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558(1 / 2)

d陛下别这样说,微臣心里明白,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呢,排场太大,陛下会被臣民非议不说,就是微臣的脊梁骨也会被人戳断,还是越低调越好。”

赵构点点头,“朕也考虑过了,在排场上稍微小一点,册封上尽量补回来,朕昨晚和皇后商量了一下,择个吉日,用船把帝姬送去太保府。”

“一切由陛下做主”

赵构负手走了几步,微微一笑,“娶了帝姬,你就是朕的大舅子了,怎么样,延庆出任右相,接替蔡京如何”

李延庆一怔,他没想到最后绕弯到了这里,其实李延庆也有心理准备,本来赵构最初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出任右相,自己以资历不足把蔡京推出来,这会儿蔡京又倒下了,赵构当然又会想到自己。

说起来李延庆还真不想当相国,他更愿意为政一方,给自己整块地盘,自己小心经营,总比给别人打工强。

“陛下,微臣还是那句话,资历不够,而且陛下刚立国,还是找一个老资历的相国更有利于皇权稳固。”

赵构还想再劝,李延庆摆摆手,“陛下,这是微臣的心里话,并非推脱矫情,如果陛下真相信微臣的眼光,那微臣就推荐一名右相如何”

赵构见李延庆真的不愿接手相国,便也不再勉强他,“好吧朕就看看你推荐谁”

李延庆想了想道:“微臣有三个人可以推荐,第一个是老将宗泽,其次是张叔夜,再其次便是微臣的恩师种帅,微臣考虑稳定后方和准备北伐要并举,最好在相国中加上一名军方代表,这三人资历深厚,影响巨大,都可以为相。”

赵构负手来回踱步,他认可李延庆在知政堂中加一名军方代表的思路,但选谁为相,他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件事让朕考虑一下吧”

“那微臣就不打扰陛下了,微臣告退”

李延庆起身要走,赵构却想起一事,对李延庆道:“要不要把徐处仁外放朕就听你的一句话。”

“陛下知道那件事了”

“朕昨晚听皇后说了。”赵构冷着脸道:“教孙无方,纵孙祸害百姓,这样的人朕就不相信他能替朕治理好天下。”

“这件事陛下自己决定,微臣没有态度。”

李延庆的意思很清楚呢要处理人可以,但不要把自己卷进去,也就是说不要用这个借口,赵构当然也听懂了。

“好吧朕知道该怎么做了,朕会找一个机会,让人心服口服”

李延庆从垂拱殿出来,快步向枢密院走去,他现在急于想了解西夏的动静,自从进东京汴梁后,西夏的事情他就丢在一边,快半年都没有顾上问一问了,今天他想到了自留地,便也同时想起了西夏。

但李延庆走了还没有多远,就听见后面有人叫他,“李太保请留步”

这声音听得耳熟,李延庆一转身,只见徐处仁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脸上笑得就像菊花绽放一样。

“哟徐相公还没有走”

“这不是在等太保吗还是太保受官家重视,专门留下来,是不是在商讨新右相之事”

这徐处仁做事情不行,但揣摩心思却是千年老狐狸了,一说就准。

“呵呵徐相公说笑了,蔡公相病得太突然,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现在还说不上什么思路,官家就和我聊聊官舍的事情。”

徐处仁走近了,摆出一副低眉怂眼的模样,向李延庆道歉,“太保,家门不幸,我养出一个孽孙”

不等徐处仁说完,李延庆便一摆手道:“这件事已经了结,令孙也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徐相公再说这件事,就是我李延庆以势压人了。”

“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我心中愤懑得慌”

徐处仁叹了口气,“我这两天在城内逛了一圈,问了不少乡老,提到徐家,真的是怨恨者多,夸赞者少,想我徐家书香门第,十几个年轻子弟个个低调勤奋,却被一个不肖子弟把名声全毁了,我真的恨不得杀了他,不满太保,我昨天已经找一条船,把那个孽孙送去乡下囚禁了,十年内不准他出门一步。”

李延庆淡淡一笑,“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徐相公也不用太揪心,把人管好就是了,徐相公,你来得也正好,要不这官舍和官宅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

不管官舍还是官宅可都是肥差,不光可以大把捞钱,而且在分配官舍上也有利可图,这是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差,徐处仁一下子眼睛都红了,搓着手笑道:“李太保,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我这不是怕麻烦吗若徐相公嫌麻烦,我就让李相公接手。”

“千万别这活儿我接了,也是为朝廷分忧嘛”

徐处仁向李延庆千恩万谢,喜滋滋向知政堂赶去,心里在盘算着修官舍和官宅的章程。

可惜徐处仁千算万算,却忘记了一件事,这修官舍和官宅的钱可是从官家的口袋掏出来的,想贪官家的钱,那不是找死吗李延庆挖了大坑,徐处仁被利益蒙蔽了眼睛,一头便栽下去了。

现在赵构最急迫之事就是把赵福金嫁出去,他很清楚夜长梦多的典故,当初蔡家不就是为了等吉日,结果把蔡衙内的小命等没了。

从御书房回来,赵构便把邢皇后找来商议,邢皇后十分体贴夫意,当机立断将出嫁时间定在第二天晚上,次日虽是吉日,但稍微仓促了一点,可要等下一个吉日,至少要一个月了,邢皇后给丈夫做了保证后,便立刻忙碌起来。

自从赵构来临安后,赵福金便不在李延庆住了,她也搬来了皇宫,准备自己的婚事。