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中着实欢喜,他拍拍严九龄胳膊笑道:“真没想到啊我们还以为”
“我们都在呢”
这时,从军衙内又跑出几人,“李都统,多年未见了。”
“你是张曲”李延庆认出为首之人。
“是我”张曲当年是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现在也三十岁出头了。
李延庆又认出了另一人,“你是周彦”
“参见李都统”周彦上前躬身行礼。
后面又跑来好几名官员,李延庆觉得他们眼熟,就是想不起名字。
久别重逢,所有人都欢喜异常,大家簇拥着李延庆走进了军衙,这时,左衡已经和刘方交接完毕了,左衡向李延庆行一礼,便告辞而去。
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李延庆摆摆手笑道:“各位,请听我说几句”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李延庆这才缓缓道:“这次我奉旨负责河东路防御,我们将面临很严峻的局面,金国十万大军将入侵河东路,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太原城,但我们的兵力也不弱,我带来四万精锐之军,还有北方边境的两万精兵,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将来犯之敌全歼于太原城下”
院子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李延庆又给众人介绍刘方,“这位是跟随我多年的幕僚刘方,他将接替左衡出任录事参军一职,所有军政事务都由他负责。”
众人一起向刘方行礼,刘方笑道:“大家都是李都统的旧部,客气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大家各自回房,严主事和张主事随我陪同都统去仓库视察”
刘方非常清楚李延庆目前最关心什么,他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去查看仓储情况。
太原城的仓库原本有两座,一座位于汾水东岸,另一座则在县城内,自从北方边境开始变得不稳定后,姚平仲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主要是将城外仓库的物资全部运进城内,并将旁边的社庙拆除,扩建了一座军资仓库,使仓库变成了一座周长约七里的仓城,位于县城的西北角,里面由近百座巨大的仓库组成,仓城上还有军队站岗,防御得十分严密。
李延庆的京兆军已经接手了仓城的防御,三百士兵在仓城内外巡逻,仓城大门紧闭,门口站着几名手执长矛的士兵。
严九龄依然是左主事参军,负责仓、户、铠三曹,仓库就是他的主管范围,仓和库其实是两个概念,仓是指粮草仓,而库主要是存放银钱布帛、铜铁器皿等财物,另外各种兵甲军资存放之地也叫兵库。
走进仓城,严九龄指着远处两排紧靠城墙的数十座体型巨大的粮仓道:“那边便是粮草仓,一共有五十二万石粮食和二十万担草料,里面大部分都是税粮,不过朝廷也允许军方在发生战争时使用。”
“放置大型投石机的库房在哪里”李延庆更关心防御武器。
“最西面的三座就是,请李都统这边走”
求票
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备战
严九龄带着李延庆向西面走去,最西面是三座比较简易的库房,紧靠西城墙,这三座仓库尤其体型巨大,门口站着几名士兵,他们走到门口,一名仓头迎了出来。
“严参军今天要盘点吗”
严九龄瞪了他一眼,“李都统前来查看库房,快快打开库房大门”
仓头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李都统”
李延庆摆摆手,“打开大门吧”
仓头连忙从后腰取下一串巨大的钥匙,打开了门上的大锁,几名士兵上前帮忙,吱吱嘎嘎推开了大门。
李延庆走进大仓库,只见仓库整齐地排列着三排重型投石机,除了放在地上的抛杆外,其他组件都已装配完成,下面还有巨大的木轮,一架架高大的投石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仰视望去,俨如三队后世的变形金刚,格外地震撼人心。
“启禀都统制,这座库房内有六十架重型投石机,隔壁仓库也有六十架,一共是一百二十架,五年前便组装完成。”
李延庆走到第一架投石机前,摸了摸粗壮的木柱,木柱上已刷了桐油,保护得十分完好,“桐油是什么时候刷的”李延庆问道。
“回禀都统制,我们每隔半年就要刷一次,十几年来从未间断”
李延庆又看了看地上的抛杆,抛杆并不是直接放在地上,而是下面垫有木架,这样就避免了抛杆受地面潮气而腐烂,长达六丈的抛杆也刷了桐油,十几年来保存如新。
李延庆十分满意,便回头对刘方道:“我前几年稽查河北各州仓库,里面的投石机都腐朽不堪,令人扼腕叹息,这里却保管得非常好,必须要给予重奖,赏六曹司两千两银子,另外这里的三座库房各赏百两银子,表彰他们对守城重器的悉心保护”
众人大喜,一起躬身感谢,“谢都统制赏赐”
李延庆离开投石机库房,又进了最东面的一座库房,仓头打开大门道:“这里面是火砲和床弩,和前面的投石机一样,卑职每隔半年就刷一次桐油,保存得非常完好”
李延庆走进库房,只见库房左面一排摆放着已经装配好的火砲,右面则全部是床弩,每副床弩都用草席包裹。
火砲就是从前石砲,只是改作发射火器而得名,它是对投石机的一种补充,主要用于近距离的击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针对敌军的巢车,太原的火砲显然不太多,只有四十架,更多是床弩,足有三百五十副。
李延庆倒不担心火器,他们这次北上携带了三百颗震天雷和大量铁火雷,自从震天雷问世后,其他老式火器基本上都成了鸡肋,唯一有实战效果的是火箭和火鸦,这两种远程纵火武器依然在战争中得到大量运用。
这时,李延庆忽然想起一事,回头问严九龄道:“火油库存有多少”
“大概三千桶,每桶五十斤,另外晋宁县仓库大概还有一千桶。”
晋宁县是黄河边的军事重镇,那边也有一座战备仓库,主要是对西夏防御的边军补给,当年李延庆还去那里实际盘点过军资,他知道那边各种物资储量十分可观。
李延庆随即对刘方道:“立刻组织人手和车辆把晋宁县的军资全部运回太原,现在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