”

“开个玩笑,我找你有事呢”

李延庆将周春拉到一边,低声道:“京城汤阴县同乡会明晚请你吃顿便饭,大约有十几个比较重要的代表,包括我父亲,怎么样给小弟一个面子吧”

虽然周春十分谨慎,一般不会参加这种士绅的宴请,防止旁人说闲话,但李延庆的面子他却不能不给,他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好吧看在你的面上我去就是了。”

李延庆大喜,连忙道:“明天傍晚,在长庆楼冬梅堂,我父亲会在门口等候,你去就是了。”

“你不去吗”

李延庆嘿嘿一笑,“我是御史,你觉得我会出现吗”

周春默默点头,身份摆在那里,李延庆确实不好出面,好在李延庆父亲在,应该会有分寸。

这时,高深走了过来,李延庆连忙行礼,“参见伯父”

高深笑眯眯道:“今天延庆可要当心潘家了,最好早点喝醉,否则他们的热情会让你招架不住”

李延庆顿时想起昨天的事情,挠挠头笑道:“举手之劳而已,有这么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